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 第306章 传檄(六)

第306章 传檄(六)

    “速去准备马匹。”金声站了起来,“我要去府城问问邹庆文,究竟是如何想的。他若真想降崋,我定要劝阻。”

    江一天一听急了,“老师,若邹知府真要降崋,您去了岂不是危险?”

    “我与邹庆文虽非好友,却也相交多年,他就算降崋,也不至于拿我人头去换取功劳。”

    金声性格有些执拗,江一天怎么都劝不住,只能跟着一起去府城歙县。

    休宁县城到府城只有五十几里地,两人骑马不足一个时辰就到了府城。

    金声直接到府衙递上名贴拜访。

    作为致仕官员、徽州名士,金声自然不会被衙役为难,很快就被请进去,带到府衙后院,也即是知府住宿、生活的地方。

    邹衍正在院中喝茶,瞧见金声来了,便起身道:“正希先生(金声号)来了?请坐。”

    金声已经五十四岁,乃崇祯元年进士;邹衍才四十出头,崇祯三年进士,算是金声晚辈,在仕林名气也没金声大,因此对其颇为客气。

    金声坐下后,便问:“听说府城有人散播崋贼的《讨明檄》,府尊准备如何处理?”

    邹衍叹道:“不止府城,其他各县也有此檄文出现。便是休宁应该也有,只不过正希先生还未发现罢了。”

    金声见邹衍对他的问题避而不答,便产生一种不妙的感觉。

    于是进一步试探道:“府尊当令各县销毁檄文,追查女干细。另外还需令各县训练乡兵、乡勇,加强武备——崋贼既发此檄文,怕是不日就将发兵徽州。”

    邹衍略一沉默,问:“正希先生觉得我们挡得住崋军吗?”

    “刘崋乃大明反贼,我等为大明子民,挡不住也要挡!”

    邹衍皱眉,“听说崋军纪律严明,与百姓秋毫无犯。我等既挡不住,为何非要挡,徒累无辜百姓?”

    “府尊这话何意?莫非要降崋?!”金声怒问。

    邹衍叹了口气,索性点头承认,“没错,本府已决定降崋,免得徽州生灵涂炭。”

    金声更加愤怒,站起来道指着邹衍质问:“你身为知府,守土有责,怎可投贼叛国?”

    邹衍道:“大明已经没救了,崋军革鼎乃改朝换代,本府不过顺势而为,称不上叛国吧?”

    “邹庆文,你就是贪生怕死!”

    金声怒骂一声,便要挥袖离去。

    邹衍却跟着起身,提声道:“正希先生既冥顽不灵,就别走了。”

    随着他话声落下,立即有一群甲兵从后院各处冲出,将金声、江一天师徒拦在院中。

    “邹庆文!你要杀我?!”金声回头对邹衍怒目而视。

    邹衍淡淡道:“只是想请正希先生在府城小住一段时日,免得阻碍了徽州归顺崋部的大计。”

    说完挥手,示意兵丁们将金声、江一天押走。

    在金声被俘当日,邹衍所编练的徽州府乡兵便奔向四面八方,勒令各县易帜归崋。

    徽州各县官吏、士绅大多对此早有心理准备。

    且不说邹衍为人如何——其乃襄阳人,如今襄阳府为崋军所据,邹衍为亲族着想,也会降崋。

    更别说,崋军下南京,败左良玉,收降一二十万明军,江南已无敌手。

    崋军虽对士绅不算友好,却也不像闯贼那般近乎赶尽杀绝。

    另外,大明朝廷辽响、练饷、剿饷等税一涨再涨,部分中小地主也受不了了,投崋多半不用再交这些税,何乐而不为?

    一时间,徽州各县纷纷易帜归崋。

    离应天府更近的宁国府、广德州同样如此,知府、知州、知县等官员纷纷易帜···

    苏州府,嘉定县城。

    一座普通院落中,汇聚了不少嘉定有名的读书人。

    这些人以黄淳耀、吴易、孙兆奎这三位举人为首,其中仅黄淳耀是嘉定人,另外两位都是吴江人。

    孙兆奎最后一个到,瞧见众人后,满脸沉重地道:“我从府城过来,知府已在杨廷枢、徐汧等人的劝说下,易帜降崋了。”

    众人听了都不禁大惊失色,顿时喧哗声一片。

    “府尊怎可如此?”

    “什么府尊,分明不忠女干贼!”

    “不是,杨廷枢乃复社骨干,名满天下,怎会劝知府降贼?”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见众人愤怒痛骂,吴易却叹了口气,道:“诸位,还有个糟糕的消息,常熟同样易帜了。据说此事常熟知县是受了那瞿式耜影响。”

    有人听了更怒。

    “钱谦益担任伪崋礼部侍郎,拟写《讨明檄》;这瞿式耜就劝知县易帜降崋,师徒皆失节于我大明,真是枉负江左盛名!”

    “我等当立即襄助曹知县起兵,攻打常熟、府城,诛杀那些不忠之辈!”

    “大明养士二三百载,至此江山倾覆之际,我等总要有所作为,方不负皇恩···”

    但也有人沉默下来,皱眉沉思,似乎有了别的想法。

    黄淳耀见吴易神色有异,便问:“日生,你是如何想的?”

    吴易道:“黄兄当知我此前北上扬州,在史兵部幕中效力,参与了扬州之战。”

    黄淳耀点头,“我知道。”

    其余人也安静下来,想听吴易这个参与过扬州之战、与崋军打过交道的举人怎么说。

    吴易道:“扬州之战,城内其实有守军两三万,临时招募的民壮更是多达五六万之众,扬州城池之高大想必诸位也是知道的。

    可即使如此,还是为崋军所攻破——不仅是因为崋军往城中派遣了内应,还因为崋军火炮凶猛超乎想象。

    红夷大炮的威名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崋军攻打扬州,拉出了上百门威力还要略胜红夷大炮的火炮,守军被打得都不敢待在城墙上···”

    “吴日生,你这话什么意思?”一人似乎听不下去,打断了吴易的话,“你一口一个崋军,又尽言崋贼之威风,莫非早已投了崋贼?”

    又一人皱眉质问,“扬州陷落,你却安然无恙的回来了,莫不是当初被俘降了贼吧?”

    面对好几人怀疑、敌视的目光,吴易凛然不惧。

    “扬州陷落,我是假扮普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