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种子博士闯三国 » 第六十一章 见招拆招 北方二虎相争

第六十一章 见招拆招 北方二虎相争

    曹军中军营帐之内,曹操率领众人正在商量为何出现眼前的变局,按照之前的推演,最多还有两天就可以占领冀州全境。可现如今,一天过去了,中山郡守军确实拼死抵抗,而且援军陆续已经赶来,这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

    依诸位之见,袁绍在幽州是不是已经收到了消息?曹操率先发问。

    虎豹骑,一路封锁消息,敌军应没有人机会冲出去报信,冀州此去右北平郡上千里,路途遥远,如果是普通百姓徒步去通告消息,至少也得半月。荀攸第一时间给出了自己答案,按照常理,袁绍现在肯定得不到任何消息。

    那难道是我军之中出现了投敌之人?给袁绍传递消息?曹操多疑的本性让他不得做这种猜想。

    荀攸身后的戏志才连忙回应:至于消息通过何人而又如何透露而出,如今看来已成定局,事后自会真相大白,主公无需多虑。如今首先需要决定的的是,我军应如何应对呢,是继续强攻中山郡还是另作部署。戏志才平时比较沉默寡言,但每次提出自己的意见,往往都一鸣惊人,所以曹操对他也很是看重。

    哦?那依志才之见,我军应如何应对呢?曹操很相知道戏志才是如何想的。

    启禀主公,在我看来,中山郡守军如此顽强抵抗,肯定是袁绍已经得到了我军突袭冀州的消息,并第一时间派来了援军。袁绍的意图无非是想用中山郡这一郡之地拖住我军进攻的步伐,以求调兵遣将,在他治下尽快的建立起有效的防御。

    所以,我们现在绝不能被这小小的中山郡拖住,中山郡虽然也属冀州,但位置偏北,人烟稀少,并算不上什么繁华之地,且易守难攻,浪费兵力在此,得不偿失。我军应该直接放弃进攻这中山郡,而是指挥大军直接东进,抢占幽州的渤海郡和涿郡,渤海郡乃北方大郡,人口众多,物产丰饶,若把中山郡比作一块顽石,那渤海郡则为美玉,如今我们岂能舍美玉而夺顽石乎。

    好!好!志才这个比喻很恰当啊。为今之计,就得抓紧去争抢美玉,时不我待啊。曹操连连称赞,深表赞同,在场的一众文武对戏志才的见解也是十分佩服。

    来人!命令大军即刻调转方向,朝东方快速开进,直奔渤海郡治所,曹仁率领五万精兵驻守常山郡,务必坚守,防止袁绍反扑!曹操当机立断,做出具体部署。

    是!众人也都一起躬身退下,不做停留,抓紧各就各位去准备出发了。

    袁绍这边,在沮授、田丰、许攸三人的安排下,所有人也是紧锣密鼓的行动起来。沮授面见公孙瓒之后,以三寸不烂之舌,说以利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允许其可以自领兵权,甚至许诺可以与其共分天下,但必须要听从号令,共同进退。对于这种条件,公孙瓒也是欣然接受,愿意归顺。

    对于沮授来说,做出的承诺无非就是一张大饼,待将来成就大业之时,谁知道猴年马月了,中间又会发生什么变故,谁也说不准。而对于公孙瓒来说,他目前已没有太多实力讲条件,能要求无非就是一个相对平等自由的地位罢了,能够独领一军,已经是很优厚的条件了,至于沮授画的大饼,他也明白并不现实,只是随耳一听。更重要的是,曹操此人行事不择手段,心狠手辣,归附袁绍总比到时候被曹操干掉的强。

    田丰则第一时间派人往渤海郡拍出人马,实时监察曹军动向,自己则马不停蹄统帅两万大军去渤海郡迁移人口,渤海郡乃袁绍的发迹之地,民心归附,迁移人口难度相对要小一些。但此地人口众多,即便如此,一天能迁移的人口也不过数万,田丰只希望曹军能在中山郡多耽误几天,否则,曹军杀到,自己只能这样逃跑。

    许攸负责调兵遣将,他第一时间派出骑兵驰援中山郡,以拖延曹军进攻速度,并马上派人通传并州守军在冀州边境集结待命加强警戒,后续调集重兵部署在中山郡、涿郡一线,以逸待劳,接应渤海郡百姓入境,阻击曹军。

    两天过后,曹军马不停蹄,推进神速,已进入渤海郡内,见到所经之地,都已人去楼空,坚壁清野,曹操更是连忙命令,抛去粮草辎重,不顾一切的要抢时间,抢人口。

    见曹操大军袭来,许攸心中凉了半截,看来中山郡并没有拖住曹操大军。于是他连忙把一万骑兵分为十股,沿途不停袭扰,以阻碍曹军行军速度。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见招拆招,双方你争我赶,互不相让。

    拖延曹军两天后,曹军已距渤海郡治所不足五十里,实在别无他法的许攸只能暂行撤退,这四五天的时间,渤海郡八十万人口,许攸也不过迁移了将近一半。再拖延下去,也许能再迁移数万人口,可一旦被曹军追上纠缠住,可能会更麻烦。

    看到许攸裹挟四十万人口北上,曹操你是急上眉梢,这渤海郡本来是他的囊中之物,如今却生生被抢了一半。曹操大怒,连忙派大军追击。

    又一日后,迁徙大军已距离涿郡越来越近,派来接应的部队顿时就和曹军短兵相接,混战在一起。曹操军多,但涿郡来接应的袁绍军则以逸待劳,体力更占优势。双方旗鼓相当,杀得是一个天昏地暗,难分难解。

    曹操见袁绍援军不断涌来,也知道此事解决也难以再改变,穷追下去于己不利,所以便退回渤海郡据守。

    而许攸带着百姓一路奔波,也没有精力考虑其他,袁绍大军拼杀一场之后也未追击,而是稍作休整,做好后卫工作。

    一时间,双方竟都默契的收兵言和,以中山郡和涿郡一线,楚河汉界,泾渭分明,按兵不动。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北方袁绍,曹操这两只猛虎,此战彻底撕破了脸,不死不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