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问道不知仙 » 第22章 湖畔歌谣

第22章 湖畔歌谣

    “行哥儿,纸团上写了什么?”梁牧辰好奇问道。

    “没什么!不知是谁搞的恶作剧!”楚天行淡淡回应,心中却已是翻江倒海。

    “明日酉时,北城湖畔,只身赴会,迟则命断!这会不会是下蛊之人的邀约?他们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牧辰,哥哥身体不适,先行回府了,咱们改日再聚。”

    楚天行找了个理由,准备回去思考对策。

    “行哥儿身体要紧,我送行哥儿回去。”梁牧辰言语中带着些担忧。

    楚天行便由着他送自己回到了安阳府。

    梁牧辰离去后,楚天行找来凌锋,将纸团递给了他,凌风看后,眉头轻皱,问道:

    “殿下,这纸团是由何处得来的?”

    于是楚天行详细讲述了整个经过。

    街头稚童?送信老伯?也不知那老伯是写信人还是传信人?

    “殿下,贼人恐怕未安好心,纸团邀约,实在不能冒险轻信!”凌锋认真说道。

    “凌叔,邀我赴约的极有可能是下蛊之人,而且今天我方才想到一个问题,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楚天行眼中光芒闪烁。

    “什么问题?”凌锋不解问道。

    “下蛊之人或有控蛊之术!蛊虫在没有外力影响的时候,发作时间是固定的。如果遭受到下蛊之人的控制,有可能会瞬间发作!”

    楚天行说出了心中的猜测。

    “这……”凌锋神色惊异,略微沉吟说道:“殿下,我们可以在北城湖畔设伏,然后佯装赴约,一举将贼人拿下!”

    “不妥,贼人如果觉察到,定然不会赴约。而且我们也不能确定,明日赴约的是背后弄蛊之人还是出面谈判之人!”

    楚天行冷静分析道。

    既要引蛇出洞,又恐打草惊蛇!

    就在二人商讨之际,风致道长缓缓而回,一身道袍,似乎平添了不少风尘。

    “殿下似有心事?”风致道长出言淡淡询问。

    “道长来得正好!请教道长,下蛊之人是否有控蛊之术?我身上的焚心蛊,下蛊之人是否可以引动令其发作?”

    楚天行望向风致道长,问出了自己最为关心的问题。

    “据我所知,如果下蛊之人境界高深,或者有独特的唤灵之术,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风致道长神情一凛,进而问道:“殿下可是遇到什么人了?”

    楚天行便将纸团邀约之事如实讲述出来。

    风致道长听罢,掐着胡子静默不语。

    “道长,可否为我指点迷津?”

    楚天行眨着眼睛,目光里带着几分恳求。

    “殿下,贫道今日解签过多,不宜起卦,殿下可愿测字?”

    风致道长认真说道。

    “测字?”楚天行心中不解,都要火烧眉毛了,哪里还有心情测字?莫非高人所行之事都是暗藏玄机的?

    “也好……”死马当作活马医吧,楚天行自我安慰道。

    风致道长拿出纸笔,递给楚天行,“还请殿下随便写上一字。”

    “随便写就行?”楚天行有些怀疑。

    “当然!”风致道长坦然一笑。

    楚天行运笔疾书,转眼间,一个行楷写就的“天”字便跃然纸上。

    “殿下竟有一手好字!”

    风致道长适时出声夸赞一番,听起来却像是本身的职业素养。

    “还请道长为我解读一二!”

    楚天行心中想的是,快别夸了,赶紧直奔主题吧。

    “夫天者,人之始也。殿下看这天字,

    先有两横,再有一人,

    横劫在前,人复完身。

    谋事在天,成事在人,

    且思且行,心守其真。”

    风致道长缓缓而言,风轻云淡,尽显世外高人应有的做派。

    “道长,什么意思啊,劳烦您给解释解释?”

    楚天行听得有些不明所以。

    “天机不可泄露,需要世子自己去悟,悟到了,便是缘法。”

    风致道长呵呵一笑,似乎不愿多言。

    “道长,万一悟不到怎么办?”

    楚天行继续追问。

    “悟不到,自然是天意,求人不如求己!”

    风致道长说着收起了纸笔,而后缓缓说道:

    “殿下只要记得,持善念,正本心,自然万事无虞!”

    “对了,贫道还没吃晚饭哩。”

    “……”

    楚天行满头黑线。

    若不是之间见你展露过两手,就凭今天这个表现,怎么看都更像是老神棍!

    楚天行暗中腹诽,表面却依旧平静,连忙吩咐婢女备好晚宴,与风致道长一同进食。

    满桌佳肴列齐。

    楚天行心事满怀,食不知味。

    风致道长食指大动,眼笑眉飞。

    晚宴过后,风致道长回了自己房间。

    楚天行与凌锋来到了惠风亭。

    晚风清凉,星影稀疏,淡月笼纱,如同模糊不清的漫漫前路。

    “殿下,风致道长语藏机锋,所言耐心寻味,令人难以心安。明日殿下若要只身涉险,还请殿下准许,容我暗中保护。”

    凌锋望向楚天行,目光中既有关心,亦有期许。

    “凌叔,你可曾想过,弄蛊之人,应该不是江湖之士,而是修行者,危险性极高!”

    楚天行望向亭外,四下无声,死寂而迷茫。

    “殿下!天骄远塞行,出鞘宝刀鸣。属下有定远刀在,无悔亦无惧!”

    凌锋言辞恳切,面容坚毅,躬身抱拳,似冷刀在鞘!

    “凌叔,我知道了!”

    楚天行转身扶起了凌锋,心中顿时翻涌起了莫大的感动。

    “天骄远塞行,出鞘宝刀鸣。”是定远军中流传的一首诗,凌锋没有说出后面的两句,却已然表明了自己的心志和态度!

    “定是酬恩日,今朝觉命轻。”酬恩报国之日,肝脑涂地,义无反顾,如此而已!

    何为“今朝觉命轻”?

    大丈夫为了心中需要守护的事物舍身捐躯,把死看得如同回家一样轻易!

    视死如归,既是男人的热血豪情,亦是军人特有的赤胆忠肝!

    -----------------

    华阳城外,北郊平望湖畔,月影清浅,映照在湖面上,粼粼银光,起伏荡漾。

    有一青衣女子,头戴荷笠,倩影绰约,一手持鱼竿,一手抛飞鱼钩,所发劲力十分精巧,不像寻常之人。

    女子于微风中站定,望着远处的湖面,嘴里轻轻哼唱着一段歌谣:

    “风儿轻轻月儿柔,大鱼小鱼咬银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