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战国:开局召唤大将军卫青 » 第十六章:椒房之约典故

第十六章:椒房之约典故

    晚上,和卫子夫狠狠温存了一番的韩安却并没有在椒房殿中入睡,而是和孙胜来到了未央宫中。

    此时正是七月份,天气最为炎热的时候,因为韩安削减宫中的用度,所以以往韩王宫里面常用的冰块并没有用了,而是直接放了两盆井水。

    这井水的作用虽然没有冰块大,可也让未央宫中的天气稍微凉快了那么一点。

    韩安躺在榻上,一边享受着孙胜的按摩,闭着眼睛说道:“宦者令,你说寡人每日出去做农活到底有没有用?

    寡人这些天虽然也见过不少新郑的百姓,可是大多数百姓都是不敢在寡人的身边停留。

    而且就寡人干的那点活,恐怕就连你都干得比寡人快。”

    孙胜听到韩安对自己的夸赞,一张老脸都笑作了菊花模样。

    不枉他这几日都卖力收麦子,果然自己的努力都被大王看在眼里的。

    “王上,奴婢虽然不懂什么大道理,可是却也知道像王上这样贤明的君主是当今天下万万没有的。

    或许也只有传说中的上古时期,那些读书人说得尧舜禹能够相比。”

    韩安笑骂道:“寡人是让你拍马屁的嘛,是让你说说寡人做的有没有用。”

    其实韩安心里面也有点迷茫,其实亲自出城外耕种劳作,让韩国百姓亲眼看看他们的大王都在干活,这是韩安为了凝聚韩国民心所做出的举动。

    毕竟韩安深切的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可是韩安也没有当过官,更别说做一个君王了。

    韩安此刻对自己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产生了一点怀疑,这才会向孙胜询问。

    而孙胜,则是韩安除了卫子夫外,勉强可以信任的一个自己人。

    虽然孙胜有着太监的许多缺点,可也同样有着太监忠诚度优点,所以韩安还是愿意对孙胜透露出自己的心声的。

    而孙胜听到韩安的话,也不敢再拍马屁了,而是认真的想了想说道:“大王,奴婢也不知道,不过奴婢手下的探子回报,新郑的居民中都在传说大王您十分贤良,是上天派来拯救韩国的。

    另外奴婢还知道,现在王宫中的那些太监和宫女们虽然走了大半,可是剩下来的人都对大王您忠心耿耿。

    就连以往喜欢贪污的几个太监宫女也都收敛了许多,甚至奴婢还收到流沙探子的禀报,说是大臣们如今回家都与大王您所食饭菜数量一样。”

    韩安听到孙胜的话,心中的忐忑也终于放下了。

    虽然不知道孙胜说得有没有夸张,可是想来总有几分是真的吧。

    “那韩林、韩阳、程远这三人有没有收敛一些?”

    韩安突如其来的话让孙胜一愣,他小心的瞥了一眼韩安,正好看到韩安眼中一闪而过的杀意。

    “启禀王上,韩林这三人倒是让家人在新郑城中收敛了许多,不过三人依旧过得十分奢靡。

    如今三人正在新郑最大的销金窟紫兰轩中玩乐。”

    孙胜说完之后,就老老实实的低着头不敢发出任何声音,刚才韩安眼中的杀意可是有些吓到他了。

    同时他也明白,恐怕大王是要对韩林等三人动手了。

    这三人都是韩国贵族的代表,在朝堂中的势力不小,即便是大王想要动这三人也需要真凭实据。

    就在这时候,韩安略带好奇的声音传来:“紫兰轩,可知道这紫兰轩的老板是谁?”

    其实韩安更想问问,紫兰轩的老板娘是不是叫紫女,还有是不是有一位弹琴的弄玉姑娘?

    孙胜有些迷茫的说道:“大王,这紫兰轩是流沙的产业,一向都是由历代流沙首领掌控的。

    不知道这紫女和弄玉姑娘……又是何人,奴婢从未替听说过。”

    韩安闻言有些失望,他还以为紫兰轩还真是他所想到那个紫兰轩呢,没想到居然是同名而已。

    他还想见识一下二叔卫庄呢,现在看来是见不到了。

    韩安摇头道:“没什么,不过是寡人道听途说罢了。

    对了,你明日暗地里去将寡人和王后的椒房之约宣扬一番,务必要让整个新郑的百姓都知道。”

    孙胜张大了嘴巴,神色不安的说道:“大王,此事事关大王的威严,是否需要多考虑考虑?”

    其实孙胜想说的是,虽然大王您是韩国的王,可是也没有君王将自己的夫妻私事故意宣扬出去的。

    孙胜只感觉自己是越来越看不懂自家大王了,要不是自己伺候了大王二十年,还真以为大王被人掉包了。

    “宦者令,你只管宣扬出去就行,其余的不用管了。”

    其实韩安之所以要宣扬这件事,也是为了效仿当年的汉武帝的金屋藏娇之典故。

    当年的汉武帝登基之后,金屋藏娇的故事可以说是火遍了全国。

    同时也正是因为金屋藏娇典故传遍全国,长公主刘嫖几乎是全力支持汉武帝刘彻继位,这才让刘彻成功继承了皇位。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后面汉武帝想要废掉皇后刘阿娇时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因为秦汉之人极为重视承诺,许多人为了一句承诺甚至不惜自己的性命。

    而韩安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彻底收服卫子夫和卫青的忠心,也是为了让自己在韩国百姓心中有一个重义守诺的名声。

    毕竟当年的刘邦之所以夺得天下,就是因为刘邦在当亭长的时候就十分讲哥们义气。

    正是因为哥们义气,让刘邦手下的人几乎都对刘邦不离不弃。

    就算是有些叛徒,可是刘邦在沛县的老伙计们,也都对他忠心耿耿。

    韩安也是想要在民间营造自己贤明、仁义的形象,让一些人才乖乖到自己碗里来。

    孙胜听到韩安这么说,自然也不敢有丝毫的异议。

    “对了,记得这几多收集一些韩林三人的罪证,寡人最近有用。”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后天,这天也是卫子夫封后的大典,同时韩安也见到了风尘仆仆从南阳赶回来的卫青。

    卫青走到韩安面前,单膝下跪行礼,道:“大王,末将这次除了自己回来外,还带回来了内史腾这个奸贼。”

    韩安听到卫青的话后,脸上笑得更加灿烂了,用力的拍着卫青的肩膀道:“好啊,不过今天就暂时放过内史腾一马,不要污了子夫的封后大典。

    等明日寡人一定要好好看看内史腾,看他有何颜面来面对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