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问道不知仙 » 第30章 师德高尚

第30章 师德高尚

    镇南王三个字便担得起!镇南王,镇国平夷之王,自己的便宜老爹楚正雄!

    楚天行的脑海中并没有太多关于自己老爹的记忆,只是和大部分楚国人一样,知道他当年以十万兵马,战胜了南疆蛮夷岛国二十五万侵略军,听来只是以少胜多的一场国战,却承载了太多历史未能书写的厚重!

    当初的南疆蛮夷岛国,举全国之力,养铁血之师,仅调动了二十五万侵略军,便在大楚的国土上肆虐横行。硝烟四起,国家动荡,深陷失序之殇。

    大楚先后三次调兵卫国反击,三战三败!士气跌入谷底,国家危在旦夕!

    金殿之上,武官低眉,文官叹惋,无人敢带兵再战!

    当时还只是个副千户的楚正雄,官职从五品,没有上朝进谏的资格,只得跪在紫宸殿门外,展白绫血书,请缨出战!

    那一日,文官武将为了这个不知名的副千户争吵了很久,最后在肃亲王的力挺下,皇帝同意了让楚正雄带兵出征,却只给了他五个月的时间。

    也便是这五个月,赫赫凶名的楚国定远军初露峥嵘,肃军纪,整军容,扬军威,立雄志!浴血奋战,终于将军旗再次插到了大楚南疆的边界上,蛮夷岛国二十五万侵略军退败了!

    那是一段屈辱历史的结束,也是一段强盛篇章的开启!

    那一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赤忠之言,既成就了大楚的浩荡国威,也成就了镇南王的无双威望!

    蛮夷灭,南疆平,大楚兴!

    所以齐思墨才说了那句“镇南王虽不是读书人,但是所做所为,却令我辈读书人钦佩!”。

    此刻的楚天行没有接话,国子监的老祭酒说到了自己的老爹,还整的这般郑重,倘若自己来一句“老先生过奖了!”怕不是找骂,老子的功绩儿子岂能评说?自己仔细听着就行!

    齐思墨回过神来,轻轻咳了一声,开口说道:“陛下命世子来我国子监学习,老生自然欢迎,还请殿下随我去办理入学手续,若有看护人也可一同前去!”

    楚天行便同凌锋一起,跟随老祭酒齐思墨,进了集贤门,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来到了崇文阁,这便是办理入学的地方。

    “祭酒大人来了,这位公子是?”

    唐主簿起身见礼,出言问道。

    “这位是镇南王世子,奉旨入国子监学习!”

    齐思墨向他介绍完,转身向楚天行说道,“殿下,这位是唐主簿,专门负责登记学子。”

    楚天行连忙向唐主簿拱手问好。

    “殿下可知,国子监的学制分为一年、三年和九年,根据学子的年龄和就学情况安排不同的学制,从而分堂授课。殿下尚且年少,不如便学九年制吧。”

    齐思墨笑眯眯的望着楚天行,缓缓说道。

    “?!”

    “祭酒先生,小子已非稚童,并且学过四书五经,不如就学那一年制的吧!”

    楚天行心中暗道,老祭酒面善心黑啊,竟然想让我在这里学习九年!

    老子九年义务教育都经历过了,怎么可以再被摧残九年!

    老子的青春才几年?

    这是人干的事吗?

    “既然如此,请问世子,何为礼?”

    齐思墨正色问道。

    何为礼?

    楚天行心道,这是要考我呢?

    “守心持正,进退有度,为礼!”

    “何为义?”

    齐思墨继续问道。

    “当仁不让,有所不为,为义!”

    “何为德?”

    “敬天爱人,止于至善,为德!”

    齐思墨抚须而笑:“世子殿下已知其然,未行其事,依我看,一年制不够,三年制刚好!”

    “三年?”

    楚天行一声惊叹,心想自己昨晚翻书寻句,好不容易才准备了几个答案,竟然还搞不定!

    要我学三年!一千多个日夜呢!

    谁要在知识的海洋里无法自拔?

    我只想在生活的土壤里宠柳娇花!

    莫非是皇帝老儿跟这老祭酒打过招呼了?故意整我?

    “请教祭酒先生,如果在学习期间表现良好,有没有提前毕业的可能啊?”

    楚天行不死心问道。

    “这个自然有!殿下大可放心!”

    齐思墨温言说道。

    “好!那就学三年制的!”

    既然可以提前毕业,楚天行便不慌了。

    “殿下,三年的学费、书本费以及监生服费用,共计白银一千两!您看要不一次性缴纳了吧。”

    齐思墨呵呵一笑,眼中闪动着狡黠的光芒。

    “一千两白银?”

    楚天行闻言一惊,你这是开学校还是抢钱啊?

    “殿下可是觉得学费贵了?我国子监乃是学术圣地,每年的教习薪资,学院的修缮,教具书本的采购,以及社团活动的经费,这些都需要不少钱呢。当然还有最主要的,便是对贫困学子的补助!”

    齐思墨细细述说着运营国子监的种种不易,老脸上顿时布满愁容。

    楚天行心道,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难道能不给吗?

    说好的奉旨入学还收钱!

    这真是毽子上的鸡毛——钻进钱眼里了!

    “祭酒先生师德高尚,小子心中十分佩服!”

    钱要交,人要捧,求学之路难重重!

    世子心中不轻松呀,不轻松!

    办理完入学手续,凌锋便回去了。

    楚天行随着齐思墨穿过太学门,迈过琉璃牌坊,来到了东西六堂。

    走过琉璃牌坊的时候,楚天行看到牌坊的正面的额书“圜桥教泽”四字中,似乎有些莫名的气息流转,一闪而逝,细看又觉得平平无奇。

    “殿下,这东西六堂分别是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义堂以及广业堂,是以入监时的考试成绩定高低,成绩差的进正义、崇志、广业三堂,为一年级,学期一年半;成绩中等的入修道、诚心两堂,为二年级,学期也是一年半;学生入学三年,经过考试淘汰,合格的升入率性堂,不合格的继续在原堂学习。”

    “率性堂是国子监的最高年级,学期一年,监生在率性堂学习实行积分制,一般每年大约有8次考试,每次考试成绩优秀的监生积1分,成绩中等的积半分,成绩差的不给分,凡积够8分的监生就可以毕业了。”

    “每堂又有内班、外班之分。内班每堂25名,六堂共150名,都在国子监居住,外班每堂20名,六堂共120名,在外居住,每月赴监上课。”

    “殿下既然在外居住,自然要进外班,我方才考了殿下三题,殿下回答的不错,不如就进修道堂吧!”

    祭酒齐思墨不紧不慢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