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旁门有路 » 第十九章 别想我啊

第十九章 别想我啊

    下山这一天,我可是准备了很久,也可以说,从上山就盼着下山了。

    所以行李什么的早就收拾好了,什么MP3、换洗衣物、掌上游戏机、洗漱用品一应俱全,然后再管师父要点钱,坐个飞机,回家看我妈,现在有了额外的起运符,能回家住一段时间还不怕家里人会倒霉。

    当然了,装着黑龙的那个竹筒,桃木剑,还有这十八年我照的照片,这些是不可能忘的,以防万一遇到什么突发事件,我还咒了二十多个青枣带在身上。

    拿好所有的东西,走到院子里。

    师父果然早早的在这等我了,桌子上还放着一些东西,我也像一个大人一样一脸平静波澜不惊的坐在了师父对面。

    心想:“师父,有什么话,你快说吧,只要你话一说完,你徒弟绝对像一条脱肛的,额,脱缰的野马一样狂奔向山下。”

    这时候的师父真的是一脸的严肃,好像这辈子都没这么严肃过,也没有笑模样,也不去装那个仙风道骨的气质了,也不捋胡须了,就这样直勾勾的看着我说道:“今天,你满十八岁,正是开始下山修行历练的日子,你苦练术法十八载,切记下山以后不可为非作歹,术法不是逞强之用,而是除恶扬善,守正辟邪,不要被花花世界迷了眼,更不要让凡尘俗世染了心。”

    我看了看师父,总是感觉他要憋不住笑的样子,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忍不住,笑出声。

    师父也没管我什么表情,接着说道:“桌上几样东西你带走吧,这是送给你的成年礼物,当然了,你师爷送你的剑,早就给你了,为师可没有私吞。”

    我是太兴奋了,知道桌上有东西,一直都没仔细看,这会儿仔细一看,桌上是一本很厚的线装书,封皮上写着《旁门实纪》四个楷书大字、一大堆穿着红绳的铜钱,还有一把偏红色有些光泽的铜剑。

    这书我知道,从我五岁起,师父就开始写这本书,整整写了十三年,听他说里边记载了各种实践可行的内容,其中包括各种妖魔鬼怪形态及治服方法,各种神仙故事及奇遇,还有各种民间术法、各个教派的术法,什么内丹、外丹、道医、符咒、卜算之法,一应俱全,可以算得上是一本百科大全了。

    这红绳和铜钱我也知道,别看是用线穿着的散落的铜钱,但只要施剑咒在上,抖动线绳,散落的铜钱会立刻变成一把58cm长的铜钱宝剑,可以散着用,可以整着用,多种用途于一身,铜钱一共140枚,每一枚都是真的清朝五帝钱。

    以前就是用这个练功来着,原本想下山去淘一些铜钱,自己弄一把,没想到师父已经给我准备好了,而那把剑我就不知道是什么剑了。

    师父也是看到了我对这剑的疑惑,于是便对我说:“铜钱剑跟那书,我就不多说了,而这把剑,叫昆吾。”

    “历史上也有昆吾剑,是在周穆王伐昆戎时期,昆戎献上的就是昆吾剑。但昆吾剑指的不是某一把剑,而是用这昆吾山上的红铜而锻造的剑,即称昆吾剑。”

    《山海经·卷五·中山经》中记载:“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名曰蠪蚳,食之不眯。”

    而《拾遗记》中也记载:“昆吾山,其下多赤金,色如火。昔黄帝伐蚩尤,陈兵於此地,掘深百丈,犹未及泉,惟见火光如星。地中多丹,炼石为铜,铜色青而利。泉色赤。山草木皆劲利,土亦刚而精。”

    历史当中的昆吾山就在今天的HEN省嵩县境内,具体来讲就在陆浑水库一带。

    但由于不断的过分开采到了春秋时期,昆吾山就消失了,而是变成了陆浑之水与伊水汇合到一起,北上流入伊洛河。所以也有诗云:“陆浑不墨千秋画,伊水无弦万古琴。”

    相传在黄帝时期,北方大荒中,有一座大山,拔地而起,高与天齐,名曰“成都载天”。

    这仙境般的大山上,居住着大神后土传下来的子孙,叫夸父族。也可以说夸父,不是一个单独的人,而是古代时期的一个巨人族,这个民族特别正义,喜欢替人打抱不平。

    所以当蚩尤被黄帝打败的时候,就派人来找夸父族求援。

    蚩尤族利用了夸父族的正义和善良,而夸父族也秉承着弱者为善的理念,所以蚩尤族得到了夸父族的帮助,跟黄帝作战时就也势均力敌了。

    这时候黄帝就派人上泰山去找神仙帮忙,这时候玄女就教给了黄帝兵法。

    又有人给黄帝送来了昆吾山的红铜,用来造剑,这剑质地坚硬,可断金切玉,削铁如泥。

    有了这样的利器,所以在涿鹿大战中,黄帝击败了蚩尤。

    当然了,这场战役的胜利,有多方面因素,这里我们单说这昆吾剑。

    而这把昆吾剑就是早期红铜还没有没开采殆尽,遗留下来的,保存至今,又专门找能工巧匠按照我师父的要求打造的。

    我看着这所谓的昆吾剑,根本没有剑刃,这明明就是一个钝器嘛,就问师父:“这剑,也没有开刃,也没用啊!”

    师父狡黠的看了我一眼,刚才白夸他了,又是一脸猥琐和不着调的样子对我说:“把剑拔出来,看看!”

    我拿起这把剑,真的很沉,握着这剑身向外一拔,居然纹丝不动,于是我就运起了神牛仙骨,周身淡淡彩光显现,手上的力量暴增,这样用力一拔,还真的就拔出来了。

    跟外面一样的颜色,有剑刃的一把红铜剑出现在我眼前,原来外面这个就是个掩人耳目的剑鞘啊。

    我又把剑放到剑鞘当中,发现剑鞘与剑严丝合缝,一点都看不出来痕迹。

    这个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这种工艺叫零公差,不属于现在这个年代!

    师父看着我喜爱的神情把玩着这把剑又递给我一个硬壳塑封好的纸版:“这个带着,工艺品鉴定证书,有这个能过安检。”

    我一脸不解的问师父:“有这个证书就能过安检了?”

    师父又故作高深的淡淡笑着对我说:“没有证书,那叫管制刀具,有证书,那叫工艺品,再说了,没有开刃,没有你那神牛仙骨,一般人,拔不出来。”

    可是我看看我行李上那把桃木剑,又看看这把笨重的昆吾剑,这两把剑这么大,我怎么拿啊?

    师父看着我的表情,好像一切尽在掌握的状态,直接从桌子下拉出一个黑箱子。

    这黑箱子,长一米四左右,宽也就二十多厘米吧,我转头愣愣的看着师父。

    师父眼神一挑,然后睁开一只眼,闭上一只眼,阴阳怪气的对我说:“装着吧!”

    我弯腰打开盒子,中间是一块海绵,从左边打开是桃木剑大小的轮廓,从右边打开是昆吾剑大小的轮廓,我把两把剑分别放进去,装好,扣上了箱子的锁。

    我刚想起身要走,看见师伯从院子外进来了。

    “小孩子长大了,要走了,这经书,你带着,闲下来,看一看。”师伯还是一脸慈祥的对我说话,递过来一本《地藏菩萨本愿经》。

    我站直了身体,看着面前这两位老人,他们都老了,我刚见到他们的时候他们才五十多岁,如今都已经七十岁了,我还在这个时间下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破除自己身上这些诅咒,让黑龙成为“鬼仙”,再回来这个院子啊?

    本来想好的,在心里跟自己说了无数遍,别弄的太伤感,嘻嘻哈哈的走就行了,再顺便气气师父,谁让他总是那么不着调,可是这个时候,看着双鬓头顶都有了白发的两位老人,我实在是忍不住自己的情绪。

    我松开双手的行李,对着两位老人跪下了,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

    我抬起头看着师父师伯,两人也都是红了双眼,师父对我说:“赶紧滚吧,别整这一套。”

    师伯则双手合十念了一句佛号:“阿弥陀佛。”

    不行了,我也要绷不住了,看来不会哭也是有好处的,要不然这个气氛下,我早就泪奔了!

    我转过身,背对着两位老人,带上原本在脖子上挎着的耳麦,拿出裤兜里的MP3,调到《踏青采茶》这首歌,按下了播放键。

    “烟花呀,二月,去踏青,哎哎呦,风光哎,无限哎,少年心哎哎呦,哎哎呦~”

    “烟花二月去踏青哎,风光无限少年心哎,似水流年等闲过哎,如花美眷何处寻哎~”

    1993年一位五十多岁的老道士,留下了一首诗“笑而坠地来人间,妖魔精怪绕身边。命中六亲无可靠,终身膝下孝难全。成人出世养天年,报效父母恩无边。一世奇缘皆显现,只为红尘不为仙。”

    从一个小乡村带走了一个身在襁褓中的男孩儿,把男孩儿带到了终南山上。

    如今十八年过去,男孩儿长大成人,而老道士也已经七十岁了,十八年的养育之恩,今天,男孩儿就要独自下山,离开这座养育他十八年的大山——终南!

    气氛都烘托到这了我朗声念道:

    “黄叶兮兮落,红尘袅袅烟。

    俗世胸中过,心留山水间。

    不见福与祸,阴阳道在前。

    天地随心卧,人间做神仙。

    师父,师伯,好好照顾自己,等孩子回来,给你们养老,别想我啊!”

    “烟花二月去踏青,风光无限少年心,似水流年等闲过,如花美眷何处寻,哎哎呦,哎哎呦,哎哎呦,哎哎呦,哎哎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