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灵真仙 » 第12章:蝇虎子戏

第12章:蝇虎子戏

    长街攘攘,夹道碧树成荫,往来行人络绎不绝,其中多数佩剑带刀,气息雄厚。道旁空处更有各种侠客舞刀弄枪,引得看客喝彩,赚几个盘缠钱。

    肉眼可见地,还有许多金发碧眼、肤质粗糙苍白的异人。

    李余宁从酒楼的二层窗口看下去,若非他刚从城外进来,也想不到这座城池竟是坐落在无边大漠之中。他不禁感叹道:“前朝玉门风沙连天,不曾想如今却是换了模样。”

    坐在他对面的余子平现在已是换了一身衣裳,浅青色的文袍上绣有花鸟纹理,淡雅别致。他笑道:“天地虽巨力无边,但人道鼎盛之时,亦可人力换天。大乾立朝之后,玉门关内便有地泉涌出,造就了如今这么一方边道巨城。”

    “我见兄台谈吐不凡,何不随着师承一道去蜀中平原,非要不辞辛劳,跑到这玉门来?”

    余子平苦笑道:“我那算什么师承?不过是我爹花了大把银子下去,那山上的仙师才肯收我做个道童罢了。我在夹金山上侍奉师兄师姐数年,除了一些障眼法外,学得都是凡俗功夫,难登大雅之堂。后来道观迁移去了蜀中,我自然也就被遣返回乡了。”

    李余宁叹道:“这倒也是。”

    余子平喝了点酒,面颊泛红,不觉有些醺醺然,提到了自家老爹,立时就开始大吐苦水:“我娘生下我前,我爹也是有名的乡贤,平日里乐善好施,算是积了些功德。我出生时,我娘险些难产,有一位仙师路过,施展手段将我们母子救了下来。”

    “这本是我爹平日里积的福德,天理循环,应在了他的妻儿身上。但我爹却不这么想,见识了仙师手段之后,他忽然对修行起了兴致。他年纪太大,便将我送上了夹金山……”

    “仙缘难求啊。”

    李余宁想到了王茂实,由衷感叹。

    饭局还在继续。

    李余宁已然练就本命元气,道体无垢,凡境的饭菜他吃了反倒不利修行,因而他只是浅尝辄止,喝了些清茶。

    反倒是念云这只精怪敞开了肚皮,来者不拒。

    吃饭,也是行人事,也是一种修行。

    正吃着,房间的门忽然被敲响,余子平上前去将门打开,就看到一个女子亭亭玉立,站在门外。

    “倩然?你怎么来了?”

    钟倩然翻了个白眼,反问道:“我倒还想说你怎么来了?若非玉英同我说起,我还被蒙在鼓里。既然到了玉门,何不差人知会我?”

    余子平挠了挠后脑勺,歉然道:“我也是才到,这一路多亏这位道长护持,我才能安然抵达,自然得先好生招待人家不是?”

    语罢,他转而对李余宁介绍道:“这位是钟倩然,钟小姐,是……是我二伯的义女。”

    钟倩然听出余子平言语中的落寞之意,冷冷一哼,嗔道:“我是他未婚妻!”

    钟倩然愤愤道:“你把我当什么了?我要嫁你,又非是贪图你的家业。况且,义父当年不也是一穷二白到了玉门?大丈夫身居天地之间,当有‘千金散尽还复来’之气概,以后你不许这样!”

    余子平苦笑:“好。”

    钟倩然将李余宁上下打量了两眼,随后抱拳道:“多谢少侠护持我这冤家入城。”

    李余宁回礼道:“顺路罢了,姑娘不必多礼。”

    余子平道:“倩然,你忽然寻过来做甚?”

    “想来看看你,不行么?”

    “我并非这个意思,我……”

    见余子平手足无措的模样,钟倩然扑哧一笑,也不逗他了:“我这是有好消息要通知你。”

    “什么消息?”

    “三个月前一位从南诏国来的仙长加入了我葵水宫,你若是愿意,我可以替你引荐一番,以你的资质,应当可以拜他为师,也就没有必要参加玉门仙会了,省的抛头露面,跟那些江湖人打交道。”

    余子平有些拿捏不准:“这……南诏国距离肃州得有数万里远,那里的仙长怎会到这儿来?”

    “寻仙访道呗。”

    “异族之人难以踏足中土,沿海世家又排外,剑南道那些剑仙们向来也不是什么好说话的主儿……想要学点东西,自然就只能跑到咱们陇右道来了。”

    钟倩然看出了余子平的顾忌,道:“这些年,南诏国在那位国师的教化下已非蛮夷,也算得上仙道昌盛了。我介绍你的这位仙长,原本更是南诏国国教‘彩云教’的一位客卿长老,本领非同小可,论修为,距离元神之境也只有一步之遥。”

    说着,她取下了腰间的竹节、小鼓,将竹节的塞子取下,将小鼓拨响,只听得“咚咚”两声轻响,登时就有数十只蝇虎子从竹节中窜出,乌泱泱连成一线,惊得余子平怪叫退后。

    钟倩然哈哈一笑:“子平哥,你别怕!南诏之地,蛇虫巨多,从前便以虫蛊之术闻名天下,在那位国师教化之后,此术亦是发扬光大。你且看。”

    说着,钟倩然复又拨动小鼓。

    咚!

    一声鼓响,那群蝇虎子霎时间分作两列,犹如两军对垒。

    咚!

    又一响,蝇虎子再度分开,三五成群结阵。

    咚!咚!咚!

    随着鼓音变化,蝇虎子结成的阵势也在不断转变,天衡阵、地轴阵、鱼丽阵等各种军阵逐一呈现,那数群蝇虎子进退有度,其阵势之整齐,就是军中精兵也难以做到。

    钟倩然最后拨弄小鼓,将这群蝇虎子尽数收了起来,笑盈盈道:“我这蝇虎子戏耍得如何?这也是那位仙长教我的一个小把戏,你若是拜入那位仙长门下,定然能学到真本事。”

    李余宁从旁看着,倒是发现了几分端倪。那小鼓之上隐隐有法阵波动,看似寻常的小鼓,却是一件粗浅御兽法器,只不过品质太低,使用起来的效果更像是凡境中人的街头戏法。

    余子平却是被这戏法慑住,回过神来才道:“若是那位仙长愿意收我为徒的话,自是再好不过。”

    钟倩然笑道:“这你就放心吧!你的天赋,通过玉门仙会拜入咱们昆仑十宫都是可以的,也就夹金山那些家伙碍于门第之见,才不收你罢了!”

    为了自家未婚夫的仙途,她也是煞费苦心了。不然也不会一听到余子平来了玉门关,便直接找上门来。

    余子平感觉峰回路转,有如梦幻,一旁的李余宁放下茶杯,对他庆贺道:“恭喜兄台仙道在望了!”

    余子平有些不好意思地拱了拱手:“少侠就莫要折煞我了,八字还没一撇呢。对了,倩然,那位仙长现在何处?”

    “就在玉门关内,不然我又岂会直接来寻你?”钟倩然嘿嘿一笑,“你可愿意随我前去拜见仙长?”

    余子平心情激动,但还是强自按捺住了内心的想法,道:“算了,我还要招待恩人。再说,我这才穿行大漠,身上的风尘气未免会冲撞了仙长,还是明日再去吧。”

    余子平自幼在仙山道统成长,对于修行中人的脾性还是懂的,也知道如何才算得上“礼数周全”。

    钟倩然点头:“说的也是。”

    “倩然,你可还有什么事务要去操办?”

    “当然,那位仙长初到玉门关来,我正要去拜访呢,就不打搅你了。”

    “好,那晚些时候我来找你。”

    “呸!说话没个分寸!我先走了。”

    钟倩然羞着脸离开了,余子平却是不解:“我想晚些时候再问问关于仙长的事,她怎么……”

    李余宁笑道:“兴许钟姑娘也替你高兴吧!如今看来,兄台却是不用再参加玉门仙会了。”

    “确实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人逢喜事,满目春光,余子平特意又要了两壶小酒。

    李余宁没有喝酒的习惯,喝着清茶,将自己这几日行走大漠积蓄的烟尘气清洗了一遍,便已是极畅快了。

    饭局过后,也不顾余子平的一再挽留,李余宁同念云一道,在玉门关内游玩了起来。

    这是李余宁头一次到此界大城。之前的青叶镇虽然规模不小,但终究只是山中镇子,远算不上热闹。到了玉门关,李余宁才算是窥见了一点神州仙朝的气象。

    光阴流转,有什么是能够万古长存的?

    演练易之至理的文王立下的周朝仅有八百年国祚,万国来朝的汉唐维持了一百五十多年的统治,就是元婴散仙也不过十甲子寿元……

    但当今大乾立国至今却已千年!

    如此气数,当真只有真仙可以比拟。

    神州历来王朝不在少数,但可称“仙朝”的,也只有如今的大乾了。

    千年仙朝,早已是鼎盛至极,哪怕玉门远离中土、地处边道,行人往来,也有一种别样的面貌。

    或许是因为玉门仙会将至,如今城内各种气机碰撞,就李余宁的感知来看,街上不少人都有修为在身,虽未曾铸就道基,但周身气机混润整洁,显然都是练过吐纳法门的。

    “也不知关内中土之地又该何等繁华,莫非真如传说中那般,万仙来朝?”

    李余宁心中这样感叹,忽然想起余子平所说的剑南道灾劫,不禁摇头。

    这时,前方忽然传来一阵巨哗,道上行人纷纷让开大道,李余宁见状也与念云早早站到了路旁。

    轰隆隆!

    就看到数匹生有黑鳞的蛟马疾驰而过,马尾丝缕间有乌色电光闪烁,蹄声如雷,长街颤动,卷起莫大烟尘,转眼间便冲向了远处。

    有初至玉门的侠客险险躲开,瞧着扬长而去的人马,愤愤道:“当街纵马,官府就这么坐视不理?”

    那侠客张嘴还想再说什么,却被一旁的人拉住。

    “不要命了?!那是专门负责为万世大祭筹备贡品的‘仙羽骑’!当心祸从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