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种子博士闯三国 » 第十七章 贾诩反腐除恶,打老虎拍苍蝇

第十七章 贾诩反腐除恶,打老虎拍苍蝇

    贾诩,能力确实够强,当天下午他就在原来郡守府典狱司的基础上,把刑部衙门的架子搭了一个七七八八。

    贾诩机缘巧合的到来,除了让自己又多了一个顶级智囊之外,更是让张羽辰坚定了反腐除恶的决心。自古以来,上到一国帝王,下到县令小吏,以天下为公者,以民为本者少之又少,更多的是鱼肉欺压百姓,只知道作威作福,搜刮民脂民膏。老百姓对一位清官的渴望可以说是日夜期盼,从宋朝的包拯到明朝的海瑞,再到清朝的于文龙,这一个个清官家喻户晓,人人传颂,其实却是在叙说着古代老百姓的悲惨处境,官官相护,兵匪一家,何其讽刺。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何其滑稽。贪污腐化就是一个王朝衰落的重要因素,贪官恶吏就是一个国家的蛀虫,他们充当着黑恶势力的保护伞。贪官恶吏横行就代表着法纪松散,道德败坏。贪官恶吏存在一天,百姓就每一天好日子,就无公平可言。从张鲁郡守府的巨额私藏财产,就可以断定,汉中贪腐问题也很严重,只是可能比别的战火纷飞之地好一些,但也不容乐观。反腐除恶,打老虎,拍苍蝇,势在必行!

    以前刚意识到这个问题严重性的时候,是时机未到,自己还立足未稳,在汉中寸功未建,不敢大动干戈,另外也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能够以雷霆手段,干好这件事。但现在自己在汉中大权在握,解决了汉中大旱之年即将面临的绝境,又收纳难民,仁义之名遍布整个汉中,反腐倡廉,上顺天意,下顺民心,时机已经成熟。贾诩无疑是可以胜任这项任务的最佳人选,足智多谋,善于揣摩人心,手段上灵活多变,不拘一格。

    李通!李通!张羽辰下了决心,习惯性的呼喊李通。

    主公有何吩咐?李通进来躬身问道。

    通知下去,明日辰时,汉中一众文武官员,除去必须留守人员之外,所有人都到郡守府大堂议事。

    好的,主公,我这就去安排,善于察言观色的李通能敏锐的感觉到又要有大事发生了。

    次日,郡守府大堂,张羽辰端坐高位之上,如今,其实自己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并不是那么重要,第一是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汉中,尤其是军队。第二更多的是现在绝对大部分人都对自己心悦诚服,感恩戴德,尤其在百姓心中,自己永远是神仙下凡,活佛转世。

    面对两张陌生的新面孔?张羽辰直入主题,指着贾诩先开始进行介绍,这一位便是前一阵子声名大噪的毒士,贾诩,如今弃暗投明投奔我汉中,吾现授予其刑部尚书之位。

    刚介绍完,大堂之下,便一阵议论纷纷。有夸赞主公声名远播,仁义著于四海的,但更多的是对贾诩名声的讨论,贾诩瞬时间脸上颇有点尴尬之色。

    不理这些,张羽辰接着指着张辽开始介绍:这位将军乃吕布手下猛将,吕布三姓家奴,频繁倒戈背叛主公,张文远不屑与之为伍,特来汉中投奔。现授予其龙武卫副统领之职,待将来另有重用。

    张辽的名声还是可以的,忠勇之名,有口皆碑。但此时议论声仍没有减弱,这两位人才确实极为难得,但上次汉室宗亲刘晔前来投奔的时候,也没有如此阵仗。这次把汉中上下大小文臣武将基本都召回来,也太给他俩面子了吧。难道这两人还有什么特别身份,还是要有什么事情要宣布?

    看到众人还在议论纷纷,张羽辰拍拍手,示意大家肃静。

    可能大家觉得这二人来投奔,实在用不着如此兴师动众。但接下来新任刑部尚书的工作还需要在场的每个人配合,我头顶上的“造福万民”四个字,从我第一天走进这大堂,我就让所有人时刻谨记于心。但自从我再张鲁私库里找到有40余万的银两,我才发觉这原先的汉中之主是十足的伪君子,喝百姓之血,权利自肥。这四十余万两白银,我一分未动,全部充入汉中府库,救济百姓,招募军士,以保卫我汉中。张羽辰越说越是愤慨,对于这些贪赃枉法之人他是深恶痛绝。

    张鲁尚且如此,手下之人又有多少能克己奉公,勤政为民?这几日来,我微服私访,百姓对一些官吏更是民怨沸腾。今日请众人到此,便是通知各位,全汉中文武群臣,必须无条件配合刑部尚书贾文和,倒查二十年,凡是贪赃枉法,中饱私囊,欺压百姓,尸位素餐者,无论官职有多高,权利有多大,上到宰相,下到库房文书小吏,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证据确凿者,一律严惩。

    张羽辰说完,在高台之上打量众生相,其中有钦佩者,有击鼓相庆者有恐慌不定者,有忧虑长吁短叹者。

    连我这个车骑将军也要查吗?不如直接把我撤掉算了。主公入主汉中以来,我等旧臣,谁不唯主公马首是瞻,尽力辅佐。如今却要算旧账,难道有新人来投奔,就要卸磨杀驴吗?突然有人喝到。大家心想谁这么大胆,敢这么和主公大声说话。定睛一看,原来是车骑将军杨柏。

    顿时间,又有部分人骚动起来,这杨柏说的也有点道理,尤其获得了那帮恐慌不定者的支持。

    张羽辰看了一眼贾诩,贾诩会意,拿出几张纸,开始朗读起来:

    十五年前,杨柏土匪出身,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曾屠杀西城县黄庄一百十一三口。

    十二年前,杨柏投奔张鲁,靠烧杀抢掠得来的钱财五万两,贿赂张鲁获得骠骑将军职位。

    十年前,杨柏,抢占南郑大户孙家祖宅,强奸孙家大小姐,逼死一家一十三口。

    七年前,你借扩军之机,私自挪用制造兵器之费用三万余两。

    五年前,你克扣军饷,倒卖军粮,获利四万余两,有军士举报上奏,你直接派人打死,坑害士兵一百余人。

    这些年来,你无恶不作,利用自己的权利,留下这一笔笔血债。你说这种种罪恶,不算旧账,枉死冤死之人灵魂如何安息?这每一笔血债,都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俱在。

    本来打算给你留点颜面,给你一个体面的死法,你还敢在这大堂之上顶撞主公,来人啊,给我拖出去,斩立决!

    随着贾诩一声令下,龙武卫上前就要拿住这杨柏。

    好啊,你们这是处心积虑要我死啊,要杀我谈何容易,要死我也要拉个垫背的。主公,得罪了!说时迟,那时快,杨柏飞身手持宝剑冲向张羽辰。他知道这主公,没有武艺傍身,这一击必中,没准今天还能一丝机会逃出生天。

    见,杨柏朝自己冲来,张羽辰不慌不忙,今日之事,他早已有算计,要彻查贪官污吏,敢在大堂之上就反目的,也就之前的军界第一人,杨柏,之前削去他的军权,他就多有微词,如今要要他的命,他怎么会坐以待毙。所以很早之前,就让李通搜集了一些证据,昨天西屋下午一并交给贾诩。而自己身后,典韦从一开始就藏在左右,以护自己周全。

    电光火石间,只见一彪形大汉从斜侧里杀出,一把长戟,从天而降,势大力沉,朝那杨柏砸去,杨柏大吃一惊,连忙用剑格挡,只听哐啷一声,杨柏手中宝剑,直接被砍断,顺带着一整条胳膊被砸的血肉模糊,张柏疼的满地打滚,痛苦哀嚎,一时间鲜血淋漓。

    来人就地给我斩了!贾诩继续招呼龙武卫上前,不一会儿,杨柏就一命呜呼了。看着身首异处的杨柏,贾诩对这主公也是深深折服,谋划万全,毫无纰漏,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心中暗想,遇此明主,日后一定好心辅佐,从一而终,绝不后悔。

    这一幕发生的很快,也很突然,场面也很震撼,众人一时间都没回过神来。又待片刻,有些人竟然瘫软在地上,痛苦流涕起来。

    把这些痛苦之人给我拉出去,严加拷问!贾诩可不管这些。今天自己这官威必须树出去。从现在开始,凡贪赃枉法,自己主动认罪,我这还可以网开一面,拒不交代者,必定严惩不贷。贾诩义正言辞,不怒自威。

    我希望诸位都明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只要你勤政为民,我自当重用,不是罪大恶极者,也可以改过自新,继续为民效力。贾尚书,自行把握尺度,有不决者再来问我。

    微臣遵命。贾诩连忙回答,一瞬间又听懂了张羽辰话语中的点播。

    反腐除恶,确实最重要的是可以为民除害,造福于民。

    众人开始退去,有的欢欣鼓舞,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有的战战兢兢,仿佛世界末日。贾诩没有多做停留,抓紧办差去了。

    周瑜,赵云,许褚诸人,许久不见,甚是想念,张羽辰连忙揽入后堂,君臣之间,把酒言欢,甚是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