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苍源界,百家争鸣 » 第 5 章 献策

第 5 章 献策

    在这片大陆上,银矿没有地球那么丰富,普通人最常用的还是铜钱,铜钱一千为一贯或者一吊,3贯为一两银,百两银为一金,但是金矿本就非常少,达官显贵们还都喜欢金器,所以导致一两金很多情况都能换到120到130两的银。

    主要粮食种类还是粟,麦,稻。粟米最最为普及,也就是小米。军粮就是粟米,因此价格稍低一点,大约50-60文一斤不等,而精米白面那就不是普通人吃得起的,价格高的时候能达到700到一贯钱一斤。

    而战马就得喂食粮食,一匹战马的食量是至少十斤粮食,二十斤草料。而像白泽或者那些宝马,需要的粮草更多。

    草原游牧部落的战马可以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大梁这种农耕文化不行。

    想要战马有力量,有耐力,就不能只吃干草。

    战时一队1000人的战马,一个郡的全部赋税,都不一定足够养活这些骑兵。

    姜离突然就感到自己是个穷逼,得赶紧想办法搞钱了,不然以后白泽得跟着自己饿肚子。

    姜离刚想叫上高湛一起去关内狩猎,正好试验一下自己练了许久的箭术,就听到远处军营中的聚将的擂鼓号角声。

    难道匈奴人又要发起进攻了吗?

    姜离作为伤兵营护军校尉,军中擂鼓聚蒋,姜离也是必须要去的,不然就是违抗军法,死罪。

    姜离来不及多想,赶紧向高湛借了一匹马,快速朝高季云中军大营驶去,白泽就先留在将军府吧。

    中军大营内,高季云面色阴沉坐在首位上,像是时刻要爆发一样。

    “诸位,匈奴单于呼邪乌儿亲率五万大军攻打并州,原本我凉州牵制了左贤王努哈顿部族三万五千大军”

    “右贤王绛同干英部族五万大军被幽州军所牵制”

    “但是那可恶的俞启洪老贼,与绛同部对峙中,不但因为自负,中了那绛同干英的计谋,损失了八千多兵士。”

    “居然还让那右贤王在夜晚调走一万人绕道进攻陈阳郡,若是陈阳郡城被攻破”

    “那么匈奴大军将会沿着复北道,从侧翼一路杀进并州”

    “到那时,并州百姓将会被屠戮殆尽,并州本就对战匈奴主力,更是无法分兵阻止绛同部的侧翼进攻”

    “并州不能丢失,否则我们都是大梁的罪人”

    “并州大将军姚勇杰传信来求援,诸位可有什么计策吗”

    台下众将都是面露愁容,原本凉州形式转好,只需要锯城而守,匈奴的骑兵根本任何没办法,等到九十月,匈奴大军自会退兵。

    见众将都无反应,跟着姜离一起来到大帐的高湛站不住了,大步向前,单膝跪地行一军礼道:

    “大将军,末将愿往并州救援,只需将悲凉军中三千骑兵交给末将,末将定能以最快的速度驰援并州”

    “你到了并州之后呢,三千骑兵,怎么对战匈奴一万大军,你可想好了什么好计策?”

    “空有一身勇武,胸无半点韬略,如何能让你带领将士”高季云不怒自威的开口训道。

    “诸位可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说完又向着身边一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人问道:

    “子义先生可有什么对策吗”

    秦逸字子义,是朝廷派来高季云身边的谋士,在北凉军中任参军,虽然没有任何实权,但是包括高季云在内的所有人都很尊敬秦逸,因为秦逸出身于儒门正宗的秦氏。

    之前锯城而守,且时刻关注匈奴大军动向,以防分兵绕道的军略就是出自秦逸之手。

    此刻的秦逸专注的看着大帐中间的两幅详细地图,听到高季云的问话抬头缓缓摇头回道:

    “逸才疏学浅,用兵之道非我所长,想要以三千兵胜一万兵,几乎不可能”

    说完又暗自沉思了起来。

    此时有另一个将领站出来说道:

    “将军,参军,那如果把城内一万五万守军调走一部分支援并州呢”

    秦逸再次摇摇头道:

    “守军调动必不可能瞒过匈奴,若到时努哈顿部族发动总攻,剩下的兵士不一定守得住武门关”

    高湛急性子又犯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总不能就这样干等着吧”

    高季云刚想呵斥,正好看到站在高湛一旁注视着地图,嘴中在低估着什么的姜离。

    便开口问道:

    “姜校尉可有良策,不妨也说出来一起讨论一下”

    这时候,众人才注意到这个年纪轻轻的校尉。

    秦逸也是看了看气质随和,完全不像军士的姜离。

    高季云开口了,姜离就必须得站出来回答了。

    “回将军,那末将便浅谈一下,说的不对还望诸位莫怪”说完对着众人拱手抱拳。

    “末将认为,此番出兵驰援,重点不在如何败敌,而在于如何阻敌,退敌”

    “想要以三千兵胜一万兵,除非各个都是身怀武艺的百战之兵,否则绝无可能”

    “但是若只是阻敌退敌,那就轻松了不少”

    “匈奴多骑兵,我们只需要阻止了战马的冲锋势头,依靠我大梁的强弓劲弩,远距离杀伤,也并非不能阻敌”

    另一个将领站出来问道“如何阻止骑兵的冲锋,又在何处阻兵”

    秦逸回过神来立刻接话道:

    “复北道并州晋安郡,此地是复北道通向并州腹地的必经之地,且此地多山石,树木,复北关道也只是一条小路”

    “若是在此地设伏,打乱绛同部骑军的进攻,便能阻敌于并州之外”

    姜离感叹果然这些能人是真厉害,自己只是说了个要阻敌,立马就相出一套可行的方案来。

    姜离继续道:

    “秦逸先生说的对,至于如何阻止骑兵冲锋,需要多重方案”

    “首先要在官道上挖一些陷马坑,军士可埋伏于山上,多准备些山石滚木,只待匈奴大军减速,山上的山石滚木落下也能阻止敌军前进速度”

    “雾刃山崖边的道路,就地毁坏,只留能过双马的宽度,到时只需五百盾甲兵,五百弓兵,五百弩兵,便可阻敌于晋阳郡外”

    高季云看着慷慨激昂讲述的姜离,心中对这个少年越发的好奇。

    众将士早已满脸敬佩的看着姜离了。

    高湛更是满脸崇拜,像猪哥用一样看着姜离说道:

    “没想到姜大哥对于用兵之道也懂,医家手段也颇有见解,姜大哥你可真厉害”

    从高湛醒来为止,姜离一直都是那种好吃懒做的状态,好像除了吃喝玩乐他什么都不在意。

    秦逸也是对着姜离笑了笑说道:

    “大将军说的不错,姜校尉确实乃少年英才,此番才思敏捷逸和大将军也是无法相比”

    姜离连忙行礼谦虚道:

    “秦先生言重了,先生和将军只是心系全局战况,若无凉州军务缠身,一定能想到更好的方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