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帝国门阀 » 第四十五章 马邑大捷

第四十五章 马邑大捷

    昌帝二十一年春至,徐州郡上柱国大将军上官虎,巧借天时,于雪地中匍匐十五日,以少量精锐,雪夜击破突厥西线部落军万户主力,阿骨部。

    突厥屡屡欺我边境,臣等呕心沥血,决计要令其血债血偿。

    遂,二月有余,上官将军在曹公公提供的准确军情下,协同定襄军合力伏击突厥浑部,谷粮口一战,大梁神威,徐州精锐,以步破骑,突厥贼子全军覆没。

    此战,全靠北疆战士用命,臣等不过是借他人之功。

    良家子中,此役亦是出力颇多者。

    有秦辉者,斩敌数百,有吴刚者,杀突厥大将。另有不少梁卒亦是有功之臣,……

    ……,赵明远,李云。

    大战中,阿骨贼首阿德戴被乱军徐州兵卒所杀,浑部首领浑已经押付囚车,同突厥贼子一千二百余俘虏,送于国都,以报陛下黄金台之恩。

    下臣,上官虎奏报。

    洋洋洒洒,五十余人进入报功表,这是太平坊今早贴上的官家告示。

    在一位的老书生站在台上,读完低保时,台下数百各式各样的人群爆发了呐喊。

    “老书生,再给小爷读一遍。”一位衣着华贵的富家书生,行着梁礼,挤出人去,丢了点碎银子。

    此人名楚才,姓裴。乃是这个小民坊里有名人物,有名的草包书生。

    不过今日,大伙高兴,不跟他计较这些。

    胡人,自秦汉开始,就是南人骨子里的敌族,能杀胡人的英雄,在南国那就最厉害的存在。

    老书生接过银子,继续郎朗上口,人群中不时发出赞扬,大伙都沉浸在喜悦里。

    梁国这些年,国策休养生息,边境兵力渐渐减少,多年来,鲜有大胜。

    大多数时候,虽然朝堂不报,当民间小道的商旅,自然带来了边境的消息。

    都是些让人忧伤之事。

    此上官虎不过去定襄一年,竟然斩杀突厥数万,此真英雄也,不亏是梁国猛虎。

    “上官将军威武!”

    ……

    不知从那里,飘来了的欢呼呐喊,渐渐的感染了太平坊,这里的人们这跟上了节奏。

    洛阳城里,似乎都沉浸在边境大胜的喜悦中。

    书馆里,此刻也是人山人海,说书什么最重要,那就是热点。

    “话说,一身赤胆斩敌酋,匹马单刀定江山。”

    “上官将军一马当先,手中苍天怒,胯下撕风兽,指着敌将怒吼,达尔台,爷爷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嘛。”

    “此达尔台乃是浑部第一勇士,生的身高十尺,力大无穷,见上官将军杀了,轻蔑一笑。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台下众人响起这阵阵嘘声,更不时有人怀疑,今个才出的邸报,说书的就将细节知道了,大伙不信,除非老头继续说。

    裴楚才也在起哄的人群里,他的银子用完了,可不敢上前抖威风。

    毕竟这说书馆,价钱可不低,他也是寒门出身,钱财可不多。

    正欲去柳楼看看老相好,忽见门口有一熟悉的身影,不禁笑出声来。

    “周兄,哈哈,真的是你,周兄好久不见,听闻你在晋阳出大名了。”

    对方莫名的看着裴楚才,并未理会,随即离开了书馆。

    “奇怪,不认识我?枉我以前在先生门下,多次接济你。连你也看不起我裴楚才。哼!晦气。”

    长亭外,古道边。

    谷粮口的路碑下,李云轻轻的抚摸,这是他击破浑部唯一的纪念。

    “浑部亡于此谷中,立碑者,李云。”

    定襄的邸报他已知晓,这一刻,他终于知道,历史上,为什么有那么多郁郁不得志之人。

    后世很多网友人云亦云,说什么才高之士,言过其词,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什么不懂审时度势等等等。

    可现在,自己立下的赫赫战功,竟然就如此淹没在了定襄的梁军里。

    很多时候,不是你不够才华,也不是功劳小。

    仅仅因为,你不是他的人,就这一条,大量梁国才智之士,难以出头。

    李云甚至不知道,谷粮口的李家兵卒,这一刻到底是什么身份。

    隶属于徐州的良家子部队,还是隶属于定襄的西线军队。

    显然,两者都不是,他们是无主的军队,只能肯定一点,他们不属于突厥。

    路碑旁。

    长达数里的队伍,士气并不高。

    队伍中很多临时担架,这些是李家的伤员,浑部一役,伤者无数,死者二百余人,都是嫡系人马,比打浑部一万死的还多。

    今后,也再不会有什么附属人马了,良家子全部走了,李家的队伍,尚不到二千。

    瞎子病了,从浑部营地出来,就卧在树枝做的简易马车上。

    他一病不起,几天都没吃什么下肚。

    李家的强盛,眼看就要来临,上万兵力的大族就怎么没了。

    他似乎接受不了,暗地里不知摸了多少眼泪。

    大伙怕他出事,叫他儿子跟着,没半天,他就将其赶走了。

    年纪轻轻,当有鸿鹄之志,稍遇挫折,就垂头丧气,滚,不孝子。

    李泰也不反驳,打马离开。

    他的马背上,是二节关刀的残骸,他希望铁驼子能给他接好。

    对他来说,关刀比他的命还重要。

    “牛娃子,架这边,架这边!”

    铁驼子这货倒没影响,他叫牛娃子、野猪等人将全爷架起在木矛上。

    十几根长矛,将全爷抬上马背上。

    “老穷货,今天你要是不说清楚,我是不会放过你的。”

    全爷没有走,上官虎在最后时刻希望全爷随他去,全爷拒绝了,说他现在叫李全。

    “别这样,老驼子,你家铁牛可要在我这学武,当心我不教。”

    “不教?不教就把这些年的钱还我,我可记着帐的,一百二十三两,我的龟龟,这些年你竟然花了老子一百二十三两。”

    铁驼子痛心疾首,气愤的述说全爷对他的迫害。

    “还不说?牛娃子,大刑伺候。”

    全爷的鞋被脱了,牛娃子何等巨力,他挣扎不了,被野猪用羽毛折磨脚底,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队伍最前方的李兴,杀猪般的笑声,传得很远,也传到了他耳朵里。

    回头,瞧见铁驼子还在折磨他爹,无奈的摇头。

    这两个货有完没完,都弄几天了。

    其实,李兴也很想知道,自己的父亲到底经历了什么?以前父亲总是说他们的武艺,还没有登堂入室,算不得高手。

    过去,他是不服的,现在方知晓,小视了天下英雄。

    上官虎?这个名字映入了李兴的灵魂。

    他回忆起那把巨刀,也许,也许这一辈子,他李兴很难赢上官虎。

    “怎么,全爷还不招供?”李云打马来到驼子这里。

    驼子奸笑道:“是啊,全爷不说。以前老吹嘘,现在要说了,他哑了。”

    “好了,停手。队伍就地扎营,明日再行军。”李云朗声道。

    “就地扎营。”

    “就地扎营。”

    ……

    尽管李家的队伍士气不高,但刻在骨子里的训练,让他们迅速拉起防御,安排哨位,洒出斥候。

    辅兵营埋锅造饭,一切井然有序。

    春天的马邑山林,退去它的银装,大地茫茫,一片荒芜。

    北疆并不适合人类居住,这里的人们沿河而居,方圆百里的人烟稀少。

    清水河南部归属于马邑郡下,童家镇管理,那里有一套成熟的朝堂班底。

    各堡各庄将粮食赋税等,交付童家镇即刻,这相当于给了童家税收的权力,因为并不是朝堂征多少,童家就收多少。

    至于北部,目前是无主之地,这里长期有突厥人,没人敢来此处。

    而李云等人,将会在这里蛰伏,阿骨部将会是李家暂时的落脚处。

    那里有河流,有广阔的河谷耕地,山林可以放牧,没有其他势力的干扰,李云可以肆无忌惮的拾取大自然的资源。

    只要有时间,李云同样可以慢慢壮大,他深知,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李家在这方面,远远领先同时代,并且将会持续拉大差距。

    立于山巅,夕阳下,大漠同长天相交,西北辽阔豪迈,此大好河山也。

    昌帝二十一年春,李家兵卒遭遇了惨痛的失利,这是高祖李氏自雪域修整,连续击败阿骨、浑部等一系列军事胜利后,于定襄平原,险些全军覆没。

    他们仅仅带着残存的一千九百余人,离开的了北疆草原地带,躲入山林中。

    然,历史上,并不乏伟大的英雄,陷入困境。他们往往可以成为最终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