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不做魔神了 » 第四十三章 融合成功!讲法坛

第四十三章 融合成功!讲法坛

    只不过此刻的他可没心思想这些,他的精力全部放在了那团晶黄色内气雾团上,

    操纵着它环绕着火之内气海慢慢运行,伺机而动。

    很细微的一缕火之内气躁动起来,竟就暂时脱离了火之内气海的掌控,沿灵脉通路游动起来。

    在拥有两条极品灵脉,内气运行通路极为复杂的徐北身上,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而徐北并没放过如此时机,

    他心神一动,安分守己的晶黄土之内气迅速扩散,竭尽全力包围了那缕离群的火之内气。

    躁动仅仅维持了一瞬,甚至没有引发火之内气海的狂暴。

    那缕火之内气已被层层晶黄内气包裹地严严实实,任它如何挣扎发狂,也无法逃离。

    彻底游离在灵脉中,这缕火之内气失去了“焱神体”的庇佑,也再无法对土之内气实现那霸道的转化,

    只能对内气壁疯狂冲撞着,好似暴徒的无能狂怒。

    “塔克,成不成就看这一番了……给我融合!”

    徐北定了定神,让外层土之内气应付着火之内气的进攻,内里的这些则是慢慢侵吞着那缕火之内气,希冀实现内气交融。

    按理来说,土之内气本身即可包容万物,再说土与火并不相克,融合是有可能发生的。

    但这缕火之内气经过了“焱神体”的加持,常理中的火之内气能否与它相提并论,还很难说……

    “咦,有成效!”

    徐北惊喜地看到,脱离了“焱神体”掌控的火之内气,虽还是强横异常,但效能已经没有原来如此霸道。

    一道道土之内气灌注之下,那缕火之内气也终于无法维持这原先的极高精纯程度,慢慢地泛起了晶黄光泽……

    某一刻,这缕火之内气竟就直接消散在了阵阵晶黄涌浪中,代价便是原先的晶黄雾气团表面,突兀地翻涌了起来几丝细微的火光。

    “成了!”徐北惊喜不已,当即细细查探起来自己这团融合后的内气。

    相比于单纯的土或者火之内气,它所呈现出的样子有些特殊。

    既有大地的厚重,又带着些火焰的灵动,倒是像……

    所谓岩浆一般,粘稠凝滞,散发着可怖温度。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融合后的内气,它可以被我自如催动吗?”

    徐北怀疑地试着运行了一番,结果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同时具有了火与土特性的这股内气,并不会像外表上那般粘滞,在灵脉中的流动速度,反倒是比那单纯的土之内气快上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这股融合内气与那些纯正火之内气接触时,也不会引发它们激烈的反抗,隐隐却有包容之意!

    “总算是找到了一条可行的路!”徐北不顾满身隐痛,继续张嘴不停吐纳着环境中的土之内气。

    融合,只有继续融合,才能聚集起足够的可操纵内气,运行起来《禹经》上的功法……

    徐北也不是没想过直接利用火之内气运行功法,可它们太过暴烈,完全做不到《禹经·杜》中要求的那般沉淀厚积。

    不同属性的功法,对修炼者的内气当然是有要求的。

    本来徐北以为自己选择修炼这门土系功法,浪费掉“焱神体”这一神级灵体,已经走到了绝路,可内气的成功融合又带给了他希望!

    “让我看看,你到底能不能用来修炼这门《禹经》功法吧……”徐北暗暗吸气,吐纳融合内气的同时,也催动着这股珍贵的融合内气缓缓运行至下腹。

    按《禹经·杜》上所讲,修炼开端便是下沉内气,聚集为基。

    所谓筑造地基就是如此。

    融合内气不愧于两种属性相互交融的产物,在徐北有意推动下顺利地汇聚至双足附近,慢慢开始沉积,凝实。

    它们在那位置当然也不是静止不动。

    无法运行大周天,那便在局部灵脉运转,不断充实扩增附近的灵脉通道。

    于是徐北既要融合两种内气,又要推动内气至足部汇聚,又要分出心神让沉淀下来的内气局部运转……

    少年的额头渗出不少细密汗珠,浑身门派衣衫早就湿透。

    这番一心三用,终于让始终自信的徐北感受到重生以来的第一次莫大压力,况且这事关生死,事关修炼前程。

    可他明白,自己非得度过这一关不可。

    因为他是徐北,他是曾经的魔神林西。

    他自命天赋极高,也就要经受常人难以想象的考验。

    “融合内气,我在如此久的重生道路上还没见到过有几人拥有……”

    “极少数拥有融合内气,且把它们修炼至极致的那几人,也无一例外是仙凡两界的奇才,现如今早就名震仙界,实力不在那几个神明代言人之下……”

    “我徐北,论天赋论意志,难道不比他们强上太多?!”

    他此刻深深明悟,今日这番无意中的内气融合,便是自己难得的契机。

    若要成就绝强之路,他就一定要走这条险径!

    少年两眼怒睁,双掌深深插入土层,两脚也不再盘坐,而是为了更好地筑基而下意识扎起马步,两脚因为内气暴烈而深陷入土壤中。

    他所站立的地面几乎化为了液态,隐约之间有熔火涌动,

    这便是随着吐纳从皮肤外溢的少许地火内气所致,足可见这股融合内气的极致温度。

    禹骨门“第十二肋”,脊骨缺口处。

    那缺口从远处看不足为道,近处站着才能感受到此地壮观。

    方圆数十丈的面积,四周上空不可计数的苍白巨骨沉默不言,最为突出的是直迫眼球的那根伟岸脊骨,悬在上面仿佛就要压下。

    这股气势带给弟子们的心理压力,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形容出来的。

    五根粗犷石柱,支撑起这块脊骨中的空缺,然而细心人便能发现,石柱顶端并没有和那脊骨接触,中间还空出了些许距离。

    它们仿佛是道自欺欺人的防线,在那悬在头顶的脊骨落下前,给予下面的修士一点安慰。

    这里便是禹骨门讲法坛的所在。

    知识渊博的长老,时不时会在此地开坛讲法,宣讲些修炼体悟。

    对于入门有些时日的弟子来说,这些可听可不听;

    而对新晋弟子而言,这便是最安全高效的了解修炼界的方法,不可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