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长生:春秋国师 » 第三十八章 名捕铁问山

第三十八章 名捕铁问山

    “既然如此,那我就告辞了!”

    曹宏知道不可能再问到什么,拱手告退。

    尽管不情愿,但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曹宏必须要牺牲昌平郡一部分人的利益。

    他让昌平郡的名捕,寻找连山令失踪的线索。

    只是在城东找到烧毁的马车。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在连山令的住所,太铭也制造县令被掳走的痕迹。

    县令的儿子是武者,但是却被一击制服。

    “铁问山,怎么样?”

    烦躁的曹宏处于县衙之内,见一名男子进来,把手从额头上放下,询问道。

    此人浓眉大眼,相貌堂堂,一袭黑衣。

    他正是昌平郡第一名捕铁问山,昌平郡内,被他抓住的作奸犯科的先天武者,超过两只手。

    “连山令像是被掳走。但卑职有个疑问,连山令是清官,还是贪官。”

    铁问山直言不讳地向曹宏说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

    曹宏听后,十分不喜。他很讨厌贪官这个字眼。

    “从连山令的家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清廉官吏,没有一粒金银珠宝。也没有被贼人搜索的痕迹。”

    铁问山向曹宏回道。

    连山令的名声他听说过,不怎么好。

    “你是说,连山令被绑走之前,还有时间收拾金银珠宝?”曹宏抓住这一点。

    “不错!另外,在东门时,有县卒目睹连山令的两个儿子被砍倒,但我在马车残骸上,并未找到血迹。还有城墙上的县卒,贼人下手非常有分寸,只是击晕,不伤要害。”

    铁问山继续向曹宏说道:“西北使者得知连山令被俘,不去追击,反而先到县衙。所以此案疑点重重,矛盾重重。我希望可以见到被西北使者俘虏的两名刺客。”

    本来凝额深思的曹宏,听到铁问山要见两名刺客,立刻摆了摆手:“西北使者称二人为邪武者,连我都见不到。”

    不论如何,曹宏都不可能让铁问山见到两名刺客。

    “你就说连山令还能不能找回来?”

    曹宏突然语气一重。

    “连山县濒临天山,如果掳走连山令的人夜入天山,去青国。深更半夜,又没有目击者,非常难探查。”铁问山如实回道。

    “以你多年的经验来看,此案如何?你要如实回答。”曹宏沉声询问。

    “连山令不像是被掳走。”铁问山沉默一阵,还是说道。

    “连山令是吏部任命的正七品县令。你仅凭连山令家里没有金银珠宝,就质疑连山令不是被掳走,这种证据太可笑了,也不可能让世人信服。”

    曹宏心中琢磨,如果被掳是连山令自导自演,那连山令在干什么?

    西北使者,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所以我只将推测说出,目前还没有确切证据。”铁问山不参加官吏之争,只捉拿郡县凶徒。

    但总有一些案件,被莫名的力量限制,他无能为力。

    “你留这里给我好好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曹宏丢下一句话,走出公堂。

    烦透了!

    他让连山丞暂行连山政务,带人回昌平。

    只留下铁问山,带几个捕快。继续寻找县令的线索。

    铁问山还带人到天山。

    可天山那么大,等于大海捞针。

    一连两天,毫无头绪。

    于是,他又将目光,放在两名刺客身上。

    他只能以昌平郡第一名捕的身份,去拜访夏寒。

    “你想查两名刺客,可以!只要曹宏同意,拿来文书。我允许你查探两名刺客。”夏寒没有拒绝铁问山,只是要曹宏的文书。

    夏寒看铁问山竟然是橙色气运者。

    一个名捕,为橙色气运,将来必定不凡。

    连曹宏,也才是红色气运。

    铁问山看起来三十岁不到的样子,已经先天五重,不愧是昌平第一名捕。

    铁问山得到夏寒回复,十分欣喜,他立刻让手下回昌平城,请曹宏的准许文书。

    夏寒特意留下铁问山,还请他在楼下喝一顿酒。

    本想把铁问山的橙色气运弄过来,但喝两个小时,铁问山也没交出橙色气运。

    夏寒知道,铁问山虽然表面尊敬他,但内心有自己的骄傲。

    想获得铁问山的感激,十分不易。

    铁问山酒兴之处,还说他已经被夏都的刑部聘用,但他不捉到紫衣女侠,不甘心离开昌平。

    对此,夏寒淡淡一笑。

    铁问山橙色气运,紫衣女侠黄色气运。

    他想捉住紫衣女侠,难如登天!

    “头儿,太守大人回信了!”

    这时,一个捕快,将一封信件交给铁问山。

    “暂停探查连山令失踪案,回昌平城!”

    昌平令不准铁问山问询两名刺客,并让他速回昌平。

    得到此信件后,铁问山面色铁青。

    太守什么意思?

    又制止他探查大案。

    虽然铁问山是武者,但铁问山既然吃这碗饭,就不能违抗。

    只能拜别夏寒,回昌平城。

    又过一天,昌平各县张贴告示,减免一些苛捐杂税,禁止任何官吏,对青夏两国商贩索要好处。

    当天,曹宏派遣郡兵,抓捕数十名官吏,压入大牢。

    又免除多名玩忽职守,贪污腐败的郡兵军官。

    整个郡兵淘汰兵痞一百余人。

    曹宏又颁布严查土地买卖的条令,引起昌平城豪绅家族的反对。

    虽然夏寒让曹宏查抄豪绅,但曹宏不敢。

    他拿过豪绅的好处,可以说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只能安抚豪绅,说朝廷最近有大动作,必须做做样子。

    同时,曹宏又向豪绅和官吏,要一大笔粮食。

    豪绅们本不想给,但架不住曹宏的威逼利诱。

    昌平郡丞、长史、都尉,不知道太守在发什么疯。

    连成飞瑛都去询问曹宏,但被曹宏敷衍。

    小命被夏寒攥在手里,他只能按照夏寒的意志去做事。

    曹宏的一系列举措,让曹宏在民间的威望飙升。

    都以为新任昌平太守,能给昌平迎来新气象。

    九月六日,夏寒到达郡城。

    曹宏得知后,在西城门等候,迎接入昌平城内。

    夏寒的事迹,已经传到昌平城内,许多百姓,对年轻的西北使者,非常崇敬。

    还有传言,曹宏能有如此变化,全靠国师殿西北使者的教诲。

    曹宏之前是昌平的郡丞,他是什么德性,昌平城内的百姓,心知肚明。

    所以入城一圈后,夏寒收获不少气运。

    “太守,两名刺客就在连山监牢内,我已经向连山尉说过,郡府可以带走他们。”

    入太守府,夏寒喝了一口茶,向曹宏说道。

    “好的,我会安排人将他们带走,我认为连山令失踪,与他们无关。”

    曹宏心里松口气。

    “我也是这么认为。”夏寒微微一笑:“先前误会他们,他们不是邪武者,太守不要见怪。”

    “使君心系天下苍生,自然要明察秋毫。”

    虽然在心中恨得不行,但表面上还得夸赞夏寒。

    夏寒喝完一杯茶,就离开太守府。

    赈灾的粮食已准备好,夏寒以国师殿西北使者的身份,高调赈济昌平流民。

    另外,夏寒又在天山粮殿等大粮店,购买五百黄金的粮食,用以赠送生活条件不好的村子。

    这种村子,在整个昌平郡,最少有上百个。因为今年大旱,粮食欠收,他们时不时饿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