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人生路路通 » 第八十九章 租门面房

第八十九章 租门面房

    张静月在屋里找当时贷款时的手续,又把离婚证找出来换了一个保险点的地方藏好。弟妹要跟她一起去城里逛逛街,就在楼下按车喇叭催她,让她快点。她一着急把离婚证夹在了文件袋里,一起带去了银行。

    坐到柜台前当着弟妹的面翻出离婚证的时候,张静月大脑一片空白。

    “这是谁的?”弟妹从张静月手里拿过去。

    “......”

    弟妹打开看了一眼,又看了张静月一眼,欲言又止。

    张静月淡定地拿过去装起来。

    “这个......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弟妹问。

    “大概快两年了吧。”张静月说。

    “那......那他还住咱家里?”弟妹问。

    “他把房子都卖了,不就是为了住咱家里?”张静月说。

    “真鸡贼。”弟妹说。

    “咱爸妈不知道吧?”

    “只有咱们三个人知道。”张静月说。

    柜台里的柜姐看了她一眼,张静月又连忙改口说:“只有你、我和李勇知道。”

    “需要保密吗?”

    张静月重重点点头。

    “等会逛街你买单。”

    “没问题!”张静月爽快地拍了弟妹的手说。

    “怪不得你们分房睡觉呢!我说咱们家房间是多,但也用不着一人占一间房吧。”弟妹说。

    张静月看着弟妹认真分析的样子,忍不住笑出来。

    “还有,他经常出差一个星期半个月的,我从没见你们通电话什么的,最多就跟咱妈视频看如意。我还以为你们平时都很含蓄呢!”

    张静月说:“行了,我知道你聪明着呢。”

    “等会去吃火锅。”

    “好啊。”张静月说。

    “咱家饭馆应该弄个火锅分店的。大冷天的,大家想吃顿火锅还得来城里。”

    “你说得对,但是村里都是老人,消费不动。”张静月说。

    “过年的时候回老家的年轻人多,回来肯定会带着老人吃点好东西嘛!”

    “你说得有道理。”

    “咱们开个火锅店。”

    “听你的。”

    回家后,张静月又将离婚证藏好。

    弟妹想开火锅店,张静月跟她一起在大路两侧选址,选来选去发现停车场旁的位置挺好的。但是停车场旁边是村民居住的房子。人家肯定不愿意把房子租给她,要不然人家住哪里呢!

    张静月说:“邻村也不是很远,要不然去邻村看看?”

    弟妹说:“行,去看看有合适的房子吗。”

    两个人沿着大马路去了邻村。邻村是个大村庄,做生意的人家很多。而且这里每逢农历初一初六就有集市,每五天一次。集市两旁的民住房全都被改成了门面房,张静月和刘芳芳找了几家贴着转租的门面房都太小了。一个大姐看她们进了旁边转租的店面又出来了,非常热情地主动上前询问:“你们姊妹是想租个门面房?”

    张静月点头说:“是啊!”

    “我这有一门面房,你们跟我过来看一下是不是合适?”

    张静月和刘芳芳对视一眼,刘芳芳问:“在哪啊?”

    “就在这里。”大姐拉开了旁边的拉面馆的门。

    “孩子要去城里读中学了,我也得过去照看她,所以拉面馆不干了。你们看合适吗?”大姐问。

    张静月和刘芳芳进去转了一圈,装修普通,里面摆了七八来张四人桌,大小挺合适的。

    “我们能看看厨房吗?”刘芳芳问。

    “随便看,厨房也挺大的。而且我这是两层楼,上面跟下面一样大。”大姐说着指了指楼梯。

    张静月跟大姐上去看了一下,上面空荡荡的,啥也没有。

    “家都搬到城里了,上面你们不住也可以安上桌子。”大姐出主意道。

    “大姐,你这房子一年多少租金?”张静月问。

    “我这做生意的门面房,面积大,地理位置好。拉面馆也没少挣钱。这样一年五万怎么样?”大姐铺垫了一会,给了个数字。

    “是不是有点贵?”刘芳芳上楼来听见大姐的报价说。

    “你的拉面馆一年能挣五万吗?咱这是农村,哪有这么贵的门面房,都赶上城里了!”刘芳芳说。

    “不贵,这个价格很合理了,你去旁边的熟食店问问,他们的房子租金是多少。他们也是刚租了没多久,都是这个价。”大姐劝说。

    “你这房子是你的吗?”刘芳芳问。

    “是我的,怎么不是我的呢,我有房产证。”

    大姐一边从自己的斜挎包里翻找着,一边说:“邱庄那边正在旅游开发,很多游客过来玩。咱们这个位置好,离他们村近便。要不是孩子上学我也不舍得租出去,正是挣钱的时候。”

    “行,大姐,我们谢谢你。我们回去商量一下,三天之后联系你好不好?”张静月说。

    “三天太长了,我这里已经有很多人问了。就今天晚上行不行,我也着急去城里,孩子自己在那我不放心。”大姐为难地说。

    “好吧,就今天晚上给你准话。我记一下你的手机号码。”刘芳芳说。

    大姐念着自己手机号,刘芳芳在自己手机上输入通讯录。

    回去的路上,刘芳芳问:“这家店铺行不行?”

    “我觉的行。主要是面积够大,而且是在大马路旁边,在集市附近。人们路过都能看见。”

    “咱们回去问问爸妈的意见吧?”刘芳芳说。

    回家之后,刘芳芳就把自己想开一家火锅店的想法说了。母亲说:“自己开饭店很累的,你不是不知道,人多的时候忙得脚不沾地。”

    “我知道,饭店咱们附近村有好几家,但是没有一家火锅店。我想干这个。”刘芳芳说。

    “行,孩子想干就干呗!”父亲直接爽快地说。

    “不如在诊所看看诊拿药轻快。”母亲试图说服她。

    “自己闺女干啥都支持了,儿媳妇怎么就不支持了呢!”弟弟张静浩在旁边说母亲。

    母亲被自己儿子给怼笑了,说道:“行行行,干吧干吧。我不管。”

    刘芳芳给大姐打了电话约好了签合同的事情。

    第二天,张静月陪着她去签合同。大姐早就等在店面门口,拿着合同和钥匙,旁边站着她们村的书记刘春田。

    “大姐,还带着保证人呢!”张静月打趣道。

    “对对,农村嘛,大家有个见证好说话。”大姐笑着说。

    “张静月,你又打算发展餐饮业了?”刘书记开玩笑说。

    “没有,帮我妹妹找的店铺。”张静月说着,又转向大姐:“大姐,你这房子我们可以随便装修吗?这个事得提前说一下,我们要重新装修。”

    “你们只要不把房子给我拆了就行,这房子破坏了主体承重墙也不安全,你们看着点啊!”大姐说。

    “好的。”张静月说。

    “走,进去签字。”

    大姐带着几人进去,在桌子上铺平合同,拿出笔来签上自己的名字,又递给了刘芳芳。

    刘芳芳签完字,大姐又拿出了印泥。

    刘芳芳按完手印后,刘书记在底下写了个见证人刘春田。

    “好了,我这走了也放心了。这是钥匙。”大姐把门钥匙给了刘芳芳。

    “这村里帮忙收水电费,你直接到村委交就行。”大姐交代着。

    “行,我记着了。”刘芳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