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种子博士闯三国 » 第十二章 超级土豆试验田,成立育苗司

第十二章 超级土豆试验田,成立育苗司

    第二天一早,周瑜和许褚便前去阳平关赴任,以免夜长梦多。本来一开始是想把许褚留在郡城的,自己身边如果没虎将,心里难免有点发虚,毕竟自己这身手,在这古代,被称为手无缚鸡之力也不为过。但哪头重哪头轻,张羽辰还是能分清楚的。好在典韦再有几天就可以回来了,现如今只能先让李通随身陪伴左右,临时护自己周全了,小心驶得万年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刘晔虽然贵为右宰相,但目前却没有太多具体事务,去和阎圃叨扰一番熟悉一下情况,就忙着去研究自己喜爱的的战斗机械去了。

    鲁肃作为户部尚书,先去清点库房物资,一一编造在册,然后还要去调拨自己的家财和家族生意来汉中,然后还要协助周瑜去阳平关扩充兵源,鲁肃不仅眼光格局高,商业头脑也是顶级,看来自己是挖到宝了,张羽辰甚是满意。

    众人都已离去,就剩下农学大咖崔衡了。

    崔尚书,接下来就是咱们二人登台表演了。你随我来,我先领你去看看我的神粮苗植,等我把培育技术教与你,你就有的操劳了,接下来两个月之内能否度过难关,就在此一举了。一边说着,张羽辰领着崔衡朝自己的书房走去。

    谢主公如此信任!崔衡亦步亦趋,心里无比激动,试想那个农学人士不想鉴证如此不可思议的神粮呢。

    二人来到书房,一天时间,那盆土豆苗植又长高了大约半尺,长势喜人啊。这就是神粮苗植,三天前,我将种子播下,如今已经将近一尺多高了,相信再有十多日就可以收割果实了。张羽辰给崔衡介绍道。

    接下来,崔尚书你就住在郡守府,我这还有11粒超级土豆种子,今天咱们一并种下,十五天后咱们一并收获。这种神粮是靠根茎繁殖,待果实成熟后,我便教与你培育新苗之法,这几天崔尚书你就先在郡守府后花园开垦一块田地,当做试验田。然后抓紧在你农部衙门找几个可靠之人设置一育苗司,这神粮种苗和培育治法无比重要,必须官方专营,千万不可随意外传,只要有种苗控制在咱们手里,咱们汉中就永远握有巨大优势,民心也必定甘愿归附。

    好!好!十五天就能成熟收割,真是太神奇了!崔衡话音都激动的有点发抖。敢问主公,这种神粮亩产可有多少?虽然已经被震撼到,但崔衡还是要问清楚具体细节,虽然生长周期短已经足够强悍,但如果产量太低,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至少6千斤!张羽辰保守估计说到,要是在2000后,他很自信亩产能达到8000斤,但这是在东汉末年,农耕技术还比较落后,虽然土地有机质要肥沃一些,但抗病虫害等能力要弱的多。所以只能打个八折。

    砰一声!崔衡竟然一屁股倒在地上,纵使是他之前有所心理准备,现在也被惊呆了。6000斤?这是什么概念啊,现在种植的水稻或小麦,亩产才能600斤左右,这还是得风调雨顺,而且一年才能种两季,也就是说一年一亩地也就产1200斤粮食,而这土豆呢,亩产6000斤15天1季,一年即便只种10个月,就可以种植20茬,也就是一亩地每年可以产12万斤粮食,主公真乃神人也。崔衡以为张羽辰之前说增产百倍,多少有点夸张效果,现在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他再一次被震撼到了。

    看到崔衡如此失态,张羽辰也是笑了。土豆从明朝万历年间才传入中国,也是近些年才在中国大量种植,这和中国人自古以来几千年养成的饮食习惯也是息息相关,大家习惯了大米白面,再让他们去改吃土豆,短时间之内确实很难适应。东汉末年就不存在这种严重的饮食习惯问题了。想到这里,张羽辰想着,土豆的吃法稍后也得一并教与崔衡,蒸煮烹炸,这是主流的四种吃法,在美食文化还不盛行的东汉,这这四种吃法已经足够了,再说自己也不是全让百姓顿顿吃土豆。自己之前提到的滴灌技术的推广就是为了解决小麦等农作物种植干旱缺水的问题。

    收拾一下心绪,崔衡也觉得自己太如井底之蛙了,颇有点羞赧之色。其实也不怪崔衡,两千后都足以震惊世界的农业科技成果,放到东汉肯定直接颠覆认知。

    在下不才,门下也有农学弟子几十人,其中知根知底的,忠贞不二的也有四五人,这五人从幼就跟我学习农学,品性纯良,从明天开始就由这五人和我一起负责这育苗司,从这土豆试验田开始培育土豆种苗,后续发掘可信赖有天赋之人,再补充到衙门里面,崔衡也是干劲十足,自信回禀道。这伟大功业,一旦功成,定可名扬天下,流传千古。

    好,那崔尚书,就抓紧行动,开辟试验田,并组建育苗司衙门,待瓜果成熟之时,我就授予你神粮根茎育苗之法。争取一个月之内,土豆就可批量种植,第二个月产量达到十万斤以上。

    属下明白,微臣现在就去部署筹划,定然不辱使命!说完这些,崔衡一躬身,转身远去,看着崔衡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张羽辰非常满意,突然就想起了后世的一句电影台词:看到了没,这个就叫做专业。

    现在整个郡守府又剩下自己一个人了,顿觉空荡荡的,自己的核心班底已经来了6个,还赠送了一个农学大咖崔衡,看似人才云集,仍然还是不够用啊,看来人才最贵这句话任何时代都是不过时的。即便10位核心班底全部到齐,寻访贤才更是重中之重。现如今科技不一定是第一生产力,但人才一定是。自己是不是寻找下机会和刘大耳朵见面讨教一下,他是如何找到这么多人才愿意为其驱使的,张羽辰无聊的开始给自己开起玩笑来。

    后花园隐隐已经听见了锄头和犁地的声音,这崔衡效率真高,试验田已经开始动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