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结 » 第一章

第一章

    江湖结

    江湖笑,笑江湖。

    江湖儿女最痴情。

    爱,刻骨铭心。恨,愿食其肉。

    几度风霜雨雪,春夏秋冬。

    几度恩怨情仇,生离死别。

    几度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几度因爱变恨,由恨成爱。

    几十载功名,难得。功名几十载,易失。

    天马行空,初射雕鹏,几人能!

    坐谈一曲,举杯对月,能几人!

    笑江湖,江湖笑。

    正所谓: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六月天,娃娃脸。说变就变,跟这个世道是一样的。

    “乡亲们.....,为了我们的父母,妻儿,我们要守住我们的财产。我们要像风一样战斗。要知道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像风一样去战斗,我们才能战无不胜。”

    “好,杀呀?杀,上啊,上。”大家群情激奋。不顾生死的往前冲,即使手里拿的是普通的农家用具。

    “兄弟们,我们撤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帮人为了保护家人和财产已经不顾生死了。已经近乎于疯狂了。我们不能为了这点财产。让兄弟们有所死伤。真所谓‘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实力犹存,将来还会有很多生意啊。兄弟们,我们撤。”说话的就是这帮人的头目,名叫陈力。此人本是一名防御使,战功显赫。谁知社会动荡,朝野腐败。又遇上农民起义,土匪、盗贼横行。外加军队为了保命,都无心奋战,最后丢失了县衙、伤了很多人。其中包括一些皇亲国戚等官员。所以,为了活命,只得带着一帮兄弟逃到了附近的深山里。本来是兵,现在却成了匪。

    想想自己只有一身武艺,其他的什么也不会。无奈之下,为了生存。兄弟们提议,只要能吃上饭,甘愿落草为寇。无奈,最终选择了这条路,虽然成了土匪,但毕竟当过兵。所以他们只是抢劫钱财和食物。却并没有杀人的想法。这也算是比较讲道义的义匪了。

    正应了一句话。动荡年代兵亦是匪。民亦是兵。民亦是匪。总之就是一句话。每个人都为了生存而战斗。

    这时,突然听到有人喊道:“乡亲们,大家清点一下我们的钱粮和随身细软,看看有没有什么损失。清点完毕大家继续前进,不要耽误时间。不然还会有其他的土匪、盗贼过来打劫我们的财物。”大家回到说:“好。”刚才说话的人叫柴德,四十多岁,身高八尺,特别魁梧,却是一身员外打扮。本是一名商人,从小练就一身武艺,为人仗义,对钱财也是取之有道,家境显赫,生平好结交一些朋友,因为经商常走南闯北,各路朋友都有结交。据说和当朝柴姓家族有一定关系。而他身后的那些农民,男女老幼,皆为数不少。年龄小的也就几岁,年龄大的也有七十多了。人数也是尽百人之多。大家赶着十几辆马车,个人还拿着一些细软。普通人一看都知道钱粮不少。所以,附近要是有土匪之类的,肯定也会铤而走险。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

    话说柴德虽然从小习得一身武艺。无奈前段时间附近有些叛军作乱。朝廷调动军队前来镇压,可是朝廷各级官员腐败,拖欠军饷。所以军队路过他的村庄,以缴匪为名。向附近几个存在的商户和百姓借用钱粮当军响。柴德家也是其中一家。几乎把家当洗劫一空。家丁们个个不服。老百姓更是敢怒不敢言。但当兵的兵强马壮,并且说是借钱粮做军饷,如不招办以私通土匪论罪。因此,大家也无可奈何,只能作罢。

    “这是官逼民反啊。哼,好,你抢我,我也抢你的。没了钱财,生意也无法做了。兄弟们有愿意跟我的吗?我们一起,反了。”柴德说道。

    “好,好,干”众家丁一起附合着道。其实大家都知道,即使不这么做,也只有等着饿死,或者被土匪杀死。与其如此,不如拼一下。

    “好,让我们好好计划一下,准备妥当就开始行动。首先要从县衙开始,之后是其他腐败和欺压百姓的官员。最后还有那些为富不仁的富商。”柴德说。

    之所以他敢这么做,还是因为他的家事,和他的从商经历有关。宋朝本来就是多事之秋。历代皇帝都一样。都会遇到起义,反叛,土匪盗贼之类的事情。而宋朝的制度却有一个缺陷,那就是中央集权。朝廷对地方军队的数量和管理特别严格,由中央统一管理和调度,地方官兵不仅数量有限,士兵的各方面条件也不太好,要是维护地方治安还好。要是遇到有组织的土匪、叛军之类就另当别论了。这就导致了一些地方起义军不断出现。但要是调动大批军队,还是要层层上报,由中央发兵。

    “柴仁,你立刻联络附近村庄的富商。还有那些对我们家产感兴趣的人。告诉他们我要变卖家产,近期可过来协商一下。”柴德说道。

    “好的,大哥,我马上去办。”柴仁回答道:“不过大哥,日期定在哪一天?”

    “就定在十天之后。这段时间我也好清点家产,招募兵勇,再安排好家眷。哎”柴德感慨道。

    “想我柴家虽然住在河南粱县城的一个村庄里,也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也算是富甲一方,偌大的庭院,生活富足,虽然常年经商有一点辛苦,生活还算安慰。无奈,赶上这动乱的年代和腐败的朝廷。谁又能安于一方?真是时不我待呀。”柴德坐在客厅,自言自语道。

    柴德从商多年,时常往返于都城。对这些很是了解。与他有交情的官员也常常在宴席间发牢骚,跟他说起过这些事情。所以他才有信心。知道起义一定会成功。其实他心里明白,起事只是由头,讨债才是目的,等要回军队强借的军饷后,换个地方再东山再起。但他也知道以他手下家丁这些实力是无法和县衙的官军对抗的。所以他要以起义之名,来招募一些同类人,那些受军队和官员欺压的人。同时再招募些身强力壮的江湖人。这样起事才能成功。

    所以,柴德继续说道:“对了,柴仁,你去把柴明叫过来一下。”

    “知道了,大哥。”柴仁边往外跑边说道。

    “大哥,你叫我。”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粗声粗气的说道,此人叫柴明,是柴德的表兄弟,家里贫寒,所以自小在柴德家长大,对柴德很是尊敬,也是好武之人,平时也爱结交江湖朋友。他武功仅次于柴德。并且身高马大,因此说话也粗声粗气。虽然偶尔也会惹些事,但却不欺软怕硬,欺压百姓,就是好打不平,看是不顺眼也会骂几句。柴德平时也多加的教导,多行侠仗义之事。谁知道动荡年代好人也难做。

    “这样柴明,我记得你平时喜欢结交一些江湖朋友。前段时间我跟你说过,是可忍孰不可忍,官逼民反,不得已咱们就起事得了。你当时也同意了,我说再好好想想。现在没办法了,我想还是行动吧。所以,现在咱们人手太少了,要招募一些人士。你平时人士很多江湖中人,看看有没有愿意和咱们一起干的。事成之后不会亏待他们。并且你也去附近的几个相熟的村庄去看看。看有没有意愿加入我们的。现在是人越多越好。”柴德深沉的说道。

    “对吗,大哥我当时就说,这时怎么能忍,家当多没了,一家老小吃什么,喝什么。咱们又不是造反,只是要回自己的钱粮罢了。这事儿请放心。我的这些朋友,早就对这些朝廷和狗官不满了。平日里都被他们欺压,苦于力量单薄,只能忍耐,也是没有人带头。现在好了,有这个机会,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来的。让他们再介绍一些相熟的朋友,我相信来百十来号的没问题。”柴明拍着胸脯自信的说。

    “那就好的很,不过这件事情一定要低调。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等他们来了再细说。你只说,请大家喝酒,地点就定在我们家的别院。我让下人,准备一些酒菜。还有,我们只是讨回官军拖欠我们的债。尽量找一些有侠义之气的,尽量不要弄出人命。你跟大家说,事成之后不会亏待大家的。到时大家隐形埋名换个地方生活,我想也不会有什么不妥。”柴德语重心长的说道。

    “好的,大哥。我明白,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我也会跟大家说清楚的。你放心好了。”柴明大声说道:“就是真起义又怎样?这个狗屁朝廷早就腐败了。还真不如我们学那些好汉一样,雄霸一方,岂不自在?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种。岂不乐哉。”

    “不得胡说,小心隔墙有耳,速去办事。”柴德生气的说道:“我们只是求财,不是害命。真要是打起仗来会死很多人的。不光我们,老百姓也会遭殃。这不是我想看到的。以后这种话不要再说。况且我们的钱粮和武器装备也无法和朝廷相抗衡,如果朝廷真来镇压,我们也是坚持不了多久的,这点你应该明白,以后这种话也少说。”

    “好的,知道了大哥,我以后不说了,你也不要生气。我现在马上去找那些朋友。”柴明低头说道。

    “嗯,别忘了我刚才跟你说的话。一定要低调,不要太多人知道。否则走漏了风声。你也知道后果。”柴德点头说道。

    柴明急匆匆的向外走去。

    “胡管家,过来一下。”柴德边往院中走边喊道。

    “少爷,来了。”胡管家边走边说。虽然柴德的父亲已经去世了很久。柴德现在是老爷。但胡管家从小看着柴德长大。一直管柴德叫少爷,时间久了,也就没人提这件事情了。

    不过说起这个胡管家,以前也是个商人,匪患猖獗商人是第一个受害者。胡管家也是在一次经商的过程中遇到了土匪,结果钱财被抢劫一空,还欠了很多债。无奈之下想一死了之,恰巧被路过的柴德的父亲遇到。于是救了胡管家的命。细聊之下才知道他的遭遇,知道他是个很厉害的商人,也有所耳闻。本想帮他东山再起,但胡管家死活不想再经商了。最后胡管家受邀,带着家眷搬进柴家当了管家。对柴家也是忠心耿耿。柴家这么大的家业,胡管家也是出了不少力的,用他以前的从商经验,帮助柴家积攒了一些家当,所以柴德把他当叔叔看待,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一夜之间,家当被官军‘借’空了。

    柴德看胡管家走来,跟他说道:“胡管家,请您老把家眷都叫到客厅来一下,我有话要跟大家说,还有你把家里的账目也清理一下。看看还有多少钱粮。”

    “好的,少爷,我这就去办,还有其他事情吗?”胡管家细心的问道。

    “对了,你跟所有与我们有生意来往的客人说一声,我们家有些变故,买卖先停一下。”柴德思索的说道。

    “好的,少爷。我这就去办。”胡管家说道。他太了解柴德了,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有些事情柴德不说,他也不好自己做决定。

    柴德坐在椅子上思考着。也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去做。还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要做一件从来都没想过,也不敢想的事情。也不知道是对是错,前途未卜?但也只有赌一把了,形势所迫。总不能看着一家大小百十来口人这么饿死啊。

    正所谓一入江湖深似海。即使前途未,也不能保证将来会怎么样。自己虽然读过私塾,懂得经商。但打仗自己还是没有经验。事已至此,想多了也没有用,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先把眼前的事情解决了。

    柴德走出客厅望向远方朝廷上方的天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柴德感慨的说道。

    只可惜我是“报家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家死。哈哈”柴德苦笑的说道。

    注:出自唐代李贺的《雁门太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