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凤凰乱世 » 第0011章 送粮去各亲戚家救急

第0011章 送粮去各亲戚家救急

    又一日,去凤凰堡的路上。

    山岘跟随郑茂一路运粮过来,沿途官道中遇上了巡逻队和卡子,全靠着李再兴的名帖过关。

    本来这个时候,到处有乱蹿的商队与流民。

    商队忙着运粮换盐,流民忙着置办过冬的物品。

    但是现在,商队一个也没遇上,流民尽走小路,都是被这些巡逻队和卡子吓的。

    郑茂用碎银和那些人混了个脸熟,顺便打听了一下,高公公命令他们拦截各种商人,以免在辽东的商人们逃走。

    辽东军方的物资运输,他们不管,只是从外面运来支援辽东的饷银,他们要加入护送,同时向高公公通报。

    显然,克扣饷银这种事情,高公公不想让辽东将官独自承担,他愿意帮忙分担一些。

    ……

    傍晚前,凤凰堡。

    自二十多年前,右卫卫所搬到宽甸堡,凤凰堡就重新成为千户所。

    不过之前设的仓,建的学,虽然人走了,但是地方还在,也就办起了社学,山家的亲戚家的孩子就在社学中读书。

    ……

    小旗郑茂和门官很熟,不过还是送上了银子。

    只是这次人家不要银子,要了米。

    进城之后,郑茂把粮队带到仓库安置,顺便去缴纳今年的税。

    郑茂送了一批粮食给管事的百户,百户的大笔一挥,按每石米折银二两二钱算,收五川屯的军屯粮税、民屯粮税、徭役税等共五百余石米。

    ……

    郑茂顺便打听了一下米市,结果却是坏消息,粮商不收米了。

    “别想了,盼着那位高公公早点走吧,否则有银子都不敢用。”

    “那这粮?”

    “无它法,囤着吧。”

    “能不能换其它物什?”

    “一石米折银一两。”

    “容我考虑一下。”

    话是这么说,郑茂直接放弃了,这太吃亏了。

    ……

    等郑茂从粮库出来后,山岘告假离开了。

    “大人,我想去亲戚家走走,送些米粮。”

    “也好,你且去,我自会遣人寻之。”

    “是,卑下告退。”

    山岘这次带了百石米,百石杂粮,打算给两亲戚家一家一半,顺便告诉他们新年不要去了。

    而郑茂要去拜见堡中的千户,两人是亲戚,郑茂在京城当官的亲戚,他老婆家的亲戚。

    这也是郑茂能在五川屯管事这个肥缺上,一直坐着的原因。

    ……

    傍晚前,凤凰堡。

    山岘走在堡中,发现行人不少,但都暮气沉沉,没有笑颜,相比镇江堡还不如。

    他们看着山岘的粮队,一个个两眼放光,不过山岘穿的是兵装,他们都还不敢冒犯。

    街面上的商铺全部没有开门,不过有很多人从盐铺、布庄、药铺等商铺的后门进出,都是肉痛的拿着米粮进,拿着盐布药材出来。

    当铺的后门,尽是拿着各种东西的人,有的人还穿着绫罗绸缎,显然不是一般平民。

    而这些人都要去当铺了,其他人可想而知。

    生意好的还有一处,青楼,老板娘的杀价,让人哭得心酸。

    养济院那边在排队领粥,不过粥稀得可以,只能保那些人不饿死。

    但如果到了冬天,他们还不能逃到南方去,十有八九会被冻死。

    山岘看得,挪开了目光。

    山岘只是看看,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以前山家凄惨的时候,也没有人帮过山家。

    生死富贵,说穿了,都是命啊!

    ……

    山岘先去的是匠军吕家,一个二进的院子,他们以卖物件为生,现在没有人买,也就无以为生。

    果然,对于山岘带着米粮出现,吕家人是热泪盈眶。

    如果不是今年帮山岘购置农具,吕家有了一些节余,吕家这会儿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恐怕都要卖女儿了。

    山岘留给他们五十石米,五十石杂粮,而他们当即就把四十石米,四十石杂粮埋了起来,财不能露,粮食更要藏好。

    ……

    山岘后去的程家,一个三进大院,现在就剩下老弱妇孺,不过还有些抚恤,也够糊口。

    山岘同样给他们五十石米,五十石杂粮,并帮他们把四十石米,四十石杂粮埋了起来。

    此时天色已晚,程家便邀请山岘以及运粮的人留下吃晚餐。

    山岘答应了,身上虽然带着银两,但没有地方可用,也是无法。

    ……

    另一边,郑茂向千户报告了情况,也说到了山岘。

    千户听闻山岘对李再兴有救命之恩,倒是对山岘有了兴趣。

    毕竟关系在那里呢,救命之恩,不一样啊。

    本来,李再兴也只是千户,背后李家虽势大,但他这个千户也不顾忌。

    千户是世袭,只要还在位,累世结交的亲戚都不少。

    只是现在高公公当道,这就不一样了,人家背后是皇帝,不怕得罪人,可以说只认钱不认人,甚至拿了钱也拿人,你也只能认倒霉。

    因此,遇上被高公公坑杀的关键时候,李再兴说不定就是能救命的稻草了。

    而且现在山岘有高公公的帖子,在辽东道路上可以说是畅行无阻,这要是不利用起来买卖物资,那真是对不起自个儿了。

    虽说以军需之名,不会被拦下,但一路那么多关卡,一路都要被刮去一层油水,不值得。

    千户细细的向郑茂问了山岘的情况,琢磨了一下后,向郑茂交待了事情。

    ……

    晚上,山岘被郑茂派去的人领到了郑茂在这里的家,一个三进院子。

    郑茂又备了酒菜,请山岘吃喝,然后向山岘说了一下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去卖粮。

    山岘没有反对的余地,只有应下。

    ……

    马车一辆载五石,想运数以万石计的粮,只能用船,由叆河一直出海。

    十艘船载万石粮,沿海边去到金州卫,不过最终只有一艘船去金州卫换盐。

    其余九艘船则在石城岛上,与粮商交易。

    用京城的庄票结算,九千石粮换一万五千两的庄票。

    换两次回来,山岘又跟着千户的管家去了一趟辽阳。

    虽然没说是什么事,只是借他手中的帖子过路,但看运输的东西就知道了,千户是向他的后台进贡。

    山岘也带了二百石米,顺道去看了远亲,辽阳的许家、万家,安平山铁匠的方家、鞍山驿的柳家。

    一家五十石米,许家、万家不在乎,方家和柳家很感激。

    现在路上,到处是高公公的爪牙,由他们带领卫所兵丁沿官道设卡,路上的运输队,都拿着李再兴的名帖,显然其中都有辽东李家的人。

    各地卫所是各显其能去搭李家,实在搭不上的,只能坐以待毙,过没有商业的生活了。

    结果就是很多地方的人,活不下去只能走小路逃跑。

    而这些人被抓到以后,男的通常都是折磨死,女的就不说了。

    而高公公去祸害过叆阳堡后,又去祸害了宽甸六堡,还祸害了马市以及互市,要钱要到藩国头上去了。

    而所有上告高公公的折子,都石沉大海,高公公要告的人,则很快就下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