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就认秦始皇为爹 » 第六章 他真是我遗留在外的儿子?

第六章 他真是我遗留在外的儿子?

    先打一棒子,再给一颗枣的道理嬴政不是不知道。

    尤其是在看着赵景逐渐失落的模样,嬴政终于有种风水轮流转的快感,之前一直都是他被牵着鼻子走,现在终于轮到这小子了!便乐呵道:“不过你爹我常年在外经营,怎能没个路子?”

    “蒙恬,蒙将军,算是寡人的一相故友。”

    之所以推蒙恬,乃是因为一来他最受自己信任,二来蒙恬此人是非分明,最有的就是那善查人心机洞府之深。让蒙恬试试眼前这少年是真有本事,还是假意亲近?是最合适不过!

    而赵景在听到他老爹的话后,噌地站起身,眼睛亮闪闪地盯着嬴政,兴奋道:“蒙将军?是蒙恬将军?!天啊!老爹你真的太厉害了!快说说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嬴政看得乐呵,饶有耐心地跟赵景说:“为父与蒙将军素有生意交往,那行军的战衣、粮食,大半有为父的支持。”

    这也是嬴政推荐蒙恬的原因,蒙恬是真有一位神秘的商贩好友在为其行兵打仗做后勤补充。

    哪怕是眼前这小子有意去查,也是不怕露馅的。

    赵景兴奋了,那岂不是说,日后胡亥继位,他们还真有可能做到自立为王了?

    而对于蒙恬,既然是自己老爹的好友,那可得好好关照一下了。

    赵景想了想,压制住心底的激动,严肃地对嬴政说:“既然如此,爹,你今年可得好好规劝住蒙将军啊!这一年内,始皇必会焚书坑儒!扶苏公子心胸良善,必定会前去为那些术士顶撞始皇,从而被贬边疆,蒙将军身为大公子之师,为保其身也会跟随前往。”

    “爹,你让蒙将军能劝大公子则劝,不能劝,去了边疆,让蒙将军看见若是有人来对扶苏下问罪诏,一定一定叫蒙将军奋力阻拦!”

    嘱托完,赵景又感慨道:“扶苏此人,虽说儒学深重,但到底是个仁慈君子,如果就这么死了,实在可惜啊!”

    然而赵景的这些话对嬴政可谓是产生了空前绝后的寒意!

    焚书坑儒?扶苏被贬!?

    眼前这少年到底是谁!?怎能知道这未来并未发生之事?

    如果说是因为徐福那辈的方士,赵景前面所言非虚的情况下,他确实会恼羞成怒地去“焚书坑儒”,而扶苏的性子……嬴政知道他必定会来劝自己。

    如果当时是气头上的他,加之长久对深拜儒家的扶苏的不满,被贬的结局又是必然!

    可怕!

    太可怕!

    年纪轻轻,竟对未来之事如此明了!

    试问谁能做到如此?!

    不得不说,在与赵景的交流下,嬴政对他的兴趣是越来越大了。

    如此有先见之明的人,若是愿意为他所用,他嬴政必定以最高之礼对待!!

    民间的能人异事不少,嬴政对其一类收纳、礼待之事也是不绝。

    只要有能者,愿意为朝廷付出,他嬴政都是以师之礼相待!

    若是不愿,只愿归隐山居,不去霍乱他的政策、他的百姓,他嬴政也不是容不下!

    于是,态度上,嬴政对眼前这颇有窥探未来之明的少年,软了软之前生硬的态度,“你说的这些,为父必定会帮忙转达。”

    赵景也满意地点头,对于圣人君子,他是能救一个是一个。

    而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人就这生意一事,边吃边聊着。

    不过多半是赵景吃,嬴政才勉强夹了一两下他赵景吃过且无事的菜样。

    这一晚的晚膳,就拌着带有苦涩的青菜下肚。

    待月亮高高升起,赵景的作息规律,便对嬴政说道:“爹,我先回房睡觉去了,你的房间管家知道。”

    “王叔,剩下的就由你带我老爹回房间吧。”

    管家,也就是王叔,上前引着嬴政前往。

    一路上三人无言。

    直到路过了大厅,嬴政偶然间看见了大厅正座上,那一幅画像!

    他指着画像惊呼,“这画怎么在此!?”

    章邯不解地朝嬴政指的方向看去,却瞧见那有一幅跟嬴政一模一样的画像!只是画像上的嬴政,稍微年轻、萧条帅气些!

    嬴政更是不可思议,赶忙跑过去,摸索着画像上的细微,结果还真发现了他在画上做过的习惯——刻有微小的“赵政”秦小篆二字!

    这说明是他嬴政的真迹!

    而字体旁边还有一朵幼小的梅花?

    梅花?

    !!

    嬴政终于想起来,自己曾在赵国当质子时,与一女子相好过一段时间,那女子的名字里就有一个梅字,那可是他的初恋!

    只不过后来自己发达了,想要接此女子跟着他享福时,女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当时好像带走的就是眼前这幅年轻了嬴政好几岁的画像。

    嬴政顿时惊慌,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来,对章邯命令道:“待明日回去,你去查查我这些年往晋阳小庄运过去的白银都归属何地了!”

    是的,当时没找到初恋的嬴政,觉得初恋仍活在世上,想着既然自己不能接她回宫享受,那就在银两上,切莫亏待了她。

    就每年以赵正的名义,给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寄银两,也从一开始的十两白银,随着嬴政的做强做大,变成了每年白银百两。

    没找到人,就找到当时最德高望重之人,希望他能将嬴政的这份心意转达给那位初恋。

    而这么多年来,嬴政也逐渐忘却了此事,没再寻找。只有每年的寄银,却也是在长久进行着,数额也不多,他嬴政又不是供不起,要知道他宫里的嫔妃一年的月例算下来都比过白银百两。

    如果这是真的,如果那德高望重之人真找到了那梅儿,眼前这少年,岂不真是他嬴政遗留在外的儿子!?

    这话嬴政没说,章邯也默默地将嬴政的命令记在心中。

    倒是跟在他们身后的王管家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但看着眼前这两人的动作,又觉得自己不该去多话。

    想来也是,当年他们小姐生产病危,老爷依然不知所踪。

    常年不见,恐怕是早已忘却了远在他乡的小姐与小少爷。

    也还好,小少爷从小到大都是那么的懂事。

    只可惜了小姐没能养少爷到半年,就逝世了。

    要不是以前小庄上的长老说小少爷的父亲记挂着,每年寄了银两来,王管家还真不知道自己一大男子,该怎么养个幼小婴孩。

    想到自家少爷,管家也一念悲哀,他岂能不知眼前二人并非是他们的老爷!又岂非不知,这与画像相似的善良的好心人只是哄哄自家少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