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凡临仙渊 » 第三章 初识修仙

第三章 初识修仙

    根据自己狩猎的经验,江原很快发现了一头野猪的踪迹,在蓝色晶石的帮助下,很快就击杀了野猪,将其带回山洞,在附近拾捡了一些干柴,升起火后,便烤起肉来。

    江原砍下一段树木,将中心挖空做成杯子,装取清水,然后将烤肉在口中嚼碎,取出后喂入英俊修士的口中,再用清水助其下咽。

    间隔一段时间,待其消化后,再喂一点,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英俊修士脸色逐渐红润,褪去苍白后,便停下喂食。

    照顾好伤员后,江原开始大口吞咽剩下的烤肉,洞外透入的一丝月光与干柴燃起的火光在江原的脸上交相辉映,这片刻的宁静让其大脑开始放空,享受着这美味的食物。

    当他咀嚼着食物时,突然想起今天缴获的包裹,其中的灵石和金银用处自是不用多说,只是这两枚玉简是江原从没见过的,不知是何用途。

    江原将其中一枚握在手中,只觉一丝冰凉,并没有发现其他特别之处。

    江原猜想这是修仙者的物品应该用修仙者方式使用,便琢磨起自己气感所感知的那些光点和路径,其中最特别的就属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光点,其中有白色气体在外围盘旋。

    江原尝试控制这白色气体,随后大光点中的一丝气体便随着江原的意念在路径中移动,江原便引着气体在光点路径中穿梭,最终从手掌处的一个光点而出。

    白色气体因在出光点时的方向已被控制朝着玉简而去,此时虽无法控制,但其行动路径不变,白色气体恰巧接触到玉简上纹路。

    只见纹路亮起微弱的光芒,但是随着这一丝白色气体消散,纹路又暗淡了下去。

    江原见状便再次控制白色气体持续不断地输出到玉简的纹路上,当整个纹路全部亮起,整个玉简在气感的感知下变成了一片折叠的空间,仿佛一张张纸片,其上印有大量文字。

    江原自小在村中识字的老先生处学习过认字,所以认得这玉简中记录的信息,大致查看,发现这是一本书籍,只见开头处写有玉简所载书籍的名字《初级法典》。

    简介中记载该法典主要记录一些修士常用的低阶法术,有常用的攻击,防御法术,也有一些辅助法术。

    上面记载的法术虽不算多,但是基本覆盖了方方面面,足够初入修仙界的修士日常之用。

    看到后面,江原还发现法典中还有一些篇章是描述修仙界的一些常识,以及修士修行的大致路径,算是作为学习法术的前置知识。

    这些篇章正解了江原的燃眉之急,他这几天经历的奇异景象使他困惑不已,此时正如大旱逢甘霖,立刻开始仔细阅读。

    凡人与修士的关键区别就在于能否感知灵气。人天生五感触味嗅听视以感知世界,然而少数人带有第六感——气感。

    拥有气感的人便可以感知世界的另一个层面,一个不同于视觉直观的层面。

    在气感的感知下,天地间流动着白色的气体,修士称之为灵气。

    而气感下的肉体是一番不同景象,一个个光点称为窍穴,连接光点的路径称为经脉,而修士用于蕴藏灵气的大光点称为气海。

    灵气在周身运转时通过经脉运转,而灵气与外界进行沟通则是通过窍穴,灵气则是存于气海之中。

    经脉,窍穴,气海这三者相互联系构成了身体的灵气层面,称之为灵体。与肉体不同,肉体是五感所感知到的身体,而灵体则是由气感所感知到的身体。

    修士的气感是需要激活的,而气感有强弱之分,一般分为无气感,弱气感,强气感,先天气感四个等阶。无气感便是凡人,无法通过导引进行激活。

    而先天气感则是无须引导,生来便已经激活。中间两个等阶便是可以通过导引进行激活,只是简单与困难之分。

    江原看到此处,发觉一丝奇怪,自己并没有练习过引导之术,而气感也并非先天已有,“难道这蓝色晶石代替了引导之术激活了自己的气感吗?”

    玉简中写到一般修士需要通过练习引导之术,不断感悟天地,从而激发气感,这个过程因气感强弱不一,所需时间也不同,少则一两年,多则数十年。

    一些修士在练习几年后,毫无成效,便认定自己无气感,从而放弃修行。而有一些十分执著的修士,凭借毅力,即便本身气感微弱,依然刻苦修炼十几年,最终激活气感。

    但这些修士往往也难有大成就,因为气感的强弱也意味着修行的天赋。那些先天气感的天才,青年之时已是一方霸主,而弱气感的修士直至寿元耗尽,也无法突破第二境界。

    书中还提到,修士激活气感后,首先感知到的便是识域,其内蕴藏神念,乃是人意识的具象化。感知到识域后,修士便能内视己身,从而更加精准地控制自身的一切,以及探查身体的情况。

    江原停下灵气的输送,关闭了玉简,同时将刚才查阅的信息一一消化,一时间豁然开朗。之前感知到的混沌空间便是识域,而其中的丝状物便是神念。

    唯一不解的便是这蓝色晶体的来源,以及自己的气感是如何激活的。

    不过江原并没有刨根问底的习惯,只是将问题藏在心里,待日后有机会再作探寻。紧接着,江原拿起另一枚玉简开始查阅起来。

    这枚玉简上记录了一篇功法,正是江原击杀的那个凶狠修士所修行的《金霞功》。

    修士修炼功法一方面是为了提升修为,突破境界,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控制灵气。修士在没有修炼功法时,使用灵气时,灵气都需要从气海而出,效率十分低下。

    修炼功法后,可使灵气自气海而出,经由经脉在不同的窍穴中运转,最终回到气海,形成周天运转,从而在使用灵气时,灵气可从不同的窍穴而出,大大提高了效率。

    玉简中记录有一幅功法如何在灵体内运转的示意图,在搭配上文字详解,江原很快便掌握了该功法的要义,于是开始尝试运转功法。

    江原慢慢引导着灵气按照功法指示在经脉中穿行,再经过一个个既定的窍穴,最终回到气海,完成一次周天运转。

    在周天运转的过程中,天地间的灵气也因运转产生的吸力,引入窍穴,加入到周天运转中。

    在不断地运转中,江原感受到气海中灵气的不断增多,但此时灵气只是在气海外围环绕,而气海内部则是混沌一片。

    江原继续阅读功法,得知当前修士激活气感后便踏入炼气期,而炼气期的修炼主要是开辟气海,以存储更多灵气。

    一般将炼气期划分为十层,每一层对应气海往内部扩深一圈,直至气海完全开辟,就到了炼气十层,达到第一境的巅峰。

    此时江原沉浸在周天运转中,气海中的灵气越聚越多,逐渐填满气海中清明的部分。

    江原控制灵气加速运转周天,灵气开始冲击气海内部,最终撕开一个口子,灵气便以这个口子为起点,将气海向内的一圈混沌冲散。江原惊呼,“炼气二层!”。

    江原十分惊奇,他没想到自己第一天修炼便突破了境界,不知道是自己天资过人,还是修仙初期比较容易。

    此时一缕晨曦照在他的脸上,不知不觉间一夜已过。

    江原继续阅读玉简的剩余部分,发现功法还有另一套运行路径。细细阅读后得知,天地间的灵气是在不断流动的,流动的方向是从浓郁流向稀疏。

    自己刚开始涌入气海中的灵气,便是因为气海没有灵气,天地间的灵气浓郁程度高于气海,所以自然涌入。

    而修士一旦开始修炼,气海的灵气浓郁程度势必要超过天地,这时,气海中的灵气会自发逸散,所以需要不断运转功法来抵挡逸散。

    而运转完整功法十分伤神,无法时刻运转。所以功法一般配套有一种简单的运转路径,以达到耗神与阻止灵气逸散两者间的平衡。

    江原将玉简中记录的功法全部看完后,顿感修行不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江原再次投入修炼中,将抵抗逸散的周天运转练习纯熟后,便将玉简等物品收拾起来,打算按既定规划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