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烽火八千里,从杀一个够本开始 » 第三章 前奏·上海滩风云再起(下)

第三章 前奏·上海滩风云再起(下)

    青帮是清初以来流行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也是晚清民国时期民间三大帮会组织中对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那一股。

    无他,主要是因为洪门势力在海外更加兴盛,哥老会扎根于长江流域贫苦大众间,而青帮却始终活跃在上海这个中外都瞩目的大都会。

    另外,虽说江湖讲究洪门,汉留(哥老会),罗教(青帮)皆出一家,皆为郑成功手下三大部将奉命分别开创。但自从四一二开始,青帮屡屡走上中国政治舞台,从那时起,其对政治的参与程度,就远远高于其他两家了。

    以大部分人耳熟能详的青帮大佬杜月笙为例,七七事变爆发后杜月笙就参与组织成立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并担任该会主席团成员及筹募委员会主任委员。

    淞沪会战开始后,杜月笙更是与戴笠合谋,利用青帮为组织基干建立了“军事委员会江浙行动委员会”,由其任主任。

    该委员会辖下建立“淞沪别动总队司令部”,拥有一支有一万人参加的“别动队”。5个支队中第一、二、三支队的司令均是杜月笙的门生。甚至,第三支队已经在青浦一带参加过中国军队与日军的战斗。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青帮甚至可以被当作一起并肩作战的友军来看待。

    当然,这只是青帮里杜月笙的“恒社”派系积极与国府合作,响应抗日,另外两位青帮大佬黄金荣、张啸林其立场则未必与杜月笙一致。

    如黄金荣,其年龄已大,早年又是法租界巡捕房的督察长,现在又已经退还了“蒋志清”的大红拜帖,所以其地位超然,打定主意只参与慈善赈济,也绝不会为日本人做事。

    而另一位大佬张啸林,则与自己的换贴大哥季云卿一起早就勾结好了日本特务,只待日本人占领上海全市,则立刻跳出来为日本人办事。

    在李国魁那个时代的很多抗日神剧里,很多地下工作者往往会去试图搭杜月笙的关系,毕竟大家都知道他和戴笠合作了么。然而李国魁却深知,在国军节节败退的这个时间节点上,杜月笙已经应国府之约去了香港,也算是暂时避祸去了。

    那么李国魁为什么依然打算去拜青帮码头呢?

    因为他知道,除了这几位众人熟知,叱诧风云的上海滩大佬外,青帮还有一位头面人物,也许会愿意帮助他们安全穿越租界,直奔杭州湾。

    不管怎么样,这是目前看来最值得一试的法子。

    三人找个角落躲到天亮,李国魁立刻派解天佑去探路。

    不多时,解天佑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面露喜色:“排长,真的像你所说的,像个大蛤蟆似的,我去的时候,门口正在施粥呢!”

    到底是什么像个大蛤蟆似的?

    其实就是李国魁让解天佑找的天蟾剧院了。

    所谓天蟾剧院,又名天蟾舞台,是中国京剧四大剧院之一。尤其是自1930年起,新天蟾舞台迁至福州路云南中路路口。其在沪上名头之响,甚至BJ梨园行里有“不进天蟾不成名”的说法。

    天蟾剧院借用了“月精蟾蜍折食月中桂枝”的典故,意在压倒丹桂第一台,又有说天蟾舞台乃蟾蜍吞宝之寓意。故而其金碧辉煌的造型如一金钱蛤蟆蹲距于地,巨口一张正是其正庭迎宾,一对琉璃大灯就是天蟾宝眼,时常通宵不灭

    尤其是一二八淞沪抗战之后,梅兰芳先生自BJ迁居上海,其改编的《抗金兵》与《生死恨》两折戏在天蟾剧院上演,场场爆满,极大的激发了沪上乃至全国人民的抗日爱国热情。

    八一三淞沪会战展开后,天蟾舞台由其经营者改为难民收容所,专门收容赈济涌入租界的各路难民。

    如此三教九流汇聚之地,李国魁要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吃那一碗热粥,而是打算去拜访天蟾剧院真正的主人:江北大佬顾竹轩!

    乘着清晨街头没什么人,三个人假做行人,一同前往天蟾剧院,唐睿明一路上忐忑不安,总觉得四下里有人窥伺他们一行,李国魁一路给他打气安心,说不要管那些目光,你越是东张西望,别人越容易注意到你。

    其实李国魁心里也不是完全有谱,在二十一世纪,他是可以穿着全套特种兵单兵装具走在大街上任人围观的社牛。只是这一次,不用去刻意观察,他就能感觉到四面八方盯上来的目光颇有一些来路不善。

    这和后世十分安全的太平盛世差别太大了!就在昨天半夜,不远处的四行仓库还在激战,而租界这种各方势力混杂的地方,危险程度也许远超李国魁的想象。

    尤其是他们三个人衣装如此扎眼的情况下。

    李国魁又开始想念那个专门为他准备的包裹了,对方连李国魁的身高体重这种细节都问到了,想必准备的一定十分妥帖,只可惜……

    算了,没有的事情多想无异,李国魁在脑海里又排练了两遍如何在天蟾舞台找到青帮的联络人,再如何去和顾竹轩搭上关系,以及之后如何说服顾竹轩。自己觉得漏洞不算太多之后,李国魁深吸一口气随着逐渐汇聚来的难民,赶到了天蟾剧院。

    进了天蟾剧院的蛤蟆巨口,等着施粥的难民排成了三四列长龙,唐睿明闻着大米粥的香味咽了口口水还想着也排在队伍里,却被李国魁拖着直奔二楼。

    剧院二楼现在是收容盐城籍妇幼难民的善堂,不要说李国魁这种陌生男人,就算是这些妇幼难民的本家男人此时节也不得轻易上去。为了维持秩序,楼梯口有几个穿长衫的人把守。

    李国魁在众目睽睽之下直接走到把守的人跟前,立刻被拦住了。李国魁也不恼,只是冲着这些人里看着为头的那个笑盈盈叉手抱拳:“一炉香烟往上升,三老四少坐堂中!在下常州府九码头李国魁,船逢浅水想搭个跳。敢问兄弟是兴武几号的码头,哪个字辈?”

    这些穿长衫的人确实是青帮中人,职分最高的那位听着李国魁这样报出切口,眼睛里闪出了异样的神色,然而这一瞬间的狐疑并没有展示给李国魁他们看到。

    这位仁兄再一看李国魁右手食指弯曲呈九,拇指和其他三指伸直,左手四指却是平握反复敲击右手,立刻就明白过来:眼前这三人是遇到大难了,有急事求见本地大佬!

    不过很明显,这样的求见非常不合礼仪,凭借这位仁兄的职分,完全没有资格替真正的大佬回答,因此他只是按规矩同样做了右手食指弯曲呈九,拇指和其他三指伸直的手势并回了一句:“鄙人在岸不在船,老少爷们传话给谁?”

    李国魁心中暗喜,看起来这事有门,然而此时他知道不可操切,答错切口,则一切功夫白费,故而他只是肃然敛息不答,仅仅用右手做了一个三指散开,大拇指向上抱拳的手势。

    长衫人里为首的那个见此稍微想了想,立刻说:“三位随我来!”,接着七怪把绕就把李国魁他们三人带进了一楼一个十分隐蔽狭窄的楼梯间里,然后此人抱歉:“各位少待,我去堂内吹个风。”说完他头也不回掉头就走了。

    唐睿明和解天佑有点儿惊讶,李国魁却知道这是已经答应去请出更高级的青帮中人来与自己对谈,那么到时候就可以说明情况直接请见顾竹轩啦!

    果然,没过多久,那名长衫人引着一个跛脚穿着短打看上去只是个上海小市民的人过来与李国魁等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