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的我只想真诚一点 » 52.逃离平庸的重力

52.逃离平庸的重力

    ......工作室?

    难道是——点石成金?

    贺盈稍微思考了一下,马上和脑海中的印象关联起来了。

    作为新闻专业出身的学生会主席,同时她也担任着南湖大学贴吧的大吧主,她对学校里发生的热点事件大多数都有印象。

    不八卦,就别来新闻专业。

    学校南三门附近突然多了一个名为【点石成金】的工作室,她是见到有人发过帖子的。

    但这个帖子并没有什么影响力,很快在其他内容中石沉大海。

    真正让贺盈记住【点石成金】工作室的是,缪可言的奇妙涨粉事件!

    那条爆款微博不光是她,就连传播学专业课上的老师,都在小班里特意拿出来当成教学案例。

    她还记得当时老师的评论。

    “这条微博的文案很有灵气,包括视频的运镜、切入点、拍摄手法都非常成熟,值得大家学习。”

    有心的她特意给【点石成金】点了个关注,留待日后慢慢学习。

    果不其然,工作室的第二条微博又爆了。

    “你说的是,学校南三门附近的【点石成金】工作室?”

    贺盈指指办公室里的座位,好奇道。

    “对。”

    吕锦程坐下之后,眼睛自然地扫了一下贺盈桌上的大部头书籍,目光在厚厚的公考资料上停留了一会,笑着看向她。

    “学姐,你这是准备考公?”

    看到这个,吕总反倒不聊加入工作室的事了,立马扯开了话题。

    “是啊,我们新闻专业就业没那么容易,错过保研的话,老师建议我利用应届生身份考公会比较好。”

    贺盈笑了笑,耐心跟新生学弟解释道。

    虽然保研名额被潜规则操作丢了,但是她有着学生会主席的经历,又早早加入了组织,应届生+组织的双重身份在公考中算得上是加分项。

    “你有想过考哪里的岗位吗?”

    “嗯,有的。”

    “哪里?省直?市直?还是东湖高新区?”

    “理想的岗位当然还是想留在江城,但江城上岸的难度和竞争压力......哎。”

    贺盈喝了口水,看了看她买的二手备考材料和屏幕里的盗版网课,脸上泛起一丝苦涩。

    这个世界是真他妈的很不公平。

    同样是备考,有的人可以安安心心全职啃老备考,报几万块的地面班,一对一名师详细教学,直到上岸为止。

    而她呢?

    她不但没钱报辅导班,连学习资料都是二手的。

    没有底气背水一战,她同时还要随时关注江城各大企业的招聘情况,给自己留条后路。

    家人不是她的后盾,她的背后是冰冷的长江水,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所以呢,学姐你打算报老家的岗位?”

    众所周知,县城乡镇基层的上岸难度,和省会城市的核心区域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贺盈如果放低身段,退而求其次,再求其次,以她出色的能力应该可以对竞争对手形成降维打击。

    “......这个我还没想好。”

    贺盈摇了摇头,目光复杂。

    她不甘心。

    好不容易离开原生家庭走到江城,她怎么甘心再考回去?

    “学姐,我觉得你不太适合体制内,别考了。”

    吕锦程笑了笑,双臂一抱,坦诚道。

    “跟我干吧。”

    前世学校里能给吕总留下印象的人不多,当年的校学生会主席算一个。

    她在学校里是公认的有口皆碑,认真肯干,能力极强。

    但命运并没有眷顾这个努力的女孩。

    失去保研名额后,她听从老师的建议,先是国考报名江城市直单位折戟,省考高新区三不限再次失败。

    第三次公考,她没能扛住家里的压力,报名了家乡县城某基层岗位最终上岸。

    但没多长时间,就听说她因为家庭,工作,婚姻的三重压力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好赌的爸,生病的妈,上学的弟弟,破碎的她。

    原本光芒四射的年轻女孩,被原生家庭长出的枝叶生根缠住,在县乡的熟人社会里喘不过气。

    她当然不适合体制内。

    像她这样没有天线和背景,家庭情况又拖后腿的女孩,回到一潭死水的基层社会,注定会被人当成一盘菜。

    在大城市打拼才是她的归宿,光着脚的孩子,只能努力奔跑。

    “跟你干?”

    贺盈哑然失笑,重新打量吕锦程,总觉得这三个字从一个大一新生口中说出来,充满了违和感。

    一个响应学校号召,在象牙塔里小打小闹的工作室,就想买断自己的未来?

    实在是有点离谱。

    “学姐,我没跟你开玩笑。”

    吕锦程继续说道:“新闻专业又不像法皇汉帝,可以选的岗位就那么几个。”

    “三不限都是全职备考的神人,你拼得过吗?”

    “最后你大概率会妥协,回到家乡奉献自我,草草相亲结婚,蹉跎一生。”

    贺盈深吸一口气,保持沉默。

    “而且在那种环境下,你越是上进,越是勤奋,有可能讨厌和嫉妒你的人就越多。他们就会越不断地否定你、打击你、给你泼冷水,千方百计地让你相信他们做不到的事情,你也做不到。”

    吕锦程站起身来,声音中气十足。

    “有的人会有一种奇怪的想法,明明大家一起好好的,你偏要超过他们。”

    “我把这些称之为平庸的重力,所以才建议你挣脱圈层,拥有自己的逃逸速度,永远往上走。”

    贺盈越听越认真,不由自主地捏紧了手指。

    吕锦程的话说到了她心里,她感同身受。

    这年头只要“下嫁”,无论是社会意义还是男女关系上,很多围观群众的第一感受不是共情,而是你有问题。

    无论是消失的保研名额,还是名校毕业被发配到了过于贴近群众,同事全是本科以下甚至职校生的基层,或者法律JD愿意去做内所的LegalExecutive,围观群众相当一部分不会觉得哀叹时局艰难,不会心疼你的境遇,只会觉得你肯定有什么问题。

    要么是能力问题,要么是脑子问题,总之是别的地方去不上才沦落至此。

    这就是人性。

    “你跟我干,我保证你毕业前在江城住上自己的房子。”

    “哈?”

    贺盈忍不住笑着反问。

    “我怎么知道你不是在忽悠我,你的工作室不是随便玩玩的?”

    “我要真听你的,到时候你心血来潮不干了,我怎么办?”

    她在学生会一线,这么多年的确见过不少富二代通过关系拿到学校的创业政策支持,但大多都是玩票之举。

    “学姐,你知道MCN工作室是做什么的不?”

    “当然,我是新闻专业的。”

    “你们新闻专业,比普通人擅长写稿子吧?”

    “是这样。”

    “学生会人才济济,里面也有懂营销的高手吧?”

    “对,确实有不少脑子活泛的学弟,怎么了?”

    “懂摄影的人也有吧?”

    “也有。”

    “那不就得了?你手上有这么多资源,你怕什么?”

    吕锦程摊开手,笑眯眯地盯着贺盈。

    “你来把我的东西学过去,假如你真觉得我不靠谱,你完全可以拉班子自己干,对吧?”

    “反正你是主席,学校不可能不支持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