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股博士 » 第12章 形态理论(田园的炒股笔记8)

第12章 形态理论(田园的炒股笔记8)

    形态,指股价运动时形成的各种图形状态。通过形态分析,结合成交量的增减,可以判断市场趋势可能的方向。

    股价形态主要包括底部形态、顶部形态和中继形态。

    常见的底部形态有:单底(V型底)、双底(W型底)、三重底/头肩底、圆弧底。

    常见的顶部形态有:尖顶(倒V型顶)、双顶(M头)、三重顶/头肩顶、圆弧顶。

    中继形态,是股价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休整形态,在休整后,股价仍按照原趋势方向继续运行。常见的中继形态有三角形、矩形(箱体)、旗形、楔形、菱形(钻石)。

    具体而言:

    V型底:也称单底,是常见的底部形态,通常是大资金在市场人气惨淡时,以连续快速打压的手法制造恐慌,迫使投资者交出筹码,然后再迅速把股价拉起,诱导惊吓过度的投资者继续平仓,以达到快速建仓的目的。

    要点:V型底在形成时,必须有成交量的配合,在最低点,通常有清晰的单日反转型K线(长下影线、十字星、穿头破脚大阳线)。V型底形态完成之前难以确认,最好等到形态完成,伴随成交量放大时再买入。

    W底,也叫双底,是形态理论中很重要的一种,一般都会发生在波段底部,很少在行情中途出现。

    双底是价格长期回落后,一些投资者积极买入,造成了价格的回升。但这影响到了大型机构的建仓计划,所以在机构的打压下,股价又回到了第一个底的低点。

    要点:1、双底的两个低点之间,必须有比较长的时间间隔,有时出现的短期双底不能算数。而且双底经常是大资金制造的陷阱。

    2、双底的第一个底,成交量通常比较活跃,第二个底的成交量相对低迷;

    3、双底的第一个底通常较尖,第二个底略呈圆弧形态。

    双底的颈线:在W底形态的上沿画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双底的颈线。只有股价放量突破颈线时,形态才算彻底成功。

    W底形态的度量升幅(即最低预期涨幅),是从形态最低点到颈线的幅度。

    股价在突破颈线以后,多数情况下会回吐,以确认颈线的支撑力。若支撑有效,则股价上行,若回落时击穿了颈线,需要考虑多头陷阱的可能。

    三重底/头肩底:可以理解为三个V形底相连,或者一个V形底接一个W型底。若第二次探底的最低点,比前后两个底都低,则该形态被称为头肩底。但是三重底的第三个底,通常会拖延数周才完成,比前两个底的时间都要长,而头肩底的整体形态是中心对称的。

    三重底/头肩底的颈线:与W底的颈线画法类似,三重底/头肩底是将三个V字形态的最高点,画一条连接线,股价放量突破颈线时形态才算成功。

    三重底/头肩底的度量升幅,是从形态最低点到颈线的幅度。股价突破颈线以后,同样需要回踩试探颈线的支撑。

    要点:股价从第三个底的低点上涨时,需要成交量的配合。股价在底部的时间越长,上涨力度越大。

    圆弧底:是股价在长期回落以后,卖方抛盘逐渐减少,被套的投资者选择长期不动,股价就进入了长期休整的状态。随着成交量的日渐稀少,大型机构悄悄开始了缓慢吸筹。

    由于炒作周期长,在圆弧底完成后,其涨幅往往是惊人的。

    尖顶:与V型底相对应的,尖顶就是倒过来的V型顶。一旦出现在高位区间,通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顶部形态。尤其在个股经过连续上涨后,高位区出现尖顶形态时,通常是主力出货的动作。

    双顶(M头):与双底相对应,是出现在顶部的M型走势。双顶形成的两个高点,都会有成交量的配合。成交量指标的图形也会呈现M的形态,只是第二个成交量的高峰,较第一个显著萎缩。

    双顶的颈线:是M形态低点的连线,用法和W底的颈线是一致的,放量击穿时形态成立,击穿之后会有反抽动作确认压力。M头是在长期上涨后形成的,其下行空间可能会很大。

    三重顶/头肩顶:与三重底/头肩底对应,是出现在顶部的走势形态。三重顶的每个顶峰与谷底之间的距离不必相同,而头肩顶的形态通常会是对称的。第三个顶的成交量会显著缩减。

    三重顶/头肩顶的颈线,是形态低点的水平连线,放量击穿颈线时该形态成立,颈线击穿之后通常会回抽确认。

    圆弧顶:该形态较为少见,是股价见顶的前兆。该形态形成过程中的成交量,通常也是同步的圆弧形状。

    中继形态可以总结为,在股价趋势运行中遇到了阻力,慢慢形成了几何形态的休整图形。

    若按照形态高低点连线呈现的方向状态,可以细分为平行、向外扩张以及向内收敛三种形态。

    中继形态有时也会形成价格的反转,按照高低点连线的方向,其形成反转的概率是扩张>平行>收敛。

    三角形整理:在股价趋势运行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价格的反复,若连接区间高低点,会呈现三角形状。

    按照三角形的高低点连线的方向,又可以细分为上升三角形、下降三角形、扩散三角形(喇叭形态)和收敛三角型。

    1、上升三角形:通常出现在涨势初期或者上升途中,在形成过程中成交量会呈现上涨放量、下跌缩量的状态,而股价突破时,必须要放量才能确认其有效性。

    2、下降三角形:通常出现在涨势高位或者下跌途中,形成过程中成交量与价格背离,即价跌量增,价升量减,向下击穿三角形下轨时,需要放量确认其有效性。

    3、扩散三角形:也叫喇叭形态,通常出现在过度投机的个股中,每次上涨的高点越来越高,每次探底的低点越来越低。此形态的风险较高,扩散三角形向下突破的概率,远大于向上突破的概率。

    4、收敛三角形:是股价在某一区域出现徘徊时形成的,每个高点越来越低,每个低点越来越高。收敛三角形的突破,同样需要放量才能确认有效。

    三角形态的高点连线构成压力,低点连线构成支撑。三角形态在收敛合口之前,其度量幅度可以测算(即高点到低点的幅度),但若三角形态已完整,度量幅度已不具备参考价值。

    矩形整理:也叫箱体整理,是股价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横向整理形态。矩形整理的时间较长,其完成的时间越长,后市突破以后趋势延续的幅度越大。在矩形形成的过程中,成交量应该是不断减少的。

    矩形形态的高点连线对股价形成压力,低点连线形成支撑,一旦突破压力/支撑时,通常会有反方向的确认动作。矩形形态突破时,必须有成交量的放大才能确认有效。

    旗型整理:走势就像是随风飘扬的旗帜。这种形态,通常在急速而大幅波动的市场中出现。股价会形成一个与原趋势方向相反的,呈倾斜的长方形。按照倾斜的角度可以分为上升旗形和下降旗形。

    上升旗形,是股价经过快速上涨后,形成的紧密狭窄和向下倾斜的形态,若将区域的高低点连线,可以画出二条平行向下倾斜的直线;

    下降旗形,与上升旗型形态一致,但方向相反。

    成交量在旗形形态中是逐渐减少的,旗形多是中继形态,股价整理完成后,将按照原有趋势继续运行。旗形形态突破时也需要放量配合,旗形形态形成的时间不宜过长。

    楔形形态:该形态的高点连线和低点连线,两条线的方向一致,但呈收敛形态。即要么形态上边沿、下边沿同时向上并逐渐靠近,要么形态上边沿、下边沿同时向下并逐渐靠近。

    在上升行情中形成的向上楔形,构成反转形态;而在上涨行情中形成的向下楔形,构成中继形态;

    同理,在下跌趋势中形成的向下楔形,构成反转形态,而在下跌趋势中形成的向上楔形,构成中继形态(同方向的楔形是反转,反方向的楔形是中继)。

    楔形形态形成的过程中,成交量处于萎缩的状态。形态一旦突破,通常会出现一个短期的加速走势。

    菱形形态(钻石形态):比较罕见的形态,通常出现在顶部,多数构成反转形态,较少以中继整理的形式出现。

    菱形形态是由两个三角形结合而成,左半部分是扩张三角形,右半部分是收敛三角形。形态的前半部分成交量逐渐增大,后半部分成交量逐渐缩小。

    将形态右半部分的高点或低点连线,股价突破该线时形态才算完成。

    菱形形态突破时,需要成交量放大确认其有效性。

    在形态理论的实际应用中不能教条,尤其是机构经常会人为制造出一些经典的形态,诱使投资者高位接盘或者低位交出筹码。

    很多形态既有可能构成反转,也有可能是行进途中的中继。这需要结合股价运行时的量能状态、形态完成后对颈线回抽确认、还有形态突破以后的趋势力度加以确认。

    形态也有周期,周期越大力量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