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结 » 第八十一章

第八十一章

    几人沉思了许久无人说话。心里想着自己的事,有想父母的,想师父的,还有想孩子的。

    这时,旁边的一匹高大的白马,突然‘嘶嘶’的叫了起来,还用脚不停的踏着地。大家顺着声看去,是第四批马车里的马。定是被上面的箱子压的不轻,有些站立不住,便叫了出来。

    “哎呀,怎地忘了,这不还有没看的吗。”捕头王指着那里,说道:“咱们走吧,看那马车上都装了何物。”

    “是木箱子,里面装的怕是坚硬之物。”柴德跟着走了过去,说道。

    只听‘咔’的一声,捕头王用刀劈开了一个箱子。果不其然,里面装的都是刀枪棍棒等兵器,而非江湖中人用的防身兵器,都是官军打仗用的长刀长枪之类。

    “没错,一看便知这些刀枪出自中原匠人之手,”卢大庆接着说道:“比大力打造的还要坚硬。塞外人决无此等手艺,对他们来说,这些刀枪比金银珠宝还值钱。”

    柴德也顺手拿起了一把枪,看了看,吃惊的说道:“这.....,这是‘梨花枪’,还有剑弩。”

    “柴大哥,怎么了,不都是打仗用的兵器吗。”屠娘问道。

    “这绝非一般铁匠所能打造出来的。”柴德接着说道:“就如卢兄说的那样,即便像张大力这样的民间好手,也难打造出这等好的兵器。即便用的铁石等材料,也都很难找到。”

    “不错,我也看出来了,这些都是军营里的兵器。”捕头王说道:“而非来自民间。”

    “可如此多的兵器,只有朝中的兵器库里才能有。”卢大庆接着说道。

    “你说的没错,难不成是有人从汴京的兵器库中偷出了这些兵器。”捕头王说道:“不然的话,这些兵器朝廷是决不会卖的。”

    “如你这般说,那朝中的高官,很多已被塞外人买通,做了内鬼。”卢大庆接着说道。

    “照这几样物品来看,应是如此。”柴德接着说道:“即便那狗县令,也无这等权力。不是朝中之人又是何人。”

    “我就说吗,朝中的人,哪有为百姓着想的,”屠娘接着说道:“他们自己能过上好日子,保住权位,便是最大的心愿了,哪还有心思管下面的人。”

    “这事咱们可说不清。”卢大庆说道:“不过,这些东西总不能一直放在这里吧,如何处理为好。”

    说到这里,大家也都沉默了。若送还给朝廷,那是万不能了。朝中已有他们的人,怎么送回的便会怎么被拿走。

    留在这也不妥,被发现是早晚的事,同样还是会送到塞外人的手里。

    “食盐是人所必需,朝廷不想要,那就送给百姓便是。”柴德接着说道:“能吃上淮盐,对身体也好。”

    “也不能就这么大张旗鼓的分吧。”屠娘说道:“要是让官府中的人知晓了,那咱们可说不清啊。”

    “怕什么,捕头王不就是官府中的人吗。”卢大庆接着说道:“让他明日发个公告,就说官府抓了一些盐贩,从他们手中捕获了大量的淮盐,朝廷为奖赏当地百姓,便在此售卖淮盐。每担低于平常盐价一半。没银子的可先写借条,待日后再还。都得了好处,谁还管其他,如此不是最好。”

    “不错,好办法。”捕头王说道。

    “那就依卢兄说的,捕头王照此办理。”柴德接着说道:“至于这米和药材,都是坑害百姓,祸国殃民之物,自然留不得。卢兄弟你带人找一处没人烟的地方全烧掉,一点不留。”

    “好,这事交给我。”卢大庆说道:“挖个大坑,烧光再掩埋便无人会发现。”

    “随你。兵器可是朝廷的根本,”柴德犹豫地说道:“要是带在身上,也不太方便。这些兵器都是军队所用,咱们用的也不顺手,这便如何是好。”

    “此事不难,我倒有个解决的办法。”捕头王说道。

    “哦,那说来听听。”柴德问道。

    “我在汴京为官之时,也结交过朝中的许多大臣,”捕头王接着说道:“虽不能说清廉,但为人还算正直,起码做不出祸国殃民的事,可说都是大忠大孝之人。”

    “把这些兵器交于他们,并写信说明事情的原委,再由他们还给朝廷。”屠娘说道:“让他们向朝廷说明。这样咱们便不会被怀疑,兵器也不会再入塞外人之手。”

    “嗯,屠娘不愧是女中豪杰,一点便通。”捕头王笑着说道。

    “切,小看我。”屠娘不屑的说道:“我可是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走路的人。莫笑英雄无巾帼,木兰挂帅封将军。”

    “大姐你也不差啊,”卢大庆笑着说道:“莫道我辈无豪杰,木兰披甲拜屠娘。”

    “你辈皆是俊英杰,披荆斩棘待翱翔。”柴德接着说道:“就说到这吧,我立刻写信,捕头王你安排人护送兵器先行。待我写完,便派人骑快马追赶他们,误不了事。”

    “好的。”捕头王接着说道:“我让手下的几个捕快亲自护送,再用狗县令的官印发个通关文书,这样一路便无人敢拦,能保平安。”

    “希望朝廷多些有心的人。”卢大庆说道:“只要有心之人,再用点心,那天下便能太平了。”

    “就是。”屠娘笑着说道:“我这卖猪肉的不也做了不少好事吗。”

    “事不宜迟,大家分头行动。”柴德接着说道:“屠娘你可去帮镖姑和张行,他们那的事更紧急。”

    “好的,行。”大家说完就各自离去。

    事无巨细,转眼间几个时辰过去了。柴德见大家都离开了,自己也不能闲着。便悄悄地从县衙后门溜出去。老人曾说过‘管闲事的人必败于闲事上’,可这些事又不得不管。还是先写了方才的信再说。

    想到这里,柴德加快了脚步往前走。

    “柴大哥,事都办妥当了。”

    柴德听有人喊自己的名字,便顺着声看去,原来是张二。他在此何干,难不成又有事发生。

    便回答道:“啊,是张二兄弟,办的还算妥当。”

    柴德便把四门夺物,和县衙里发现的物品,简便的对他说了一遍。

    张二听后也是吃惊不小,说道:“这些事可非常人能办得到。看来中原这富饶之地,想要的人还不少那。”

    “哈,还真让你说对了。”柴德接着说道:“说吧,你在此等我,又有何事。”

    “嘿,什么都瞒不过柴大哥你。”张二笑着说道:“柴大哥,你知道吗,这次劫车的事,已经传了出去。我听进城的人说,城外有几伙人在抢东西,我一听,便知是你们。没办法,我也不能说,这不是抢而是要,是要回咱们自己的东西。他们定是不信,再误了事,就没敢说。他们还说那些塞外人正在其他县城组织人手,要把东西抢回去。我着急,所以赶过来跟你说一声,好有个防备。”

    “能放走他们,便不怕他们回来。”柴德接着说道:“那些东西我已让卢大庆他们处理了,想要回去是万不能了。明日便是‘争艳大会’举行的日子。等那些塞外人找来,咱们已离开数日,还有何可怕的。”

    “那就好了。”张二说道:“可咱们走后,塞外人会否欺压这里的百姓。如你说,他们可是拿了淮盐的。”

    “这个我也想到了,”柴德笑着说道:“其实,即便你不找我,我也会派人去找你。”

    “我.......。”张二接道:“只要是我能办的,柴大哥尽管说。可你也知晓我天生胆小,要让我带人对付那些塞外人,我可真不敢。”

    张二说完,挠了挠头,不敢言语。

    “让你办,定是你所善长的,就是你的脚力。”柴德笑着说道:“我岂不知你胆小,对付他们用不着咱们的人,我已经想好了。放心,我是不会让自己的兄弟去送死的,咱们中武功好的人也不少,如你和楚兄弟我怎能让你们冲在前头那,你们的本事不在此。”

    “啊,那我就放心了。要说脚力,没问题。我天生就有个好脚力。”张二骄傲的说道:“柴大哥,你尽管吩咐,别的不敢说,保证误不了你的大事。”

    “就如方才说的,我打算把发生的事,详细的写出来。”柴德接着说道:“却不是一封信,而是两封。”

    “两封。”张二疑惑的问道。

    “对。”柴德接着说道:“这第一封信,是送给捕头王安排的那些运送兵器的人,由他们带到朝中。而另一封,便是写给州衙里的官员,一名校尉。此人也姓柴,我们虽无关系,但也是同姓,因此还算亲近。此人虽正直,却也好功。他要是知晓此事,定不会放过那些塞外人,便会带兵前来剿灭。”

    “原来如此。”张二说道。

    “这可是立功的好机会,我料他也不会放过。”柴德接着说道:“你可告诉他,塞外人来此的大概日子。让他带人早些来,埋伏在城里。待时机成熟,便可一举歼灭。你对他说县令已被塞外人杀害了。他为了贪功,是不会追究此事的。也会推脱给那些塞外人。这样他便立了两个功。如此,不是两全其美。”

    “那就太好了,”张二说道:“这样一来,就没人知晓是谁杀了狗县令了。”

    “也只有如此了。”柴德说道:“虽有些不妥,但也没别的办法了。”

    “怎又不妥了,我觉得很好啊。”张二说道:“那狗县令本该杀,要是在清廉的朝代,他早人头落地了,你又何须不安。”

    “你说的没错。”柴德感慨的说道:“那你便随我一路,待我写完,你便送去。记住,速去速回,万不可在外多呆,以免出错。”

    “明白。”张二回答道。

    说完二人便一同向住处走去。

    正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场盛宴正等着这帮聚了又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