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股博士 » 第13章 K线(田园的炒股笔记3)

第13章 K线(田园的炒股笔记3)

    K线图,是股市分析中最基础、最常用的方法。它起源于日本,最初是商人记录米市行情用的,后来人们发现它细腻独到的画法,很适合分析股票或期货,就慢慢开始流行于股市了。

    每一款股票软件都有K线图指标,它通常与价格移动平均线和成交量指标配合使用。

    单根K线由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组成。

    按照绘制K线的时间跨度,可以分成日线、周线、月线、季线、年线;此外,K线也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周期中绘制,如1分钟、5分钟、15分钟、30分钟、60分钟。

    收盘价高于开盘价的是阳线,收盘价低于开盘价的是阴线。

    每根K线的收盘价与开盘价之间,以矩形连接,矩形称为K线的实体;K线的实体与最高价以线段连接,称为上影线,K线实体与最低价以线段连接,称为下影线。

    K线图的横坐标是时间周期,纵坐标默认是价格(普通坐标),但也有另外两种显示方式:百分比坐标或对数坐标。

    百分比坐标:是以画面第一根K线的开盘价作为基准值,显示股价与基准价的百分比值。

    对数坐标:普通坐标的价格波动值相同时,K线的长度是一致的;而在对数坐标中,价格波动的百分比相同时,K线的长度是一致的。

    普通坐标遇到波动巨大的股票时,经常会被压缩得很严重,对数坐标此时就可以发挥优势了。

    举个例子,当一只股票从1元上涨到8元时,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元涨到2元,2元涨到4元,4元到8元,每个阶段涨幅都是100%。

    若以普通价格坐标绘制K线图,低价区间的K线就会被压缩在很窄的空间内,呈现出前面很短后边很长的形态。

    而使用对数坐标绘制,由于三个阶段的涨幅相同,所以K线显示的长度也是相同的,更有利于分析每个阶段的细节。

    以日线为例,K线各构成要素的解读:

    开盘价:

    (1)体现了前日收盘以后,至当日开盘之前,市场各方对该股消息面的解读;

    (2)体现了参与者对该股技术图形趋势的判断;

    (3)当有大资金操作该股时,开盘价的高低,表达着资金当日的做盘意愿。

    最高价:

    (1)通常代表着该股上方的压力所在。

    (2)最高价与个股历史价格的相对位置,表现出该股趋势的强弱。比如当日最高价越接近历史最高点,该股越强势;

    最低价:

    (1)通常代表着该股下方的支撑所在。

    (2)最低价与个股历史价格的相对位置,表现出该股趋势的强弱,比如当日最低价越接近历史最低点,该股越弱;

    收盘价:

    (1)收盘价是各方资金经过一整天博弈后得出的,所以是K线中最具有分析意义的。

    (2)收盘价是很多技术指标取值的对象,更增加了它的重要性。

    K线的实体:

    直接体现了多空力量的强弱,收盘价与开盘价对比形成的K线实体,幅度越大力量越强(阳线代表向上做多的力量,阴线代表向下做空的力量)。

    而如果股价高开或低开很多时,会影响到它的实体幅度,这时就要用今日的收盘价去对比昨日的收盘价了。

    因为开盘价很高会占据K线实体的空间,甚至以最高价涨停开盘时,K线会呈现“一”字型,此时即便没有实体,也是多头力量强大的表现。此时要以前日收盘价作为参照,视今日K线为一根长阳线;股价开盘幅度很低时也一样。

    假阳线:收盘价高于开盘价,但低于前日收盘价。

    假阴线:收盘价低于开盘价,但高于前日收盘价。

    K线的上影线:

    通常代表着上方的抛盘压力,在下降趋势中作用更大,而上升趋势中需要结合整体形态判断,有时上影线暗示着大资金的试盘意图。

    K线的下影线:

    通常代表着下方的支撑力量,在上升趋势中作用更大,而下降趋势中需要结合整体形态判断,有时下影线仅仅是资金的短线动作。

    只有K线上影线或者下影线很长,并伴有成交量的放大时,才具有很强的指示意义,这时要参考股价所处的位置,通常高位长上影或长下影见顶,低位长下影见底。

    单根K线的实战应用

    上涨动力最强的K线,从高到低依次是:一字涨停K线、光头光脚大阳线、光头大阳线、普通大阳线,光脚大阳线。(光头阳线:股票以最高价收盘;光脚阳线:股票以最低价开盘)

    下跌动力最强的K线,从高到低依次是:一字跌停K线、光头光脚大阴线、光脚大阴线、普通大阴线,光头大阴线。(光头阴线:股票以最高价开盘;光脚阴线:股票以最低价收盘)

    可能会逆转趋势的K线:开盘价与收盘价相同,或者很接近,而上下影线很长的K线。形态像十字、T字或者倒T字的K线,通常有可能逆转股价的趋势方向。尤其是伴随着成交量放大,并且股价已沿原趋势运行了很大幅度时,这类K线见底\\见顶的概率更高。

    K线组合的实战应用

    1、连续同类同方向K线

    红三兵:连续三根阳线

    三只乌鸦:连续三根阴线

    连续同类K线出现的数量越多,幅度越大,伴随的成交量越大,趋势延续的概率越大(阳线向上,阴线向下)。但要注意,随着股价从低\\高点运行的幅度增加,该K线组合对后市的作用越小。

    2、包夹型K线

    上升三法:一根长阳线后,出现三根小阴线或者小阳线,再出现一根长阳线。

    下降三法:一根长阴线后,出现三根小阴线或者小阳线,再出现一根长阴线。

    包夹型K线组合的两端,阳线或者阴线的幅度大,中间的K线幅度小,数量从1根到5根都可以。成交量同样是两端大,中间小。该类K线组合有延续原有趋势的作用。

    3、覆盖型K线

    全包形态:

    早晨之星:一根大阴线后出现一颗十字星,再出现一根大阳线,且阳线的实体接近或完全覆盖前边阴线的实体,属见底形态。

    黄昏之星:一根大阳线后出现一颗十字星,再出现一根大阴线,且阴线的实体接近或完全覆盖前边阳线的实体,属见顶形态。

    穿头破脚(阳),一根大阴线后出现一根大阳线,且阳线的实体完全覆盖阴线,属看涨形态:

    穿头破脚(阴),一根大阳线后出现一根大阴线,且阴线的实体完全覆盖阳线,属看跌形态:

    半包形态:

    曙光初现:一根大阴线后出现一根中阳线,且阳线实体超过前边阴线实体的一半,属见底形态。

    乌云盖顶:一根大阳线后出现一根中阴线,且阴线实体超过前边阳线实体的一半,属见顶形态。

    覆盖型K线组合,后面的K线越长,对前边K线的覆盖越完整,表示后方的力量越强。同样的,出现K线组合时要参考股价的相对位置与成交量。

    K线图中的跳空缺口:

    一根K线的最低价高于前一根K线的最高价,形成向上跳空的缺口;

    一根K线的最高价低于前一根K线的最低价,形成向下跳空的缺口。

    跳空缺口通常分为:普通缺口,突破缺口、中继缺口和衰竭缺口四类。另外有一种缺口是股票分红后的除权缺口,分析价值不大。

    普通缺口:通常在三日内会回补,意义不大。

    突破缺口:短时间内没有回补,并且缺口形成后股价很快脱离当前区间。

    中继缺口:在突破缺口出现后形成连续的趋势行情中,又出现了同方向的跳空缺口,且不会轻易回补,通常代表趋势将延续。但随着中继缺口数量的增加,趋势的力量会逐渐减弱。

    衰竭缺口:在一段很长时间、很大幅度的趋势后,出现一个短时间内就被回补的缺口,通常暗示原有的趋势力量已经衰竭。

    在分析K线缺口时,一定要结合该股当日的消息面和成交量,因为通常只有受到利好或利空消息刺激时,才会形成跳空缺口。若股价能在无消息刺激状态下形成缺口,并且伴随成交量的放大,可能是大资金在表达操作意愿,这类股票需要重点留意。

    除权缺口:

    当股票分红时,股价需要减去分红的价值。例如:每股分现金1元,每股股价要减去1元钱成为除权价;如每10股分红股10股,则要把每股股价除以2。

    除权后图形上有可能形成很大的缺口,而使用复权功能可以恢复K线的连贯。(注意:在查询一只股票的历史价格时,不要将股价复权)

    前复权:现有价格不变,将除权日前的价格缩减,即把除权日以前的K线向下平移;

    后复权:除权前的价格不变,将除权后的价格增加。

    成交量复权:在分红股或转增股本时,可以把成交量按比例复权。

    总结:K线图虽然简单,但包含了很重要的市场信息。在运用K线图分析时,要结合股价所处的历史位置,也要结合成交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