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本的那些奇葩事儿 » 几十年的造假事件,工匠精神变成造假精神

几十年的造假事件,工匠精神变成造假精神

    日本的工匠精神彻底沦为笑话,他们的工业产品质量也是跌落神坛。80年代以后日本制造就成为了高质量的代名词,现在爆出的丑闻可以说让日本人的企业沦为笑柄。

    当然中国也是早期的受害者之一,当年修三峡大坝工程从日本进口一批钢材就是不合格的。日本曝出了一个天大的丑闻,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公司被曝出实际不合格的产品,被篡改检验数据后当成合格品交货而高层知道之后非但不予以揭发反而自己参与造假,互相包庇遮掩十多年之久。

    日本企业的造假早不是一天两天了,日本钢铁的造假还差点毁掉我们的三峡工程!事情是这样的。在2003年的时候我们的三峡工程在建中

    需要一批水轮发电机组的引水用钢管这些引水钢管要承受来自水库内数百亿立方米水形成的巨大压力,而且一旦用上就会永久使用不会修复所以一定要用最好的钢管。当时的日本制造的产品在世界上都鼎鼎有名,所以当时思来想去选定了日本企业为我们造钢板要求钢材5月份全部运抵三峡坝区。根据合同,首批60块钢板很快运抵三峡建设工地。然而,在检查过程中,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大部分钢板不符合冲击韧性指标,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在场的所有人都难以置信。“不合格,不可能!”、“日本现在是世界第一钢铁强国,美国在某些方面还比不上,怎么可能有问题呢?”有人质疑测试的准确性,担心影响项目进度,而也有人坚信日本产品不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为了再次确认结果,中方又取样检测了5块钢板,但结果仍然不合格。多项证据显示,该批次钢板整体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三峡工程部立即向中央汇报,随后中方要求日方派人员来华处理此事,但遭到日方坚决拒绝,并要求先看中方官方测试报告再介入。无奈之下,中方机构重新检测了样品,由多个部门组成的专家团队进行了评估,但结果仍然不合格。

    可见当时日本人眼里的合格都是纸面数据而已。后来岛国多家企业爆出造假丑闻,有川崎重工包括丰田还有索尼等等,爆出来持续25年造假的丑闻。日本制造业巨头川崎重工承认,旗下子公司“川重冷热工业”存在200多起产品数据造假,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近些年来,日本企业造假屡屡曝光,这些企业造假案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均为知名企业,二是造假都绝非单个案例,一经曝光,时间跨度动辄几十年。

    比如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世界500强的神户制钢株式会社,2017年承认篡改部分钢、铝产品的检验数据,以次充好卖给波音、通用等500多家客户。神户制钢的造假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2021年,日本生产处方药的制药企业小林化工被爆造假,该公司生产的500种药品中,80%存在造假,有200多名患者在服用了该公司的药物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健康受损,而小林化工造假已有40年之久。

    还有日本汽车安全气囊生产商日本高田公司,在全球排名仅次于瑞典奥托立夫,但就是这样一家公司,被曝光持续十几年篡改产品关键检测数据,导致20多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制造了汽车行业的“切尔诺贝利事件”。2017年,高田公司因“气囊门”事件申请破产;还有一家轴承制造企业椿中岛,2018年对外承认,公司在2016年-2018年期间,从中国一家轴承生产企业进口钢球,贴上椿中岛的标签后对外销售,居然卖得很好,连买家都没发现猫腻。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来,日本已曝光十多起知名企业造假事件,涉及企业有日本工业巨头三菱电机、日本日产汽车、日立、西铁城、KYB工业株式会社等,造假时间从20年-40年不等。

    前几年,国人在日本抢电饭煲、马桶盖的景象还历历在目。看到这里,许多人不禁要问:日本制造不是向来都是“品质”“工匠精神”的象征吗?为什么却成为造假的重灾区?日本制造业往往陷入对技术完美的极致追求,这是一种“创新陷阱”,不仅忽略了投入产出比,而且也忽略了市场的真实需求。回到前面的问题,日本企业为什么造假?因为“技术完美主义”的日本企业,在效率方面很难与中国、韩国制造业匹敌。因此,打着“匠人”“技术完美”的旗号造假,就成了日本制造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手段。

    日本人不生产假货但是他们可以将自己的产品造假。日本人的商店售假老板都会走极端自杀什么的,这些大企业假是不是也该做出谢罪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