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就认秦始皇为爹 » 第七十四章 荀子

第七十四章 荀子

    赵景在出发前向大家通了气,明确表示不准强征黔首的东西,更不准拿、破坏黔首的农物产业!

    坦言“万军从中过,不拿一针一线,不扰一宿一民。”

    这话传到黔首耳中,他们却叛逆地拿东西,起早贪黑地堵守县令府。

    这场景赵景可太熟悉了,在现代,群众对救援队伍野蛮式投喂,可谓常见。

    他是应付不过来这场景的。

    于是他便躲在牛车里,紧紧护着车上的窗帘。

    然而这可苦了想要感受一下黔首热情的扶苏,站在车前被人塞了一只母鸡,搞得浑身都是鸡毛。

    太热情了,太热情了!

    扶苏不由得感叹。

    最后实在招架不住,直接钻进车里躲了起来。

    可怜蒙恬来时就没有带车,坐着的马儿左右挂着不少农特产,还都是黔首们硬塞的。

    连马儿的嘴里,都塞了一株青菜!

    后面的将士侍卫们基本上与蒙恬的情况大同小异。

    他们都拒绝了啊!甚至都狠狠推脱!可人家硬是要给!

    甚至还有过分的,把半大的奶娃都塞到他们怀里!?

    这可要不得!!

    吓得这位小侍卫赶紧把孩子还回去。

    ……

    蒙恬离洲,黔首百里送行。

    都不舍地哭诉着,依依不舍。

    直到溜长的队伍没了影,县令才终于劝动黔首回家去。

    ……

    离开颍州几公里的距离,蒙恬突然叫停了队伍,让大家原地休息。

    休息时,蒙恬又让将士们收集他们从黔首那得来的东西,再派一人把这些东西打包,送还给颍州县令。

    做完这些,正逢晌午,大家开始停歇做饭。

    蒙恬来到赵景身边,看着除了扶苏马车上的人,就数他浑身最干净整洁。

    而赵景看着蒙恬一身狼狈,还有几片菜叶子在肩上。

    两人相视难免忍不住笑。

    赵景伸手将那菜叶拿开,道:“蒙将军好气质,噗……哈哈哈。”

    蒙恬尴尬地笑了两声,脸上怅然的神情却看起来格外轻松,“某是从未见过,军将与黔首之间,能有这般风景?”

    “即便是老秦的黔首,也从未有过。”

    扶苏从马车上下来,走到两人身边,坐下时,还不忘整理自己皱乱的衣服,“扶苏也未见,景兄,我看黔首们都想送东西过来,我们怎么不能收下啊?那也是他们的心意。”

    赵景弯唇浅笑,“为君为官,无不一个‘民’字。”

    “身为朝廷,身为皇室,过来颍州,就都是为了颍州百姓,是分内之事。”

    抬手直指颍州方向,道:“民心如水,君臣如舟,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赵景沉沉地落下这一句。

    扶苏心中震撼,嘴里嘟囔:“‘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想到颍州一行,扶苏是深有体会,当那水上船舟的感觉。

    蒙恬也被这一言论小有震惊,又感觉哪里有点熟悉。

    “荀子之言,还是可以多多借鉴。”赵景说。

    “荀子?”扶苏有些不解。

    嘶。

    赵景挠挠头,遭了,他只知道荀子,却忘了人家本名叫什么了!尴尬!

    蒙恬一听荀子,仔细回想,突然说:“嘶,某是记得以前赵国有一位荀卿说过这句话。”

    “啊对对对!”赵景恍然大悟,“荀子,荀卿,名况,字卿,就是他!”

    蒙恬也然,“这荀卿也是儒家学子,其心怀广义,所发言表为政治启发,无人能达。”

    “只不过孔子主张性本善,荀卿背道而驰,主观性本恶,与儒家文化截然不同,促使其名望不大。”

    “唯独那政治言论,颇有深意。”

    “呸,妄为学子,败俗言论!”淳于越极为不认同,朝一边呸了口痰,俩胡子歪成一条斜线。

    还教导着扶苏,“扶苏你可不准去看那不伦不类的东西!”

    蒙恬见状闭上了嘴。

    这文官骂人难听,夫子骂人你听不懂。

    像淳于越这种又是文官又是夫子的,吵起来耳朵生疼!你还吵不过!

    赵景倒没有做沉默的打算,反正他跟淳于越吵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淳博士你这话就不对了。”

    “人要博学广议,你不能因为别人的观念与自己不合,便否认其一生的价值?”

    “荀子的性本恶与孔子的性本善虽说意境不同,但对一个人的人生实意大致是相同。”

    “他们引导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却是面对不同的阶段啊。”

    “人要博学,别死钻着自己的理,多读书,多看看。”

    死钻理?多读书?淳于越不可置信地瞪着赵景,脸都被气绿了!

    赵景却没再看淳于越,转而对扶苏说道:“你现在看到的,不一定就是这个世界的全貌,大公子,儒家之美,百家之艳,你不可看其表面,听其市井,你得自己去挖研探索。”

    “知识就是这样,你要是抱着偏见,那你入目所及皆是偏见。”

    “倘若你豁然接受,方可知天地圆,草木曦。”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你是皇子,是大秦的未来,你若心思狭隘,见识浅薄,际时可怜的便是天下人,是那个时代的大秦。”

    扶苏认真听着,也在思考自己历来的所作所为。

    他是有些狭隘了。

    总是听从淳于越,这不能看,那不能读。

    自己所钻研的,也都是片面的理想主义。

    赵景话已至此,便不再多言。

    他知道扶苏向来是最聪慧的,天赋天才,一点就通。

    不然儒家的大能及淳于越也不会将他看得那么重要,竭尽所能去培养自己心目中的大能。

    这里说大能,而不是君王。

    那是因为,儒家确实想培养扶苏为君王,扶苏也却如他们所想的方向发展。

    但这方向,是大错特错。

    是儒学里面的理想帝国与理想君臣。

    在现实世界里,扶苏只能算大能,因为他的所学太过片面。

    淳于越却急了眼,“大公子,你可不能听这奸臣的胡言乱语啊!”

    扶苏与蒙恬忽地异口同声,“淳博士慎言!”

    淳于越气极!双手捂紧心脏,“你!你!你……”

    赵景起身,朝淳于越拱手安礼,“淳博士歇气,我们也不过辩论几句,想来博士不是那小气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