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种子博士闯三国 » 第四十六章 讨曹联军 袁术心怀鬼胎

第四十六章 讨曹联军 袁术心怀鬼胎

    会议开完,众臣皆跟随汉献帝刘协返回长安,要么就就到各自治所赴任,只有张羽辰和周瑜前往襄阳,准备督造战船,建立水军。

    贾诩回到长安之后,则带领赵云,庞德,统帅两个军共六万兵马,前往徐州治所下邳,此时袁术陶谦各五万兵马,吕布两万兵马,刘备万余人,共联军13万人此时正驻扎下邳与曹操二十万大军相互对峙,处于下风。此时最急的当属陶谦,现在已经打到自己地盘了,此战若败,自己将居无定所,只能投奔他人,仰人鼻息。其次着急的还有吕布和刘备,如今已经寄人篱下,如果再败,恐再无翻身的机会。这四人中袁术要淡定许多,自己背后还有整个豫州,而且人口众多,物产丰饶,如果此战败了,也可收容这三路诸侯,强大自身。所以目前这四人心境完全不同,虽称联军,却是各怀心思,并无同仇敌忾之意,很多时候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就是因为如此,贾诩临行前,张羽辰才特意嘱咐,最好先吃掉袁术。因为此人贪得无厌,必遭得其他三方人所唾弃。

    信使早已将贾诩率大军即将前来救援的消息传到徐州,陶刘吕三人大喜过望,朝廷的实力在那里摆着,前几日刚刚大破孙刘联军,天下皆为震动。袁术闻言则是颇为郁闷,本想着朝廷也会坐山观虎斗,等和曹操斗得两败俱伤,难舍难分的时候再派来援军,到那时其他三方势力都消耗的差不多了,收编他们那是顺理成章。

    贾诩赵云率六万大军,来到下邳城外,联军四人早已经出门迎接,只见朝廷大军,军容齐整,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真乃虎狼之师,难怪能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参见贾尚书,赵将军,四人齐齐躬身行礼。只见贾诩和赵云连马都没下,只是简单拱手还礼。自己作为朝廷上差,前来救援,架子肯定是要摆一摆了,无规矩不成方圆,太随和了反而不好做事。

    进城!赵云大手一挥,六万大军齐刷刷依序而动。赵云,贾诩带头策马直奔城内而去,好不嚣张跋扈。赵云虽然有些不自在,但只能按照贾诩交代的办,毕竟这次出兵是由贾诩全权负责,而单纯对于贾诩的智谋,赵云也是十分佩服的。

    贾诩赵云策马扬鞭,直奔陶谦州牧府,庞德则负责安置大军驻扎。

    等二人进入州牧府,又大约过了半刻钟,四位诸侯来进入府中相见,有了刚才那一出,就连一贯趾高气扬的袁术也是规规矩矩,丝毫不敢造次,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人家乃朝廷御封的刑部尚书、上将军,真正的嫡系大佬!地位本就崇高,又带来六万精兵,就凭自己那点家底,腰杆子还真很难硬起来!

    贾诩当仁不让,和赵云分端坐大堂左右首位,陶谦这个地主的面子,那是丝毫不顾及。

    诸位,闻曹贼围困我大汉徐州,徐州告急,皇恩浩荡,特命我和赵云上将军率朝廷大军前来相救。从即日起,我五方合并一处,共讨讨贼,光复失地。奉大汉天子汉献帝之命,由赵将军任联军最高统帅,统一调兵遣将,由我担任联军军士,运筹帷幄,指挥作战,四位担任副将,做好兵士调度,汝等可曾明白?贾诩义正言辞说道,开头就称徐州为大汉徐州,一番道理下来,一切顺理成章。

    臣等遵命!陶谦,刘备,吕布都齐声应命。如今之际,只能依靠朝廷才能获得转机,听朝廷命令,理所当然。

    只有袁术立在那里,一声不吭。他颇感大事不妙,自己的一副好算盘现在直接被搅了局。

    哦?袁州牧这是有什么意见吗?贾诩反问道,声音中隐隐带着丝丝寒意。一旁的赵云,眼中则是射出一道杀意,似乎,一言不合就要拔刀相向,结果了袁术,看的袁术是战战兢兢,一瞬间竟有想要逃跑之意。

    额,额,微臣不敢,微臣将以赵将军和贾军师之命马首是瞻。在如此威压之下,袁术如履薄冰,丝毫不敢造次,只能认怂。

    好,既然诸位对皇命没有任何异议,明日辰时,全军在东门外校场集合,点齐兵马,共讨曹贼!

    下官遵命!这次这四个人的回答确实出奇的一致,袁术不想再遭受一次死亡凝视了!

    好,散了吧,诸位快回去准备,养精蓄锐,备足粮草,待诛灭曹贼之时,我再为回朝廷诸位领功请赏!

    谢军师!四人躬身谢恩,各回各家,各自去准备了。

    袁术这边,一路小跑,赶回自己的住处,一路上依旧是殚精竭虑,生怕跑慢一步,小命就堪忧似的。

    回到住处,看到身边守卫的众将士,袁术才宽了一下心。连忙召来自己的左膀右臂,阎象和袁涣共商对策。

    一盘好棋,如今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本来咱们是下棋的,如今我等也都成了棋子,该如何是好啊!袁术现在有点心急如焚。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阎象毫不避讳,直接开门见山。

    走?那不是找死吗?袁术大吃一惊。

    找死?也总比等死强!难道主公没发现,朝廷此举派大军来就是想要消耗双方实力而来,而主公你首当其冲,如果要先吃掉一个人,你是首选,大家都是聪明人,其实没有点破罢了。

    所以与其等死,不如早回豫州,还有一丝生机,如果朝廷胜利,也会损失不小,到那时候咱大不了投靠江东孙策,但如果朝廷被曹操击败或者僵持住,咱们都有机可乘,趁机做大做强!阎象娓娓道来,思路清晰,让袁术恍然大悟。

    阎卿真乃我豫州之栋梁,如当年汉高祖之张子房啊。袁术拍手称赞,心情好转很多,像抓住了一颗救命稻草。

    可如何才能走的脱呢?袁术又犯了难。

    此有何难,明日校场点兵出征,主公可毛遂自荐,充当讨贼先锋,待我军离开下邳,自然如鱼入大海,鸟入深林,回豫州又有何难。袁涣此时也是适时献上妙计。

    好,好,就按照如此去办。待我回归豫州,就广屯粮草,多募兵士,看朝廷又能奈我何,逼急了我就投奔江东孙策。袁术,好大喜功真是名不虚传,这八字还没一撇,他就已经嘚瑟上了。

    阎象和袁涣也是相识一笑,他们对于自己的主公太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