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人生路路通 » 第九十二章 深度开发

第九十二章 深度开发

    李勇决定搬到厂里去住。张静月的母亲怎么说都拦不住他。

    “本来村里人没有人知道的,他这么一搬走,全村人都知道了。”刘芳芳看着李勇抱着被子的背影说。

    “也不一定,咱不说谁知道。”张静浩说。

    “咱妈还想着让他俩复婚,有那么个婆婆,怎么可能!”刘芳芳说。

    “分开了好,说不定以后各自能找个更好的人。”张静浩说,“老住一起,都不好找对象了。”

    刘芳芳瞪着张静浩说:“你说你这个人心怎么这么大!”

    “我这是乐观开朗。”张静浩贫嘴道。

    刘芳芳的火锅店很快就开业了。正好家里的饭馆没有客人,张静月和父母也去火锅店帮忙。年底回村的年轻人也多了,来火锅店吃饭的大多数也是年轻人。刘芳芳见没有几个老人来店里吃饭,于是跟张静月商量决定针对老人搞活动。

    “带五十岁以上的老人来店里吃火锅,打五折!每天只限五桌!速来预定!”刘芳芳拿着喇叭喊着。

    张静月则在路边给路人发传单。

    刘芳芳的火锅店在附近几个村里爆火了一阵。父亲怕火锅店亏本,春节前两天就叫停了这项优惠活动。

    村里的收入下来了,村委会邱会计根据每家每户入股的土地计算村民的年底分红,还有部分村民的劳务费。张静月的父亲有一半的土地入股了村里的旅游观光产业,所以也在年底收到了年薪。

    张静月看着邱会计做的统计表,心里默默计算村民们的户均年收入大概在五万左右,如果有做小生意那就会更多。

    “这不比一年到头累死累活种那些粮食强多了。”邱会计边给村民们点钱发放现金,边说着。

    张静月看着在办公室外排队的村民们期待的眼神和藏不住的微笑,一股强大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村主任在旁边对领完钱的村民说:“希望明年赚得更多,大家也都多卖点力。回去过个好年。”

    又是一年春节,刘芳芳跟弟弟张静浩带着小土豆去姥姥家过年了。张静月喊来了李勇,在家陪着父母过年。

    年底结算已经出来了,今年加工厂的收入很可观。李勇特意买了许多的烟花留着在元宵节那天燃放,他也不用羡慕别的工厂燃放的烟花又大又好看了。

    只不过今年的元宵节只有张静月、梓晨和李勇三个人在加工厂门前看烟花了。三个人一时感慨万千,年年岁岁烟花相似,岁岁年年人已不同。

    张静月去邻村转了一圈,吊桥安好了,果树也栽种好了。

    李勇在天气转暖的时候带着工人们出去玩一个星期,张静月就在厂里值班,接听电话。

    转眼又到了油菜花盛开的时候,村里的游客逐渐多了起来。梓晨照着之前张文韬做的宣传模板,给在高速公路上的海报换了个皮,在社交媒体上更新新的宣传的文案和图片。

    梓晨让远在县城的张文韬帮忙转发到了他现在的工作单位的大大小小的群里和自己的朋友圈里。张静月找到本市的著名带货主播代言了一番。整个春天各个平台上都是本地游客在张静月村里的油菜花田拍的图片和视频。

    鉴于去年花田景观得到了良好反馈,之前张文韬联系过的本地投资商又纷至沓来,寻求与邱庄村的合作。张静月和村委会讨论过后,一致决定引进投资,更全面更深入地挖掘农村生态景观价值。投资商的入驻改进了原来的经营模式和分红模式,在保证全村耕地面积不减少的情况下,建设多种类多层次的观赏景观,以吸引游客。

    在层层筛选后,张静月跟村委会选中了一家最大程度保护当地村民利益的开发方案,积极地配合开发商与村民们对接,开启全村踏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县里的领导和记者在村委会主任、张静月和入驻公司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正在进行转型建设的花田。参观结束后,陪同的一个女记者单独找到张静月说:“我是一名刚参加实习的记者,我之前看到报纸上有记者曾经侧面记录过你的事迹,我可以为你做一次专访吗?”

    “可以。”

    “那我改天单独约你。”

    “好。”

    张静月和村委主任送走了领导们,邻村的刘书记就来了。

    “老杨,听说你们已经完成方案筛选了?”刘书记着急地说。

    “刘书记,你来得正好,方案筛选的最终结果是方程公司,他们公司的领导还在村里,我带你见见他。”村主任说。

    “他们公司的方案最符合实现村民们的收益最大化。你们村后续如果要寻求合作,我们也建议你们村和他们公司合作。”张静月解释说。

    “好,好。”刘书记说。

    张静月把方程公司的领导和刘书记互相介绍了一下,简单介绍了一下刘书记的村子现在的情况。

    方程公司领导笑着说:“如果我们这次的合作收入达到预期的话,我们会考虑开发扩大版图。到时候刘书记一定要优先考虑与我们公司合作。”

    刘书记也笑着道:“一定、一定。”

    村里的游客有一部分已经分流到了邻村,刘书记也很忙,他简单说了几句就匆匆忙忙回去了。

    梓晨在村委会门口遇到了一群坐着校车来的小朋友,带队的三个老师领着孩子们往油菜花田去了。梓晨怕有小朋友花粉过敏,连忙上前跟老师沟通。幼儿园的老师笑着说:“谢谢你,我们已经对孩子们的家长做了了解,这群孩子没有花粉过敏史,我们也做好了提前准备,带了治疗哮喘的药物。”

    “好的,好的,如果有什么情况,一定要及时求助村里的村民,或者穿我这种衣服的人。我们村委会旁边就是诊所,医务人员也做号相关的急救培训。”

    “好的,谢谢。”带队的老师说。

    到了下午,孩子们要回去的时候,带队老师专门到了村委会找梓晨。村主任、张静月和梓晨都在办公室,梓晨看见老师过来了,忙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没有,我是我们金德阳光幼儿园的园长,我觉得你们这里基础设施很齐全,工作人员人也很好,离城里很近交通也方便。所以我们幼儿园想在这里建一个学习基地,让孩子们常来这里游学。”

    村主任一看来活了,连忙请老师进来详谈。老师不好意思地简单说了几句,约好改天过来签订合作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