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股博士 » 第17章 荐股的风险

第17章 荐股的风险

    2001年的首个交易日,营业部有模有样的搞了个炒股比赛发奖仪式。田园没有出席。

    他没来现场,刘经理也就没有了嘲讽他的乐趣,况且一个新手,能在140人的比赛中获得第19,也算挺好的成绩了。

    与很多人的期待一致,新世纪的股市取得了开门红。

    收盘时,田园在家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号称可以给他推荐股票,赚钱以后再分成。

    第二天收盘时,田园意识到这通电话有些蹊跷。

    对方怎么知道自己在炒股的?对方推荐了五只股票用以验证,结果这些股票全都涨了。

    作为一个励志独立思考,凭自己能力赚钱的股民,他肯定不会接受这种推荐。

    田园只是蹊跷,对方推荐的股票为什么全都涨了?大盘涨时还有可能,可今天行情并不好,对方依然百发百中。

    百思不得其解之后,他决定有时间去问问燕子姐。

    燕子姐见到他时,立刻急切的询问:“你跑哪去了?好久没来证券公司了。”

    田园笑,“我得给刘经理多留点时间,叫他好好得意一阵子啊。”

    燕子姐叹气,“干嘛,以德报怨啊?你以为他会口下留情吗,那个成绩单到现在都还贴着,估计就是为了找机会说你坏话用的。”

    “随他吧。对了,燕子姐,问你个事。前两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推荐短线股票,赚钱以后分成。”

    燕子姐表情平静,“嗯。这种电话我经常接。”

    田园诧异,“我感到奇怪的地方是,他推荐的五只股票全都涨了。”

    “是吗?那你碰到的这个人水平挺高,我之前跟他们买过,能涨的也就一半吧,买了好几次最后也没赚啥钱。”

    田园惊,心想燕子姐真是对人不设防啊,连陌生人推荐的股票都敢买。

    不过想想也正常,她是个小富姐,炒股本就是玩玩。“燕子姐,我就是好奇,他们要是选股那么准,为什么不自己买股票赚钱啊。”

    “你说的这个我也想到了,所以现在有人打电话时,我都不理他们,直接挂断。”

    “嗯,应该这样。”

    燕子姐若有所思,探出头张望了一下,“你要真想了解怎么回事,我带你去问问凯哥吧。”

    田园疑惑,凯哥是谁?自己在证券公司混迹了半年有余,四大高手认识了仨,就是没听说过有凯哥这号人。

    果然还是富人的人脉更广。他充满期待的跟着燕子姐去找凯哥。

    两个人一直走到楼梯口。

    “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打起了招呼。

    田园定睛一看,是自己认识的那位保安大叔。

    他刚想回应问好,就听燕子姐喊:“凯哥,问你个事。”

    田园环顾四周,没发现其他人,那就是说,燕子姐口中的凯哥竟然是保安大叔。

    保安大叔笑盈盈的回答:“问啥,你说。”

    田园确认了,原来他真的是凯哥。不过他年龄比燕子姐大,而燕子姐又比自己大十多岁,所以自己应该叫凯叔更合适。

    “不是我想问,是他。我给你介绍一下啊……”燕子姐本想介绍田园给他认识,没想到两个人早就认识了。“认识就好。你看我这脑子,田园救过辛晴,凯哥肯定认识啊。”

    随后田园把接电话的事跟凯叔描述了一次,然后等着听他的解读。

    凯叔笑,“他们的运作一般有两种套路。第一种是在推荐一只股票之前,自己先买,然后把这只股票同时推荐给很多人,这么多人同时买一只股票,股票肯定会涨啊,涨了以后他再一卖,成功获利。”

    田园点头。“也就是说他们不是靠分成赚钱,是埋伏好了再找人抬轿。”

    “嗯。这是第一种。而第二种就是分成了。他们很狡猾,可能一次找几百个人,但每个人推荐的是不同的股票。股票那么多,总有涨的嘛,一旦有哪只股票成了大牛股,股民就赚到钱了,就会支付分成费用。”

    田园恍然大悟,“还真是有手段。”

    “当然,赚钱的肯定是少数,因为他们推荐的股票,大部分都是高开低走。股市又是T+1制度,早盘追进去的股民,到收盘时多半已经被套了。”

    “我懂了,在外人看来,他们推荐的股票确实是涨了,但也只是盘中浮盈而已,想要落袋很难。”

    “是的。赚了就分成,亏了他们会说再推荐一只,直到把亏的钱赚回来以后再分成。这样还能有一部分人继续相信他们。”

    “嗯。”

    “两种套路,第一种虽然是一锤子买卖,但股民基数够大,总有人相信;第二种,其实是放长线,能钓到大鱼。”

    燕子姐疑惑,“怎么钓的?”

    “你看哈,他们给1000个人推荐不同的股票,然后把推荐完涨了的给留下,继续给这些人推荐不同的股票,完事再把涨了的留下,以此类推,最终就会有人连续收到4-5只涨的股票。”

    “啊,对啊,这样就能取得他们的充分信任了。”

    “没错。连续选对两、三只股票很正常,但如果连续四、五只都涨,就远高于一般股民的认知了。这类股民会坚定的相信他们。而一旦获取了人的信任,想从他们身上赚钱就轻而易举了。”

    听完凯叔的讲解,燕子姐频频点头,“你看,我就说凯哥见多识广吧。”

    田园点头。

    凯叔笑,“啥见多识广,不过是多炒了几年股而已。”

    田园竖起大拇指。

    凯叔若有所思,“其实我怀疑营业部炒股的比赛中,有人用了同样的手法。”

    燕子姐眼前一亮,“刘经理作弊了对不对?”

    这时田园回想起,辛晴说刘经理曾经找股民开过小会,然后那几个参赛选手就在最后一期超越了自己。这么看的话,他们很可能采取了第一种套路,买好股票以后,刘经理向更多人推荐,从而完成这次套利。

    凯叔笑,“我也只是猜测,就算是真的,人家刘经理也不会承认。”

    田园点头,“我不在乎比赛得第几,只要自己有提高就是最大的收获。”

    凯叔竖起了大拇指。“这个态度是对的。”

    燕子姐一脸无奈,“行吧,就让刘经理小人得志一会。对了凯哥,你水平高,有时间多教教田园。”

    凯叔笑,“高啥啊,我就会看KDJ,要说教田园也就十分钟的事。”

    他拍了拍田园,“接触过几次,看得出来小伙子脑瓜活,学股票绰绰有余。其实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炒股就看KDJ,用最简单的方法,他们还给我起了个绰号,叫KD叔,乍一听跟我名字还挺像。”

    随后凯叔把KDJ的使用要领告诉了田园。

    新年进入第三周,也是春节前的最后一周,很多股民都开始准备过年了,来交易大厅看盘的很少。

    偏偏就在这时,周一的股市突然大幅下杀,周二早盘再度大幅砸盘,砸的在场的股民目瞪口呆。

    按照以往的经验,被套的股民多半会选择回家,不会再看了,但这次下午一开盘,田园意外的发现,交易大厅里的股民比以往要更多。

    而且他们凑在一起,情绪显得很激动。

    田园打量了一下,大部分都是营业厅的老面孔。

    这不禁让他感觉蹊跷,都是老股民了,不至于被一次回调给吓成这样吧,聚在一起,是在交流被套的经验吗?

    直到吃过午饭,燕子姐兴冲冲找到田园,“辛晴告诉我,有一群人怒气冲冲的去刘经理办公室了,说是要讨说法。”

    田园一怔,不太懂什么意思。

    “刚才我找个人问了,真的像凯哥说的一样,他们都买了刘经理推荐的股票,现在都被套了。”

    燕子姐边说边比划,一脸的兴奋。

    说话间,辛晴也一脸兴奋的跑了过来,“真可惜,你们没看到刘经理被围堵时的狼狈样。”

    田园闻听心情有些复杂。刘经理是为了打压自己,才给这些股民推荐股票的,从某种角度说,自己的私人恩怨连累了无辜的人。

    辛晴发现田园不说话,赶紧追问:“你怎么了?刘经理比赛作弊被投诉,你不高兴吗?”

    田园苦笑,“人家赔了钱,我们幸灾乐祸不好吧。”

    嗯?辛晴怔了一下,才明白了田园的想法。“你啊,就是太正直太善良,这在社会上哪吃得开呀。”

    田园惊,怎么连辛晴的嘴里都说出“社会”这个词了。看样子,在大城市半年多的磨砺,她已经适应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了。

    燕子姐也附和着说:“是啊,田园,他们被套不是你的责任,责任全在刘经理,很快他就会受到惩罚了。”

    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炒股被套的伤痛被即将过年的喜悦冲淡,交易大厅的股民们都在互相拜着早年。

    突然,大家看到刘经理拿着纸盒子向外走,一脸的怒气。

    显然,从这一刻起,他被TH证券辞退了。

    在经过田园身边的时候,他狠狠的瞪了田园一眼,“记住,我叫刘一,你给我等着。”

    刘一的下场早在田园的意料之中,因为他始终坚信——正义必胜。

    春节是ZH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漂泊在外的游子最想念家乡的时刻。对大多数的游子而言,只要条件允许,他们都会选择回家过春节。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但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到米国打工的ZH国人大幅增加,因为这边的收入比国内高很多。而到了春节时,打工人都想着能风风光光的回国过年。

    需求的激增,造成了回国机票的价格飞涨,而且一票难求。在米国求学的杨鸿途,最终没能搭上回国的航班。

    但这次抢票的经历让他明白了两件事,一是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不及自己的故乡,那里有挚爱的亲人、熟悉的街巷和要好的朋友;二是有很多事情,不是用钱就能解决的,比如在航班紧张时搞一张机票。

    没有抢到机票,便意味着不能与家人团聚,也没有借着给古教授拜年的机会,去看一看喜欢的女孩,这让杨鸿途心情低落。

    同时他也重新考虑了一下未来的职业规划,虽然大家都建议他留在米国,留在花儿街工作,但这种与亲人相隔千里的日子太过孤独。

    “毕业以后回国就业也行吧?”他自言自语道。

    周六,已是腊月二十七,TH证券公司提前给外地的员工放了假。

    辛晴找到田园要请他吃饭,以答谢长久以来的照顾。“但是说好了,这次一定让我来买单。每次我请客,你都抢着把钱付了,这次必须由我来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