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新纪元 » 第九章 第三节:烧开水

第九章 第三节:烧开水

    第三节:烧开水

    能够解决这个时代动力问题,可以让生产效率提高一大截,“这里有没有烧水壶?再找一个孩子玩的风车,让有文化工匠们过来;”

    李瑞和在场的工匠很是不解?陛下要这个干嘛?但陛下要求,肯定有用武之地,马上让人去找;

    不一会儿功夫便把水壶和风车,拿来,将水壶加上水,放在火炉上,在等待水开前,向所有工匠讲解道

    “受玉皇大帝点化,本神使教授大家一项技术,名字叫蒸汽机,但我只在理论上传授,后面需要各位精工巧匠认真研制,如率先研制出蒸汽机,并能运行正常者,赏白银100两,发明者将刻碑立传!”

    “呼呼呼~”见水开了,随即将风车对准壶嘴,风车遇到蒸汽吹来,立刻快速转动;

    “大家请看,目前我们用水车、船帆作为动力,但是遇到干涸季节和无风时,这两样动力就无法使用,现在我们把水烧开,风车相当于水车或轮船的船轮,蒸汽通过壶嘴喷出,产生吹力吹动需带动的任何机械”

    “蒸汽还有一种使用方法,请看”我用小木棍把壶嘴堵上,壶盖自己摇晃了几下;

    “嘣”一声飞出,掉在地上;

    “壶内蒸汽将壶盖顶飞,如果我在壶盖上安装一个套筒,壶盖会沿着套筒向上,并被蒸汽顶出来,这也是一种推力;

    比如小石磨我们用手臂抓着手柄,研磨米面,我们站在一侧没动,只是手臂推拉实现石磨运转,如果把手臂推力改成蒸汽推力也一定可行!

    蒸汽动力比水车和风力动力强、更稳定,这样我们研磨、转孔等都可以使用蒸汽推力来实现;”工业进步尽头就是烧开水,哪怕是核动力也是先把水烧开;

    看大家听得懵懵懂懂,不过这么多工匠,哪怕有十分之一听懂认真研究也算成功;大宋如果经过5-10年进入蒸汽时代,有了强大工业后盾,驱除鞑靼恢复中华随手可得!

    之后又来到军工厂,张小林和钟彦斌早已在门口等候,“臣,拜见神使陛下!”

    “二位起身说话”

    “喏!”

    “最近在研制什么武器?”

    张小林道“回陛下,根据陛下上次指导,最近在改进火箭弹和实心火炮,先已基本成型,燧发枪在水车齿轮助力下,转孔效率得到很大提升”

    说着推过来一辆火箭弹发射台,“现在新钢质量很高,制作了很多弹簧,火箭弹发射筒,由原来半封闭状改进为封闭钢筒,火箭弹头从陶瓷弹头换成生铁弹头”

    老张知道我喜欢看他演示,于是边说边演示“将火箭弹从钢筒底部放入,放入时火箭弹飞翼在筒壁挤压下收进弹体,关闭筒底盖子,只留引线孔,点燃引线,火箭弹在飞出筒体时,两侧飞翼在弹簧助力下张开飞出,经过尝试,封闭式弹筒比半封闭弹筒推力更大,速度更快,方向更稳”

    我把火箭弹拿在手上,弹头是爆炸部分,以前陶瓷做弹头,外面套一圈藤条保护,这飞行不远还可以,飞行远、高,藤条也保护不了弹头,换成生铁是必然的;

    两侧飞翼用手轻轻一按便缩进去,拿开手指便弹出来,这和现代火箭弹十分相似啦,只是推进火药部分还是竹筒,没办法钢铁产量暂时不高,只能用这个替代;

    “火箭弹射程有多少?”

    “500米以上,主要看推进火药填装量,目前有300米和500米两种,但如果要更远则需要更改发射炮筒和火箭弹尺寸,就是比这个大一号,大一号不利于搬运和运输”

    “很好,有500米和300米火箭弹也够战场用了”

    “实心火炮呢?”

    “禀陛下,实心火炮很重,需要10人以上才能抬起,现在正在往这边搬运”

    “别般了,我们走过去看看”

    边走张小林边介绍兵工厂情况,“目前,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火山处都有大量硫磺,火药产量充足;”

    见到火炮,有成人大腿粗,这么一个大铁疙瘩确实需要10人抬起,看起来十分笨重;“演示一下!”

    老张边演示边介绍“此火炮是用新钢打造,参照燧发枪原理,注模后,把内壁打磨光滑,铅弹3斤重;

    打开火炮后膛火药仓,添加火药,关闭火药仓,炮口放入弹丸,引线插入药仓口,用火把或火捻子点燃引线即可发射”

    “射程有多远”

    “射程约600米,如果对方是船体,可直接将船体击穿个大洞,威力很大!”

    “但是添药装弹太费时间,射完一次敌人、敌船都杀到眼前啦,这个火炮先暂停”

    我沉思了一下,“你可以把药仓单独拎出来,相当于母亲怀了孩子,把药仓事先装好火药,直接放入火炮后内膛;

    发射完后,药仓退出内膛,再拎过来一个药仓,这样可以减少填装火药时间”这就是后膛子母炮发射原理;

    张小林和钟彦斌瞬间明白,直拍大腿道“哎呀,我怎么就想不到呢?神使陛下真神仙下凡,一席话醍醐灌顶啊!”

    “燧发枪产量如何?”

    “回陛下,经过上次水车齿轮改进,转孔速度更快,更稳,三天能出一支枪管,20台水车同时运转,一月能出200支枪管,经过组装机芯,试射,每月可有150支燧发枪投入使用;

    现在还在扩大产量,下半年还有20台水车运转”

    现在队伍有3万人,每月才150支燧发枪,要10年以后才能配齐全军吗?我这驱除鞑靼何时才能实现?

    随对张小林道“一定要要扩大产能,提高效率,2年内全军配发燧发枪,需要人和物告诉文天祥将军,所有火器制造目标就是要射程远、射速快、精准、杀伤力大、轻便,火器仍需继续改进!”

    “小人明白神使陛下之意,一定为大宋研制出更先进火器!”

    让这些工匠慢慢研制吧,现在还是要把工业基础打扎实,没有强大工业体系支撑,即使有制造AK47、榴弹炮图纸,也没制作的材料给你;

    不过看完这些后,太后十分惊奇,这占领新加坡不到半年,到处都是红红火火一片忙碌,各行各业都在迅猛发展,很多都是陛下的奇思妙想和思路,心里十分确信我儿真是天神下凡,不然一个10岁孩子那来的这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