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就认秦始皇为爹 » 第五十六章 过渡

第五十六章 过渡

    赵景精神状态明显不佳。

    蒙恬一眼就能看出!“小赵大人有礼,只是忙碌之余,小赵大人还是要多注重一下自己的身体健康啊。”

    赵景闻言,抬手摸了摸自己冰凉的脸,随后笑道:“多谢蒙将军关怀。”

    然后又继续说:“蒙将军一路艰苦,现下是否要歇息一阵?”

    蒙恬却向着扶苏与赵景拱手,婉言拒绝了这个建议,“实不相瞒,某之所以过来,只是与公子打个招呼罢了。”

    “某长途跋涉,为的就是第一时间赶来救灾,如今正好赶上,便要立刻进行,以防百姓受苦。”

    听着这话,扶苏与赵景二人就不便再要求蒙恬休息一会。

    只是在蒙恬即将离开之际,扶苏连忙喊住了他,“蒙将军请等一等!”

    蒙恬顿时停住了脚步,回头满脸疑惑地看向扶苏。

    扶苏:“扶苏与将军一同前去。”

    蒙恬惊讶,“什么?大公子你要亲自去?”

    扶苏点头,转而又看向赵景。

    赵景这会却摆手,示意道:“想来蒙将军手里有更详细的计策,我就不便过去捣乱了。”

    “扶苏公子对救灾一事很是上心,乡亲们也都夸赞着大公子。”

    蒙恬来了,赵景就不用再过去,主要是他还有自己的打算。

    夸一句扶苏也是顺带的,也好让蒙恬知道,有什么进展可以与扶苏商量。

    只是这一幕落在蒙恬眼中,就是另一层意思。

    “小赵大人真与我们不一起?就不怕外边的人说,小赵大人是来游山玩水的?”蒙恬笑着脸,半开玩笑半试探地说。

    赵景却笑而不语,将目光移到旁边看戏的淳于越身上。

    感受到赵景的视线,淳于越顿时一个炸毛,反瞪了回去。

    手颤巍巍地一下又一下捋着自己的白胡,气得横眉直跳,“老朽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步子都迈不稳,怎么?赵大人这是要我也去跟年轻人比?”

    赵景嘴角扯出弧度,“淳博士言重了,我岂能是那不尊老爱幼的人?我只是看看风景而已。”

    淳于越却好面子地重哼,“无礼小儿,老夫于你没什么可说。”

    说罢,淳于越甩袖愤恨离去。

    赵景尴尬地抬手碰一下鼻尖。

    谁叫全场最不满意他的,就这小老头子?他这也是下意识的动作罢了。

    回到蒙恬的玩笑话。

    赵景丝毫不在意,“蒙将军多虑了,小子我身正不怕影子斜。”

    扶苏赶忙站出来替赵景打圆场,“老师误会赵大人了,赵大人心系颍州百姓日后难以生计,便连夜联想到了一种名叫茶的饮品。”

    “此饮效果极佳,可用以多处,如果能大力生产,百姓余后的生活将不再是问题。”

    “还有颍州抗震的问题。这座宅子原是颍州县令贾德厚的府邸,贾德厚此人长期贪污枉法,压迫百姓。”

    “这座宅子就是他花了大笔金银,来打造的极具奢华坚固的宅院。”

    “幸得宅院坚固,建筑手法巧妙,才能在此次地震中完好无损。”

    “赵大人便让颍州的工匠们过来考察研究,摸索着宅院屹立不倒的原因,好运用到以后的建筑上去。”

    蒙恬听后煞有其事地点头,他的确在门口处看到不少人贴着围墙转。

    “这是好事。”蒙恬说,“既如此,某就不强迫景公子了,某先行一步。”

    扶苏也对赵景说:“章……张大人就留在院子保护你,赵大人再会。”

    赵景拱手,“慢走。”

    随着在府门口,遥望蒙恬那浩浩荡荡的人群离去。

    赵景便明白这后面的事,大致是与他无关了。

    章邯被扶苏勒令留在院子里,见大部队的人都走远了,跨步来到赵景身边,问道:“公子,我们现在该做什么?”

    赵景沉呤了一下,转身面向身后,同样是一脸茫然的雅子晋他们,说:“你们分一半的人继续去茶树那摘茶叶。”

    “对了,也去难民那边多找几个人一起去,最好是名单上的。”

    红巧春是这群人中对颍州最为熟悉的人,茶树也是她率先发现的。

    因此,在赵景说出这句话后,她就立马站了出来,左手的小拇指还牵着一个一两岁,嗦着手指的小奶娃。

    “老爷,俺去罢!茶树子是俺找到的,俺熟悉路。”红巧春说。

    赵景点头,但目光看到了小奶娃身上,指着他,说:“小孩就让他留在宅子里。”

    提到小孩,赵景眼睛一亮,“张叔,你看能不能去找一些磨粉的工具来?”

    秦朝的石磨还算比较完整,虽不是随处可见,但在一座城池里面找,还是很容易就找到的。

    章邯听后,拍拍胸脯就答应了下来,并且迅速开始行动。

    然后赵景又对小孩们说道:“今天老爷我带你们吃点新鲜的东西,你们想不想吃?”

    小孩嘛,提到吃的都高兴!

    “想!”

    “老爷我也想!”

    “还有我还有我!”

    赵景笑嘻嘻,“那就先干活,拿着桑叶先去喂蚕宝宝,几个力气大的就一起把红薯搬出来。”

    至于除了孩子的其他大人:年轻壮年的,都被派出去摘茶叶或者去救援队里帮忙;年迈的,就留在宅子里,能行动的就帮忙扫扫地、烧个火之类,不费太大力气跟精神的活。

    小孩一哄而散,都跑去一人拿了好几片新鲜桑叶,然后来到赵景住所旁边屋子里去。

    屋里的蚕还不够多,一共就三个萝筛,并排摆放在地面上。

    ……

    北集市。

    一路上,扶苏将这几天发生的事情都跟蒙恬说了一遍。

    蒙恬听后,看向扶苏的心情有些感慨,“大公子遇上景公子后,改变了许多啊。”

    扶苏深以为然,只不过觉得不是改变,而是学到了很多。

    “景贤弟为人处世很有头脑,遇事冷静,反观我,一直以来倒有些莽撞,甚至……有点懦弱。”

    蒙恬斜睨一眼扶苏的表情,见他没有别的心思,方才开口:“大公子切莫妄自菲薄,景公子曾夸赞过,大公子实乃谦谦君子,品性良好。若将来秦朝更替,大公子是合适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