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 0036 正是在下

0036 正是在下

    裴元肚子里倒是有点私货。

    他临来前跑去找债主们打听过,南直这边有没有什么来钱的门路。

    那些债主们见裴元要主动搞钱,一个个心头大喜过望。

    而且锦衣卫能有什么搞钱方法?

    说不得就要苦一苦自己的那些同行了。

    至于行内那些见不得人的龌龊,我们懂啊。

    于是,几个在南直有门路的债主把裴元送出来的时候,后槽牙都笑出来了。

    只不过这是裴元压箱底的财路,现在还不到收割的时候。

    程雷响这无本买卖就很让人动心了。

    裴元当即拿定了主意,“先搞一票试试!”

    程雷响怕裴元放不下假扮使节的勾当,拍着胸脯打包票,“大人尽管放心。敢在应天府装神弄鬼的都是白莲教、弥勒教什么的,都是老对头了,他们最怕咱们。真要是在那些小地方,咱们说出镇邪千户所,人家可能还一脸懵呢。”

    三人敲定主意,就寻了一处馆舍住下,由面生的陈头铁出门盯镇抚司的哨。

    果然只是半日工夫,陈头铁就兴冲冲的来回报,发现一户人家求到镇抚司去,他一路跟着寻到一家店铺,又向周围人打听了,主家后台乃是南京工部的一个主事。

    说是那家店铺每夜有悲切声不绝于耳,那主事不信邪,领了十几个壮丁趁夜闯了进去。

    结果从沿街的小楼到后院,找了一夜,一无所获,带去的壮丁却莫名其妙少了好几个。

    后来那些壮丁的家眷们闹将起来,主事还赔了不少银子。

    现在一间两层楼的店铺,外带后院仓库就闲在那里。

    程雷响听了问道,“那铺子是做什么生意的?”

    陈头铁道,“看招牌,卖的是西北两口的皮货。”

    这下裴元也跟着眼前一亮,“哟,还是个肥羊。”

    西北两口指的是张家口和古北口,这两处地方是大明交易茶马的地方。从两口运皮货到应天府,可以获得数倍的高额利润。

    程雷响一副懂行的样子,“要是没大油水捞,也不会被人盯上。”

    裴元想到此事前有江湖人做局,后有千户所等着接私活,不由按捺不住了,“咱们早些去吧,要是迟了,被澹台芳土的人堵个正着,可就不好说话了。”

    程雷响原先是在自己的地盘窝里横,现在跑别人的地盘抢肉吃,他心里也有些打鼓。

    听裴元这么说,也有速战速决的想法。

    三人一拍即合,程雷响和裴元都取出自己锦衣卫官服换上,陈头铁则仍旧用赶路时那风尘仆仆的打扮。

    陈头铁在前引路,两人不动声色的跟在后边。

    他们住的地方在评事街,本就是繁华所在,这一路过去却见店铺更多,景色更异。

    裴元甚至有一种后世逛庙会的错觉感。

    街旁除了有寻常可见酒幌子四处招荡,还有什么茶庄、当铺、钱庄、糕点铺、书铺之类。中间也有戏台、庙宇、染坊、猪行、牛行之类的错落着。

    叫卖和讨价还价的声音,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但不显聒噪,反倒莫名让人有一种富足满意的感觉。

    除此之外,路上不但有踩高跷敲铜锣卖艺的江湖把式,裴元还看见了射箭博彩的靶场。

    裴元盯了一会儿,恍惚觉得看到了后世在庙会打气球的自己。

    沿街店铺的商品也很齐全,除了川广杂货,西北皮货,福广海味,京式鞋帽,有一家铺面上的招牌竟然是“东西两洋,货物俱全。”

    裴元记得现在还远没到隆庆开关的时代。

    所以说,南京城里又沿街贩卖洋货,又立射箭靶场,商业已经膨胀成了什么怪物?

    还有一个最让裴元吃惊的地方,在于这一路上,他见到数量最多的铺子竟然是澡堂。

    时不时有泡完澡的寻常百姓,安逸的从里面晃悠着出来。

    之前裴元跟着东厂来南直隶办案的时候,感触还不是那么强烈,那时候他也对朝廷收不上税来的原因有过多方推测。

    等到这次一路沿运河南下,见识到了在霸州叛军的攻击下陷入瘫痪的北方各省,裴元才意识到这种独自美好是多么的不正常。

    有那么一瞬间裴元想过,若是将这些财富化为战力,能供养多少多少士兵,整个天下又能怎样怎样。

    下一个瞬间,裴元就梦醒了。

    制度就烂在那里,还能怎样?

    都在嚷嚷着“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可问题是,到了现在,已经不是单纯靠钱就能解决的了。

    大明的卫所兵都是军户出身。

    明太祖设想的倒是好,靠着屯田养兵,可以不耗费朝廷赋税养兵两百万。

    可朝廷对军屯士兵的盘剥很重,武官群体泛滥的腐败,又将大量的军屯土地变成了自己的财产。

    等到后续的武官接任,军户的田能分的早就被上上上几代武官分完了,新来的怎么办?

    那就只好让军户死一死。

    等到了大明崇祯年间,清兵都快逼近京师了,受命督师手持尚方宝剑的兵部尚书卢象升,一清点手中的兵力整个人都麻了。

    明太祖的两百万大军,时至今日就剩下不到两万的机动兵力了。

    那这个问题,这么多年就没人管管吗?

    有的。

    正统年间的时候,那位天子还算有为,他也发现了这些问题,于是开始军事大摸底。

    先是清查军备,结果查到哪里烧到哪里,四年就烧了七座仓库。

    后来天子震怒。

    心说那我查人吧,人总不能烧起来吧?

    当时兵部在册兵员总共有六十六万,御史跑去清点了三年,结果就数出来六万人。

    这个天子一眼就发现了这里面的猫腻。

    于是采取了个巧妙的办法,假如我给士兵每人发一两银子,让亲信按人头发,这样我数数花了多少钱,不就知道我到底有多少军队了吗?

    于是边军叔叔们就笑了。

    这个小孩儿,还怪聪明的……

    至于后来的事情就不必多讲了。

    大家只要记住这个皇帝叫明英宗就行了。

    军备不能查,军户不能查,那就没人去查查军屯吗?

    也有的。

    那人就是梳理了政坛,挽救了财政,获得“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美誉的……

    刘瑾:正是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