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种子博士闯三国 » 第三十五章 大军压境 何以退敌?

第三十五章 大军压境 何以退敌?

    四路大军,五方诸侯,55大军,已行将到达各边界隘口,大战一触即发!勤王讨逆诏书早已快马加鞭,分发各路归属长安朝廷的诸侯,但收效甚微,除了马腾韩遂和张扬表示愿意出兵1万,入关支援之外,其他诸侯都只表示可在叛逆后方遥相策应,看来这其中的绝大大部分都是墙头草。表面上表示支持,但却只按兵不动,看形势如何发展。如果你朝廷打赢了,我可以锦上添花,但如果朝廷打输了,我也可以落井下石,上去也撕下一块肉。

    中兴元年六月初十,未央宫后殿之内,汉献帝刘协,汉中王张羽辰和一众内阁高参都聚集于此,另外张辽,赵云,许褚,典韦等核心将领也在此,共赏退敌之策,这算是一次内阁扩大会议。

    众位卿家,如今大军压境,何以退敌?汉献帝刘协,毕竟还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心中颇有些着急。这好不容易打开了一点局面,天下可以稳步缓缓图之,但如今五路大诸侯共同来讨伐,这成果不会瞬间灰飞烟灭吧。

    陛下,莫慌,陛下难道忘了,我以数万兵力,一日攻克长安的事情了?如今这五路诸侯虽然有55万大军,但我方实力也不弱。敌方虽然也看似非常团结,但毕竟不是一家,而且是兵分几路,指挥上协同肯定会出问题,这都是咱们的优势。依我看来,只要做详细筹谋,这四路大军,不必在意。张羽辰成竹在胸,四平八稳说道。

    哦,难道汉中王心中早有退敌之策?汉献帝刘协明显期望满满。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句俗话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

    陛下,退敌又有何难?即便我方不做任何筹谋,只需调兵遣将,这四路大军再任何一个方向上并没有绝对的碾压性优势,要侵我边境,又谈何容易。我只是在想,如何利用此次表面上的危机,运筹帷幄,借机强大自身,抢占地盘,这也是咱们此次内阁讨论的关键所在。说着这些,张羽辰看向众人,意思是说,你们表现的机会到了。

    军事中郎将庞统率先拱手说到:殿下所言极是,这五路大军不足为虑,我朝廷兵精粮足,以逸待劳,可占天时,关隘城高墙厚,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又占地利,民心归附,上下同心,还占人和。天时地利人和俱得,岂能不胜?

    那依庞军师之见?我方又待如何破局呢?刘协明显轻松很多,紧接着问到。

    陛下,依微臣之见,就如殿下刚才所言,敌方看似来势汹汹,但在任何一个方向上都没有绝对碾压的优势,兵力分散乃兵家大忌。如今此情形,我方应该在三个方向上方凭借关隘死守,在另外一个方向上聚集绝对优势兵力重创敌军,长驱直入,抢占地盘,使其五方联盟军心大乱,首尾不能相顾,如此这般,乃上上之策。

    这是围魏救赵啊,军师此计甚妙,如若敌方其他方向不来支援,便可趁机灭掉一方,如若敌方联军前来支援,咱们便中途埋伏打一场伏击战。张羽辰对着庞统赞赏道。这庞统当时跟着刘备要不是早早身死落凤坡,其成就也未可知啊。

    军师神机妙算,亮十分佩服,此计确实可行,但我们接下来需要考虑一下,死守那三个方向,又要主攻那个方向呢?还有就是就是一旦其余三路人马孤注一掷,不去救援而是倾尽全力,攻打我关隘,直逼我长安,咱们应派何人守关,又该驻守多少兵马防御呢?诸葛亮不仅深知天下大势,而且做事极为严谨,所有的风险都会考虑到,力求万无一失。

    卧龙凤雏,在军事上一善稳妥,一善奇谋,二人的合作本可亲密无间,奈何当初刘备也没处理好二人之间的关系,另庞统心中多有嫌隙,以至于在益州之时,丧失冷静,急功近利,命丧落凤坡,英年早逝。

    庞军师和诸葛尚书两位爱卿,分析的很到位,朕听之,豁然开朗,接下来咱们就商讨一下,攻哪一方?守那三方?众位爱卿可以畅所欲言!刘协开始在内阁会议中扮演更多的角色,张羽辰有意为之,刘协必须尽快的成长起来,可以独当一面才行。

    依臣之间,应主攻益州刘璋,首先刘璋实力最弱,而且我汉中剑门关占尽地利,如果主攻益州,大军可单刀直入,直取成都,鲁肃还是坚持自己当初的初来汉中时策略。

    不可,不可,贾诩连忙反对道!若攻益州,地处偏远,道路不通,其余三路诸侯必不会前去救援,相反,他们会倾尽全力攻克边关,这样的话,即便益州拿下,我们损失也会很惨重,这不是上上之选。要我看来,应主攻兖州曹操,在兖州有刘备,陶谦,吕布,袁术四路诸侯,遥相呼应,定可全歼曹操,兖州一战可定。

    文和,想的太理想了吧,刘晔笑着说,素闻曹操手下强将如云,武有夏侯惇,曹仁,乐进等良将,文有郭嘉,荀攸,戏志才冯谋臣,想要轻易扫灭,岂非易事,想要找周边诸侯,联合行动,先不要说,他们从不从命,即便他们从命,谁统一指挥,能否做到令行禁止?打下来的地盘怎么分?需要考虑的的问题太多,不确定因素太多,我不赞同主攻兖州。反而我觉得主攻荆州刘表乃上上之选。荆州刘表乃本次五路联盟的领袖,并冒天下之大不韪自称楚王,若击破之,敌军军心必乱,也可更好执行我方围魏救赵之方针。

    主攻荆州刘表,刘宰相,不是开玩笑吧,这四路大军之中,荆州刘表大军有25万之巨,咱们又如何集中优势兵力,一战而胜呢?贾诩反问道。

    文和难道不知兵贵神速,孙刘两方联军是25万不假,但目前刘表大军将至南阳,而孙策部队才刚到江夏,二者合兵一处,至少也得10天,对我军而言,10天已足矣。况且孙刘之间多有间隙,如果刘表遇袭大败,你猜有着杀父之仇的孙策是会拔刀相助还是落井下石?

    周瑜也点头补充道:刘宰相言之有理,我世居江东,孙策人称江东小霸王,虽有雄才伟略,但也睚眦必报。孙策对刘表恨之入骨,此次孙刘达成联盟,实乃生死存亡之际,无奈之举,如能先行击溃刘表大军,孙策必定不会全力救援,即便迫于压力,也会缓缓而行,这对于我们创造伏击战机极为有利。

    周瑜赞同刘晔的意见,同时徐庶等人也是深表赞同,就连一开始主张主攻益州的鲁肃也是连忙点头。

    局面已经很清晰了,那就是应该主攻荆州刘表,趁刘表和孙策未合兵一处之前,兵贵神速,一举重创刘表大军,抢占先机,然后再寻找战机,伏击援军,或者抢占地盘。张羽辰一开始也是对主攻那个方向犹豫不决,但众位高参细细分析之下,取荆州乃上上之选,之前南阳郡虽然已经归顺,但南阳实际控制权并不在自己手里,荆州若取,南阳这天下第一大郡也自然而然也就能收入囊中。

    庞统你与上将军张辽率领关中军团第一军三万人马,镇守虎牢关,势必抵抗曹操大军一个月。

    刘晔你与车骑将军许褚率领御林军三万人马,并张扬部一万人马,镇守函谷关,一定要挡住袁绍的攻势。

    贾诩你与骠骑将军杨任率领汉中军团第一军三万人马,镇守剑门关,阻拦刘璋攻势。

    马良,你即刻召集水利工程司六万预备役部队,即日起进入战备状态,部队由徐庶,和车骑将军庞德共同指挥并西凉铁骑一万人,共七万人马,守备朝廷全境,并作为战略预备部四面驰援。

    兵贵神速,打闪电战哪能少了我,周瑜,诸葛亮,赵云,典韦,马超随我一起率领汉中军团第二军,第三军,第四军,关中军团第二军,第三军,第四军,龙武卫,天山龙骑,共19万三千人马,征讨荆州刘表。

    户部尚书鲁肃,即日起马上调集粮草银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役期间,务必保证好所有物资供应。

    礼部尚书,这期间,你负责联系外围诸侯,能出人出人,出不了人的出银子,出马匹粮草,能压榨多少算多少,账一定要记清楚。

    属下遵命!众人都躬身应命!

    知人善任,调兵遣将,一直是张羽辰的长处,张羽辰这一番命令一气呵成,井井有条,天衣无缝。

    额,汉中王,你亲自去,会不会有危险啊,不如和朕一起坐镇宫中,静候凯旋,汉献帝刘协关怀道。说实话,刘协内心是真的不想张羽辰以身犯险。

    陛下尽管放心,此次绝对万无一失,陛下这次单独坐镇京师也是一次历练的好机会,若有何不绝之事,可快马通知我。这次有了刘协这个大汉天子,自己以后就更不用瞻前顾后了。目前的刘协也许打江山不是一把好手,但守江山却已经绰绰有余了。

    好吧,汉中王那你就加倍小心,莫要以身犯险,朕在这宫中静候佳音。见张羽辰一再坚持,刘协也不好说什么。

    诸位臣工,十万火急,现在就马上回去着手准备,调兵遣将,两日后辰时,各防御部队务必到位,进攻军团准时开拔!

    是!众人急匆匆散去。

    劳累了一上午,张羽辰脑子晕晕的,他终于明白打仗有多耗费脑力,有多辛苦了。他现在只想拉着刘协去喝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