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股博士 » 闲聊6

闲聊6

    怎样迅速的建立起自己的交易体系?

    可以学一套现成的,再慢慢完善,但最好不要直接实盘应用,毕竟人家的东西,你不够了解。

    如果想要自己建,量化就是一种很好的思路。

    量化交易,是把选股的条件,买卖股票的节点具体化,具体到,即使在日后重新向前推导,也会得出完全一致的买卖理由。这样做是比较符合科学的。追求的是收益的确定性,以及利润的可复制性。

    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有大量的量化投资者存在,包括做量化交易的机构也相当多。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下,量化交易的效果也是越来越好。

    量化交易的选股条件,通常被称作选股因子,可以是技术指标,也可以是基本面的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财务指标)。可以是简单的单一的条件,也可以是复杂的组合条件。

    通过数学运算、排列等方式,判断满足条件的股票和交易节点。不同的量化条件,可以得到不同的收益效果。

    我们甚至可以把很多的量化条件,组合成一个策略库,再从中选择收益效果最好的。很多人工智能炒股系统也是这么做的。

    即使你认为人脑比计算机程序更有创造力,我也建议你从量化交易做起。因为有了具体的交易条件,可以磨练人的执行力。在复盘总结的时候,也有一个很好的参照。有了这个框架,你就可以一点一点的总结完善了。

    而且,通过对量化因子效果的追踪,你有机会更加细致的理解很多的市场现象。

    在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以外,还有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分析方式,笔者愿意称之为逻辑分析。

    人都是讲逻辑的,所以可以通过判断资金的操作逻辑,寻找交易的时机。这一分析方法最经典的应用场景是:股价表现提前于业绩。

    比如利好兑现之时,就是股价见顶之日;利空兑现之日,就是股价见底之时。此时,如果仅仅应用基本面分析,或者技术面分析,都很难理解其这种现象。所以逻辑分析就很重要了。

    它的逻辑是:业绩都已经这么好了,没有什么上升空间了,那就见顶了呗。从常识讲,业绩的巅峰也应该是股价的高点,很正常。

    还可以用另外一种了逻辑去解释,“利好兑现了,很多人看到利好会选择买入,那么庄家正好借机出货。”

    逻辑分析的第二种应用场景,就是常见的市场轮动炒作了。

    我们知道,一次全面上涨,被称之为系统性行情,此时买股票的人,大多数都会赚钱,然而这种普涨行情出现的次数却是最少的。

    更多的时候,股市走的是风格行情或者结构性行情。

    风格行情,就是市场中某一类个股涨,把指数带起来了,但是其他类型的个股却原地不动,甚至资金都被吸走了。

    最常见的风格行情就是28行情,也叫权重股行情。权重股在那涨,中小盘股只能看戏;反过来就是82行情,中小盘股在涨,而权重股无人问津。

    这用单独的技术分析,通常买入信号会很滞后,而基本面分析更是无法解释这种现象。所以才需要用逻辑去分析。

    实际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规律都是有效的。

    所以看到大盘上涨,在买股票之前,一定要判断一下,市场本轮行情的风格。你的目标股是否符合这种风格。

    比风格行情再小一级的,就是结构性行情了,通常直炒作一两个行业,如果涨的搞,也有可能会带动更多行业。而这种炒作是有一定顺序的(逻辑)。

    这种行情,通常受利好消息的刺激,受益的行业开始领涨,在炒作一定高度后,市场会认为,这个行业的利好,是可以传导到周边行业的,也就是行业的上下游产业也会受益。

    这种炒作的手法和过程,其实也需要做逻辑分析才能理解。

    逻辑分析的第三个应用场景,是用于追踪大资金。比如交易所会公开涨幅比较大的个股的龙虎榜,上市公司财报会公开最近一期的十大股东,以及机构的持仓量。

    通过跟踪这些有实力的资金的动向,来选择股票,也是一种常用的逻辑分析策略。逻辑就是大资金买股票是为了赚钱的。

    最后,如果股价运行的过程中,伴随着业绩的大幅波动,那么就要分析,是不是上市公司在有意配合炒作资金。这也是一种逻辑分析。

    好了,经过了数日的闲聊,我可以做一次总结发言了。

    学习炒股,第一步要把基础知识记牢,然后是各种经典的理论,常用的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方法。

    然后可以开始实战,在实战中,一定要及时的复盘总结。最好的自己总结,别人的东西虽然好,但不一定适合你。即使是经典的理论,也只能做一个参考。

    现在的网络很发达,自媒体也有很多炒股的,有人就想着跟着那些大V操作行不行。

    这个怎么说,如果你长期跟随一个人,并且确认完整的跟踪了整个周期,才能确认他是不是有水平。

    怕就是怕你只看到他交易状态好的时候,没有看到低谷。在这种情况下跟踪一个人,后果是很难料的。

    再有一点,如果要跟着大V的思路操作,要跟就跟着一个人做到底,不要这个人的建议也听,那个人的建议也听。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有的人是喜欢预测多一点(左侧交易者),有的人喜欢跟随多一点(右侧交易者)。

    要左就一直左,买卖操作都提前一点;要右就一直右,买卖操作都滞后一点。

    只要节奏统一,收益率就有保证。如果左进右出,或者右进左出,那么抱歉,亏的可能很大。

    再有就是每个人策略都有时效性,他们的方法有自己适应的范围。

    你正好赶上好用的就赚了,但难点是,你知道现在哪种方法正好用吗?

    学会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