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战国:开局召唤大将军卫青 » 第三十六章:魏国出兵

第三十六章:魏国出兵

    第二天一早,魏王就与张良交换了盟书,并且让张良带着魏国的盟书回到韩国。

    并且魏王增还承诺,既然秦军已经在进攻韩国了,那魏国的援兵必定会在一个月内到达。

    张良欢天喜地的接过盟书返回韩国。

    可是张良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前脚刚走后,魏国上大夫就在徬晚找到了魏王增。

    这位上大夫见到魏王增的第一句话,就是:“大王,你被韩国使者给骗了。

    韩国根本就无法抵御秦军的进攻,大王此时出兵无疑是激怒秦国,为我魏国招来祸端。”

    魏王增眉头一皱,看着这名大夫说道:“爱卿言重了吧,寡人对与韩结盟之事已经思虑良久,怎么可能会被韩使给骗了。”

    魏国上大夫立刻说道:“大王何不想想,现在的韩国地不过三百里,民不过六十万,如此之国又怎么能和秦国相抗衡呢。

    即便是此次十万秦军因为我魏国相助韩国,而无功而返,可是下次秦王若是再派二十万甚至三十万大军来攻韩,我魏国是救还是不救?

    若救,我魏国如今也只有十五万大军,就算是全力相助韩国也敌不过秦军。

    若是不救的话,那我魏国早已经得罪了秦国。

    这不是吃力不讨好吗?”

    魏王听到这名大臣的话,心中也有些犹豫起来。

    只是想到张良的话,魏王还是说道:“唇亡齿寒的道理爱卿应该明白,爱卿能保证秦国灭了韩国后不来攻打我们魏国吗?

    到时候我魏国孤立无援,恐怕也难逃灭亡的命运。”

    这名魏国大臣顿时语塞,其实他哪里想了这么多。

    不过是秦国的探子刚给他送了不少金子,让他阻止魏国出兵救韩,所以他才匆匆进度魏国王宫的。

    不过这名魏国上大夫能够当上这么大的官,自然也不是酒囊饭袋,此时他眼珠子一转就说道:“大王,既然如此的话,那我魏国大军完全可以拖延一些时日,看看韩国到底有没有足够的实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若是韩国能够扛住一段时间秦军的进攻,那就说明在我魏国危难之时,韩国有力量来帮助我魏国。

    可反之,要是韩国连暂时抵挡秦军都做不到,那恐怕日后我魏国有难,韩国也帮不上什么忙。

    这样弱小的韩国,灭了也就灭了。”

    听到这个大臣的话,魏王想了想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于是问道:“那以多久为期限呢?”

    大臣眼珠子一转,笑容满面的说道:“不如就以三月为期如何?”

    魏王增听到要这么久,又想到自己和张良承诺的一月时间,有些头疼的说道:“可是寡人已经与韩使约定好,一月内我魏国援兵必到韩国。

    若是寡人不守诺言,恐怕会令魏国和寡人蒙羞。”

    魏国大臣奸笑着说道:“既然如此,大王不妨让领兵将领带着大军早早在韩国边境等待,只要大军到了韩国边境,那也不算大王食言。”

    魏王犹豫了好一阵,最终还是答应了这个大臣的建议。

    要是韩国真的在短时间被灭的话,那就说明韩国确实不值得救。

    要是韩国能抵御秦军的进攻,也正好让韩军消耗一下秦军的实力,免得自己的大军损失太多。

    毕竟现在的魏国可不是当年的魏国,已经经不起太大的损失了。

    魏王增闭上眼睛,他知道自己的决定很卑鄙,可是为了魏国,他也只能做一个小人了。

    而此时的韩国南阳城中,卫青则是在站在校场中,单凭双手的力道就将韩卒必须手脚并用的踏张弩给拉开了。

    用力瞄准一百五十米外的靶子,卫青扣动了踏张弩的扳机。

    一支弩箭精准的射入箭靶之中。

    “好……

    将军好箭法……”

    周围的将校纷纷喝彩起来,能在一百五十米的距离射中靶子,那绝对是军营中的神箭手了。

    不过卫青却并不满意,他仔细看了看这把弩箭的弓弦和弩身,对着一旁的副将说道:“这踏张弩的准头有点小毛病,从今天开始军中的器械一律都要刻上匠人的名字,若是出现问题的直接追责制造的匠人。

    另外最近几天让人抢收城外的麦子等粮食,一粒粮食都不要给秦军留下。

    另外多备檑石滚木,附近的树林都给本将军砍干净。

    还有在城中靠近城墙边缘的居民,都迁到靠近城中去,城墙之内两百步的距离内不能百姓居住。

    还有这些百姓的房屋都拆了,告诉这些百姓,房屋拆了本将军以后给他们建更大的。”

    说着,卫青就来到了骑兵营,看着这些骑兵都刻苦训练的模样,满意的点点头。

    不管如何,这一千骑兵都是十分宝贵的战力,自然要特别训练。

    “最近这几天给马匹的饲料中多加一个鸡蛋,另外要杜绝士兵偷吃战马的食物,要是抓住一个军法伺候。”

    副将将卫青所说的全都记在心里后,看到卫青没有继续嘱咐,这次忐忑的开口道:“上将军,这次咱们能战胜秦军吗?

    咱们韩军已经有几十年没有正面战胜秦军了,大伙心里都有些没底。”

    随着这名副将的话说出口,周围的军官们都将目光看向了卫青,看向了这个给他们带来了久违的凯旋之音的上将军。

    或许卫青只需要一句话就能让这些韩军士卒相信,相信他们能够战胜秦军。

    只是卫青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拍拍副将的肩膀,平静的说道:“擂鼓,聚将!”

    说完之后,卫青就返回了自己的中军大帐之中。

    半个时辰后,军中所有千夫长以上的军官都已经聚集了起来。

    经过卫青这些天的训练,南阳城的韩军虽然不敢说是脱胎换骨,可战斗力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因为在南阳城中,卫青提拔了大量有军功却无关系的士卒,同时更是爱兵如子,每日同吃同住,和韩卒们一起训练。

    甚至为了让士卒们没有后顾之忧,卫青还将韩安赏赐的财物都送给了需要帮助的士卒。

    所以不过半月时间,卫青就已经深得南阳韩军的军心。

    当然了,卫青所施的除了恩之外,还有威。

    对那些训练偷懒、触犯了军法的军官或者韩卒,卫青从来都是一视同仁,并且绝不留情。

    这就导致军队中既对卫青十分爱戴,同时也有些害怕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