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皇帝?不是我 » 第17章 长孙无忌的小心思

第17章 长孙无忌的小心思

    她一路街头卖艺,勉强来到长安。一个女子,带着个傻子,投奔无门,只能街头卖艺。不过,长安就是长安,街头卖艺的,一拨接着一拨,人家都是专业卖艺的,各种兵器,各式把式,总是引得阵阵叫好之声。

    她的武功说的难听的,是杀人的,招式没有那么好看,一路上在一些小的县城、村镇倒是可以,可到了长安,反而赚不到钱了,姐弟二人可就断了粮了。

    傻弟弟也什么也不知道,到了时间就喊饿,还饭量极大。柳四娘自己不吃,尽量省给弟弟吃,自己实在饿得受不了了,才吃一点。遇到李恪的时候,她已经三天都没吃东西了,实在是受不住了,晕了过去,幸被李恪所救。

    当知道救自己姐弟二人的是大唐的三皇子,她心里也活动开了,这不就是自己寻找的贵人吗?何况这位贵人还救了自己。今日再看,这三皇子竟然这样的和善,就更加坚定了她的想法。

    她屈膝双腿跪下:“大王之恩,无以为报。自小习得一些武艺,算不上精良,也勉强可以应付一些小贼。小女子及舍弟,愿卖身与大王,鞍前马后,愿效生死,望大王不弃收留。”

    她这是大礼参拜,是奴仆对主人的最大礼节,表示愿意卖身为奴,其实也是无奈。谁不愿意做良籍百姓呢,但要做保镖护院的,人家凭什么相信你,凭什么将身家性命交付到你手上。只能卖身为奴,主家手里拿着卖身契,休戚与共,这个就是最大的保证。

    作为融合了两世记忆的李恪,自然是明白这一点。现如今,很多良籍百姓,为了生活卖身为奴,但如果遇到了一个好的主家,那他的生活,可是比很多的贫困的良籍百姓还要好的多。

    李恪由于受现代思想的左右,对于卖身为奴,还是有些排斥的。但他也知道,卖身为奴是奴籍,不一定就是受苦受难的奴隶。良籍百姓受冻饿而死的比比皆是,反观奴籍,例如吴王府家丁、部曲、丫鬟、妇人,生活的还是很滋润的,这个凭运气,家主和善,则奴仆相对没有那么难过。

    李恪于是对柳四娘道:“如生活所迫,本王可以资助你二姐弟一些钱财,不必卖身。”

    柳四娘表示,要么卖身为奴,为王府效力,要么她二姐弟自行离去,不会要一文钱的施舍。

    “好吧,那你二姐弟,先留下来,让刘总管给你们安排就是了。”李恪转身就想离开。

    “大王,可否请大王少留片刻,容我姐弟二人给大王展示一番?”柳四娘拱手道,这个就是这个柳四娘的精明之处了,要卖,当然要卖个好价钱。自己和弟弟,可不能做普通的武夫护院,要拿出自己的本事来,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如何展示?”李恪好奇。

    一刻钟后,李恪看着自己王府的护卫,六名彪形大汉,一个个哎呦哎呦地躺在地上。他惊呆了了,这还是那个瘦弱的女子吗?这力气是从哪来的?一个女子,一刻钟的工夫,要知道吴王府的护卫可不是等闲之辈啊。

    正在惊讶这女子的武力值,只见那位叫做柳二牛的壮汉,笑呵呵地过来,将几个护卫一手一个,划拉划拉,给丢到一边,然后拍了拍手,继续对着李恪傻笑。

    柳四娘又对李恪道;“大王,四娘观着王府门前的石狮子,摆放得不是很整齐,可否让舍弟给重新摆放一下。”

    很快,李恪再次被这姐弟俩所震惊。只见这憨小子,听到姐姐的话,此时正举着一个石狮子憨笑:“俊哥儿,这个,放哪儿?”

    回到内宅,李恪还在惊讶这姐弟俩的惊人武力值。如果这两位能成为王府护卫,那吴王府的防卫水平,还不瞬间提高了几个档次啊,这个还要等刘泉安调查回来再做最后的决定。

    李世民这几日过得还算舒心,长孙皇后身体比起往年,明显好得多。李丽质用药后,也没有犯病。兕子也跟着李泰回来了,用了前日李恪送来的专门给兕子准备的药。这几年,这几个人的身体状况,是他最大的心病,今年他可算放心了。

    这几日,还有一个,让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地满足。那个玻璃鱼缸,哦,不对,是“笔洗”,就放在御案最显眼的地方,往来的大臣进来奏事,李世民总能看似不经意的写几个字,然后就在装满清水的“笔洗”里,随意地摆动几下,然后丢下,动作潇洒之极。引得众大臣连连惊叹,程咬金差点将“笔洗”给抱在怀里给顺走了,惹得李二陛下亲自上手,才给抢夺下来。

    这日,长孙无忌、李孝恭、房玄龄、段志玄、程咬金、李靖、尉迟恭、张士贵、萧瑀、魏徵等人,围坐在一起,讨论朝政,直到日落西斜,李世民才敲了敲御案:“好了吧,今日就议到这里,南衙禁军的事情,就先这样确定了,关于北衙,等下次再议。大家也累了,且先回去休息吧。”

    众人纷纷告退,不过长孙无忌却坐着没动,李世民也不感意外,站起来,舒展腰腿:“辅机啊,不服老不行啊,以前骑马打仗的时候,连续几天几夜,都不嫌累,这才坐了半日,就腰酸腿软了。”

    “老臣比陛下还痴长五年呢,早就不如以前了,再加之腰肢日渐丰满,走起路来,都是需要喘一会的。”长孙无忌也起来活动一下。

    “是啊,我们都老了。看孩子们都长大了,就知道了。过两年冲儿和丽质,再给你添个孙子,那可就圆满了。”李世民想到此,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陛下可是已经享有天伦了,象儿和欣儿可是已经开蒙了,老臣那日见了,那模样生的竟与陛下有七八分啊,必是上上之资,日后也必是人中龙凤。承乾也已经成婚,太子妃再为陛下添一嫡长孙,老臣已经能想到陛下儿孙绕膝的场面了,哈哈哈……”长孙无忌手捋胡须,笑着畅想。

    “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呢?这身体大不如前,现在就想着啊,儿孙都能成才,也就知足了。”李世民也憧憬着这样的画面,走回御案,坐了下来。

    “刚才陛下提到长乐公主,臣还要当面感谢吴王殿下呢,长乐公主自从按吴王之法,服用吴王之药,现在已经大好了。”长孙无忌怎么能接皇帝的儿孙能不能成才这种话呢,要接也是拍马屁的,龙子龙孙必须成才之类的马屁话。

    “他们是兄妹,自是应当之事,何须感谢之言。”李世民提到这个,就高兴,往年特别到了冬春季,他都十分心焦。

    “不过臣想,三郎师门既可以炼制神药,陛下何不遣三郎去师门,讨些灵丹,也好让给陛下福寿延绵,万寿无疆。”长孙无忌这个时候建议道。

    “唉,他那师门只是会炼制药,又不是炼制仙丹。不提了,生死有命,皇帝也活不过百岁,何提万寿呢。只求老天能让朕多享几年天伦,也就苍天对朕的眷顾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