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就认秦始皇为爹 » 第三十章 纸的出现

第三十章 纸的出现

    次日,赵景难得的起了个大早。

    但他并没有声张,而是拿着毛笔,在屋内写写画画。

    存载内容的物体,也不再是那笨重的竹简,而是他砍伐后山竹林来,制作而成的薄纸。

    之前也说过,他本就会一点造纸术,现如今又得了系统的《造纸术》奖励,那这造纸技术可呈直线上升。

    所以,自己在制造纸张时,也将以前制作的粗制纸张拿出来用。

    纸上承载的内容,则就是昨晚他和老爹讨论的瘟疫防范措施以及商贩入骨和存取规格的细稿说明。

    粗制纸张是赵景请蒙恬献给秦始皇的宝物,其内容也是解政哥燃眉之急的方法,一举两得!

    赵景都可以想象,日后那日进斗金的快活日子!!

    喜滋滋地写了满满的好几篇后,可算把这些给梳理清楚了!

    然后,赵景用一条麻绳将其捆绑起来,夹在腋下,直接推开房门,向嬴政所在的房间走去。

    来到房门口,果然瞧见准备安静离去的嬴政、蒙恬二人。

    赵景掐算的时间正好。

    嬴政倒是看着突然出现的赵景有些吃惊,这小子今天居然起了这么早?

    “景儿怎么起得这么早?”嬴政甚至都问出了声。

    赵景弯唇,把胳膊下夹着的卷纸拿在手中,朝向蒙恬,低头将其递了过去。

    并说道:“蒙将军,这是我献给陛下的宝贝,可解陛下的燃眉之急。”

    赵景一语双关。

    倒是蒙恬有些懵圈,那是什么东西?

    一旁的嬴政紧盯着赵景手里的东西,他有预感,赵景说的燃眉之急,不单单是指地震一事。

    嬴政向来是极其看重自己的预感,于是,他向蒙恬使眼色,叫他收下此物。

    接收到嬴政看过来的眼神,蒙恬当即下决定,“好,公子放心,某一定会向陛下进言!到时候,定不会少了公子的功劳!”

    慎重地接过赵景手里的宝贝,蒙恬小心翼翼地护在了身前。

    赵景抬头见状,无声地笑了一下,“蒙将军也不必这么小心谨慎,它不容易坏的。”

    “某受教。”

    话虽如此,蒙恬依然不肯放松谨慎。

    这可是嬴政要求接下的,景公子也说了这是宝贝!

    他蒙恬必然要小心!

    不管蒙恬怎么样,赵景终于看向了被他忽视的嬴政。

    “爹,你既说今日不急,那孩儿就等明日早晨出发。”

    嬴政点头,甚表欣慰,“好孩子,缺什么记得写信给我。”

    “我送送你们吧?”

    “嗯。”

    父子二人并肩而行。

    嬴政的心思都在赵景递给蒙恬的那宝贝,对赵景倒显得有点冷淡。

    好在赵景也并不在意。

    “去颍州的路上,记得给自己多备点吃的,别饿着了。”

    临近院门口时,嬴政突然开口。

    “还有去了那里,别莽着个劲往前冲,伤着自己可不好!”

    想了想还是有点不放心,嬴政干脆问:“要不我还是指一个侍从给你?让他在路上保护你,你也别想着拒绝了,就这样吧。”

    赵景哭笑不得,只能一一应下。

    将嬴政扶着送上了马车,赵景也对嬴政说道:“老爹你在咸阳也得注意身体,孩儿很快就会回来。”

    “嗯,好。”

    等终于送别了两人,赵景回头进屋睡回笼觉去了。

    回咸阳的路上。

    嬴政迫不及待地拿过蒙恬还没捂热的宝贝,打开看了起来。

    赵景的字不算规整,但好在这简笔楷书略微像样,依稀可以辨别。

    也幸好早些年程邈献上了隶书,嬴政喜欢这个字体,也研究过不少。

    这才让他看清楚纸上所写的内容。

    纸上的内容条列清晰,逻辑紧密,连后果都写得清楚至极,可谓是毫无破绽的完美计谋。

    只是。

    嬴政摩挲着纸的质感,时不时还掂量了一下纸的重量。

    前后翻看着记录的内容。

    他发现,赵景所指宝贝,恐怕并不是其内容!

    而是这承载的东西!

    嬴政如获珍宝般抚摸着纸,还叫蒙恬来摸摸、看看。

    蒙恬不明所以,但还是照做了。

    就是摸完了看完了还是没反应过来嬴政要他做什么?

    然而嬴政也只留下一句“这可是好东西啊”让蒙恬自己琢磨。

    在翻到最后一篇纸时,嬴政猛然看见上面的三个大字:“造纸术”!

    上面的第一句话,就是赵景写的:“想来陛下已经好奇,手里拿着的是何物了吧?”

    “就由草民来解释一二罢!”

    “此名为纸,可承载字画,可存保百年字迹依旧清晰见人。”

    “其制作之法,也简单快捷。”

    后面的一大段都是详细的制作方法。

    嬴政快速浏览了一遍,在他的脑海里,隐约觉得赵景献上纸,事情恐怕并不简单。

    果然,在最后的末尾,赵景留下一句:“此物可贩卖在百首之间,承载百书百画,攻收百家之心。”

    “攻收百家之心!”

    短短的六个字,如寺庙警钟,轰隆,敲散了嬴政脑海里久聚不散的阴霾。

    如果是其他人,恐怕不会知道纸的出现会带来什么。

    但嬴政清楚,史上记载百家争鸣,可这百家文学却总是闭门造车,不愿将自己的文章学识共享天下,也唯恐天下黔首拜读。

    他们自视甚高,对收弟子一事,不是拜金财高管,就是独有旷世之才者。

    独揽一众天才,然后隐居世外。

    是让嬴政苦之久亦!

    可如今纸张出现,让读书记载不再那么沉重繁琐。

    只要让百家中的一家,愿意与秦相和,用纸张记录其学识文家,以纸的便捷,传遍天下不再困难!

    更何况文中赵景所言,纸的制作便捷,成本极低,可卖一铢百张,一张可记几十余甚至百字!

    竹简抄字笨重而繁琐,纸却轻巧便捷。

    一是百家之难,二是资金运转!

    三是……舆论掌控!!

    如果朝廷有什么改革变动,就不用让言官一个个向下递进,容易出错不说还费时费力。

    有了这纸,朝廷有什么通告,可以直接写在这上面然后颁布在市井上,顶多叫人在旁边帮黔首们识文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