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种子博士闯三国 » 第六十五章 张松见孟获,洽谈合作

第六十五章 张松见孟获,洽谈合作

    张松,看似是临危受命,为君解忧。但他内心之中对于文死谏,武死战,这古来的气节,却是嗤之以鼻。与孟获与虎谋皮,又如何,孟获如果有本事吞并了益州,那说明孟获能力超群,他也需要人才吧,自己此行若和谈成功,本就先行一步和孟获搭上了线,近水楼台先得月,日后必被重用。即便双方联军最终都被朝廷击败了那又如何呢,只不过换个主子罢了,而且是实力更雄厚,才能更卓越的主子。

    识时务者为俊杰,良臣择主而事,而刘璋,在张松眼里,根本就是一个败家子,根本不值得他这种人才辅佐,所以他把自己的投机主义当做乱世生存之王道,谁强,我就跟随谁,自己又何苦去一味死忠,去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舍生取义?去特么的。

    张松也不耽搁,即刻出发,此事若成,他大功一件,此事若失败,他也有恃无恐。他日夜兼程,三日便到达南中建宁郡,见到了蛮族首领孟获。

    只见那孟获,身高九尺有余,身材魁梧,孔武有力,面目却不如传闻之中那么丑陋狰狞,却是五官极为端正,风度翩翩。看来军中传闻,大多都不可信,为了在气势上全面打压敌人,肯定会极尽抹黑之能事。

    益州别驾张松,拜见南蛮部落首领。张松微微躬身道,他深知首次见面,万万不能弱了威风,否则接下来就不好谈事情了。

    嗯?见到本大王,为何不行大礼?孟获怒喝到,想要给张松一个下马威。他早知道张松此来,是所为何事。

    哦,孟将军这是要准备把一桩好事,拒之门外吗?张松故作玄虚道。

    好事?何来好事啊,你难道不是那刘璋派来和谈的吗?我可以很明白的告诉你,除非那刘璋愿意和我平起平坐,否则我绝不会退让一步,就这样一直斗下去,看谁能熬的过谁。

    孟将军此言差矣,难道孟将军的志向只是偏安这南中,做这不毛之地的首领吗?

    以我看来,孟将军胸怀大志,早晚可以成就大事,只是未逢其时,未遇贤才而已,倘若时机一到,孟将军之成就也未可知啊。张松慷慨激昂,把孟获捧的高高在上。

    额?时机,是何时机?孟获顿时来了兴趣,连忙追问。能够一统南中各个部落,孟获的能力肯定没的说,要说没有更大的野心,那是假的。只是南中各部落生产技术低下,武器装备更是落后,一时间还没法完全和刘璋分庭抗礼。

    看到孟获来了兴致,张松心里大喜,这和谈最怕的就是鱼儿不上钩,鱼儿对饵料没有食欲,就没有和谈的基础。

    孟将军,雄才大略,一统南中各部落,所向披靡,想要成就大业,目前最缺失的无非就是兵器盔甲这些战略资源罢了,刚才将军所提平起平坐之条件,只不过是虚名而已,对于将军成就大业又有何裨益。如果能和我主一起组成联盟,接受益州的装备和资源,共抗朝廷大军,若成功,可与我主刘璋共分天下,即便失败,将军也借此获利,利用这次获取的战略资源,逐步壮大自身,自保必然无虞。此可进可退,两全其美之机会,将军岂能错过?不得不说,张松这口才了得,巧舌如簧。

    刘璋愿意给我兵器铠甲?不可能吧?孟获已经心动了,但他却感觉难以置信,反问道。

    这有何难?你和我主刘璋本是一家,共守这益州,若外敌来犯,我们本就应该同仇敌忾,并肩作战。如今外有强敌,我主刘璋愿联合贵部,化干戈为玉帛,共守益州。将军何不趁此机会,接收益州汉军的兵器铠甲,并借机学习汉人各种技术工艺,如此这般,将来才能有出头之日啊。如果说张松一开头给孟获画的是大饼,而现在所说的则是实实在在的一袋袋口粮了。

    听完张松这一番陈述,只见,那孟获眼前一亮,微微点头。

    他岂没听出来张松话里的水分,与刘璋和谈并结盟共抗外敌我,自己也有可能被人当枪使,被刘璋吞掉,但他如今却有强大的自信,愿意冒这个风险,因为这种机会,转瞬即逝,如果错过了,无论将来新的益州之主是谁,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梦想,这辈子都没有可能实现了。更何况,自己如果连征服刘璋都信心都没有,又何谈成就不世之功呢。

    好,我南中各部落同意和谈,并与刘璋结盟共抗外地。但我这边有三个条件,你们务必要答应,张别驾,你能做得了主吗?孟获看向张松发问到。

    这个,将军可尽管放心,我此行,大小事宜都可决断,只要能达成和谈联盟,有什么条件,你都可以说出来。张松,面带笑容说。他知道,和谈联盟之事已经八九不离十了,接下来就是关键环节,只要那孟获不提什么无理要求,这事就成了,自己这边就是首功一件。

    那就好,那就好,我这边第一个条件就是,我南中军队要自成体系,不能分开,第二个条件则是,打起仗来,凡事都必须要商量,经过我同意才能下令执行,而最后一个条件就是刘璋要马上给我三万人的兵器铠甲,如果这三个条件可行,咱们马上签字画押,如果不行,咱们就接着斗下去。孟获,一气呵成说完这些话,感觉是赚了极大的便宜。

    张松,略加思索,并没有太过为难,直接开口道:好,那就一言为定,驷马难追,咱们马上签订何谈结盟文书,事不宜迟,我这就带回去给我主复命。

    张松的如此痛快倒是让孟获一时间有点不知所措,他以为还要与张松讨价还价一番的,毕竟三万人马的兵器铠甲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张别驾,竟然如此痛快,不会是骗我吧,孟获还是实在忍不住,急忙问到。

    此才可见我主与将军何谈结盟之诚意啊,如今大军压境,如果再不齐心协力,岂不给敌人可乘之机。张松顺回应。

    看来,这其中并无蹊跷,北方战事之压力极大,这倒是给了我一个创业的大好时机。

    孟获心中大喜,开心说到:好!那咱们就签字画押,你回成都复命,我收拾兵马,挥军北上,与益州兵一道,共守益州。

    不一会儿,张松便书写好了一份和谈结盟文书,内容清晰条理,行文流畅,不得不说,张松此人文采确实过人。

    孟获和张松二人相继签字盖印。

    结盟文书签定完毕,张松问向孟获:不知将军可率多少兵马北上呢?我也好让我主准备足够的粮草。

    孟获脸上颇为自得,傲气回应道:我愿领南中各部落五万精兵,北上会师,近日,南中第二大部落,藤甲部落又前来投奔,更是新编了三万刀枪不入的藤甲军,本次会一起北上,这样我这边的人马一共就是八万人。

    八万,八万,张松喃喃自语。对于藤甲军,他也不知道是何物,自然也就没有太往心里去。

    益州兵十二万在加上南中蛮兵八万,这样就有二十万大军,再加上益州军师以逸待劳,熟知地形地理,益州也未必不能取胜啊,如果如我所愿,击退朝廷大军,再能借刀杀人削弱孟获,那自己这不就是立下了不世之功吗?张松开始有点浮想联翩,想入非非。

    张别驾,你在说什么?孟获见张松有点失态,连忙提醒他。

    额,没什么,没什么。张松如梦初醒,支支吾吾说到。那我就不逗留了,我现在就回成都复命,也望将军能尽快北上会师。

    别驾,请放心,我定会率大军马不停蹄,迎头赶上,咱们在成都见。

    拜别了孟获,张松策马扬鞭,朝成都方向疾驰而去,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感。。

    这两人一个虚与委蛇,一个心怀鬼胎,但即便这般,却是各取所需,这和谈结盟竟然就被谈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