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拯救蔡文姬 » 第三章 寒门与象棋

第三章 寒门与象棋

    时间就像滚滚长江一般,流逝了。

    转眼间,来到这个时代,也已经有一个月了。时间也从稍微显得有些燥热的初夏到了这六月的炎炎夏日。

    丁易在这个庄园了解了很多,开始适应了汉末的生活。丁易觉得自己也有些腐败了,开始适应丁香服侍自己穿衣沐浴了。

    虽然没有做些什么,但是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特别是一个刚刚出大学不久的社畜男来说,对于人性,对于女性,是特别重感情的。

    这也是丁易始终与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不同的吧。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叫士子,士与仕,求的是功名利禄,求的是名望。

    对于21世纪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求的是有一份值得依恋的爱情、一套房子,以及在这套房子下支撑的幸福。

    故而,现代人比古代人来说更加重视来之不易的感情。

    像是刘备那一种,可能才是这个时代的士人典型,每次逃路,首先和自己逃路的必定是是自己的兄弟,其后才是自己的老婆孩子。这个可是为了自己事业连家里人都不要的狠人。

    但道德是不确定的,每个时代都有其道德,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刘备这种抛妻弃子并不会显得多么不道德。

    这一个月的下来,丁易对这个小姑娘也有了几分感情。

    虽然说不至于说要娶了这小姑娘,但是丁易希望可以在这个乱世里保护这个小姑娘。

    天下将乱啊!

    虽然对于丁易来说,时间还是有的,因为这时候汉灵帝还没有死,董卓也还没有进雒阳。

    但是,心中那一种急迫感还是生了起来,因为时间已经很紧迫了,印象中明年汉灵帝就要死了。

    这个月,发了粮,丁易买了些肉和酒,到大掌柜家里,和大掌柜吃了一顿。丁易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对人,加上丁易展现出来的算术才华,大掌柜倒也没有多么为难丁易。

    而一起喝酒吃肉这事后,大掌柜对丁易转变了态度,从不添麻烦不添堵的旁观态度转变为赞赏时而还多加提点的态度。

    丁易也见了其他人,比如家里的几个纨绔,还有几个千金。

    对于几位千金来说,对于丁易的样貌还是颇为欣赏的,得益于后世的物质丰富,丁易在身体发育时期,从来就不缺蛋白质,身高就达到了一米七八。皮肤看上去也是较为白净,五官也较为立体,常年打篮球健身的缘故,有几分肌肉。与一般的士人并不相同,故而在极为千金心里颇有好感。

    而对于几个纨绔来说,说不上多么热络,但是也就让他们知道有丁易这号人物。这个人精通算学,懂《论语》,其他也没有太大的印象了。

    这个时代,是阶级固化非常严重的时代,对于士这个阶层来说,如果家里是大族,有良田沃野,祖上当过什么大官,有传书便可成为“豪门”了。

    没有良田沃野,有传书,祖上没有当什么大官,或者说当过大官但那已经十分久远了,家里还能有个门楣,那比一般的农夫、手工业者来说也是高攀不上的,可以被称为“寒门”。

    豪门和寒门其实也是在都是在士这个阶层里的。

    在这些纨绔和千金眼里看来,丁易就是一个落魄的寒门士族,可能祖上有算学的典籍传了下来,后面家门败落,最后不得不卖掉典籍,最后来到他们章家某个生计。

    而对于这些大族来说,他们是很乐于接受这些寒门的,再怎么说都是“士”这个阶层。

    要是下嫁一个旁支的庶女什么的,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在他们看来这样丁易就和他们章家绑定了,在振兴他们丁家的同时也要为这个家族某求利益了。

    虽然说丁易觉得这种规矩非常无聊,为什么和你一个女子结婚就一定为你们整个家族谋求利益,但是丁易还是觉得不要和这个时代的规则对抗好。

    凡是和这个时代统治阶级指定的规则作对的人似乎都没啥好下场。

    小至董卓就是个例,大至魏国和蜀汉也是个例,前者想以武力对抗豪门士族,后者想建立一个寒门法家的国家,都是与豪门士族的利益、规则不符合的。

    丁易这一个月来,经常锻炼身体,肌肉也膨胀了几分。这个乱世,还是需要一个健壮的身体的。

    小姑娘看着小郎君在地上一上一下的,反反复复,一时间还有些不适应。但时间长了,小姑娘听小郎君说这叫锻炼身体,锻炼手臂肌肉,也就习惯了。

    小郎君还戏弄自己说,小郎君现在抱起自己不用两只手,一只手就可以把自己拎起来。

    怪戏弄人的。

    但是小郎君是一个怪人呢!他和一般的读书人不同,没有那么多的之乎者也,说话很幽默,经常都笑我。

    哼,不想理小郎君了。

    丁易自然是不知道小姑娘心里想的的东西的。在二十一世纪,这些小玩笑,自然是可以和其他的女生开心的聊天。但是这些话,在这个时代,不知不自觉间撩动了小女生的心。

    其实这一个月来,没有太多的烦恼,也就是帮大掌柜做一些事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时间还是较为宽裕的。时不时还可以和小姑娘笑笑,聊聊。这样没有现代生活的那一种焦虑,也是蛮好的。

    只不过自己的这一种悠闲,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切实际的、奢望的。这个时代大多数人都是麻木地生活,为了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甚至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没有。

    连期望都没有,何来的焦虑,也只有麻木的生活罢了。

    丁易在这个月,知道了去雒阳的需要做些什么,要多少盘缠,要多少时间,等等。

    唉,丁易计算了一下,一匹马的钱就不菲,很难去雒阳。

    章家有没有什么商队去雒阳的,去一趟雒阳,很难啊!

    单纯就是章家发的粮,得等到猴年马月啊。

    故而,丁易一直在想办法,像有没有快速赚钱的办法。或者是能不能从家主那拿到一些钱。

    丁易想了很久,还是觉得没啥好办法。

    主要是如果暴露了某项技术,这家主会不会让自己安然离开,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丁易还是知道的。

    这一个月来,丁易了解了很多。

    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跨越阶层非常不容易。

    没有出身,那些掌握政治经济文化主动权的士族是不会让你走入到统治者的眼中的。

    因而,从某种程度来说,曹操的事业能成功前提条件是他爸曹嵩在汉桓帝卖官鬻爵的时代红利中买了一个三公之位,可以自称自己是三公之后,有了一个出身。但是依然人说是阉宦之后,不得入“士”这一阶级。

    孙策和孙权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其父亲长沙郡郡守的荫蔽。

    真正是突破阶层的,能够突破士族的阶层封锁的,也只有刘备了。但是就算是刘备,也要遵守士族制定的规则,故而,他怎样都要为自己某一个出身,也就是他“刘皇叔”的身份。

    这个时代实在是太看重出身了。阶层固化严重,上层阶层把底层阶级剥削得活不下去了,起义四起,这样的朝代,必然是要灭亡的。

    故而,丁易对自己能否帮助到蔡琰也是有所怀疑得,主要是当前得蔡琰还是蔡邕之女,生活依旧富裕,是名士之后,想要见蔡邕得人多的去。

    自己一个白身,以何种资格去见蔡邕呢?

    难啊!

    而且也不知道蔡琰现在到底多少岁,什么时候嫁给卫仲道那个短命鬼。

    唉!

    难啊!

    丁易觉得还是需要先做再说,毕竟不去见见,怎么知道自己做不到呢?

    丁易就是有这种乐观精神。

    所以现在得丁易每天也只有安心做事,有空思考到底怎么搞到一些钱,去雒阳看看。

    这段时间丁易经常研究自己左手得那一串数字,感觉这个东西没啥作用,也就是可以当成手表用。

    不过,这个东西还是有些特别的,比如除了丁易自己其他人都看不到这东西。

    这就很怪了,故丁易每每研究,都是充满了疑问。

    这个到底是什么?

    除了当手表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诸多疑问,一个月来,困惑!

    这个月来平常的生活丁易倒是较为淡然,有时候还是颇为开心的。

    将象棋做了出来,当然中间楚河汉界是不会写的,随意写了“江河”二字即可。

    其实这个时代是有类似象棋的的棋类游戏的,但是真正与现代的中国象棋玩法一样的还是得到宋朝才会出现。

    教给丁香这个小姑娘怎么下象棋,小姑娘这段时间和丁易学一些字,学得倒不是太苦难。

    但经常下棋,象棋那九个字倒也记熟了,也学会了写这九个字。

    不过嘛,每次和丁易下棋,丁香这个小姑娘几乎都是输的。

    教会她下棋,下了几盘,小姑娘就不愿意下了,实在是没有成就感。

    后面还是硬拉着她下,她嘴上还不忘道:“小郎君就知道欺负人。哼哼。”

    不过确实下棋下多了,这小姑娘很多棋路都懂了,能和丁易走多那么几回合了。

    有时候丁易一不注意,就会给这小姑娘将军了,那时候也让丁易破费脑力。

    反正这一个月来,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

    倒也乐得清闲自在。

    丁易笑问小姑娘,“从家主那赎你回来要多少钱?”

    小姑娘听了,心里乐开了花,倒没有回答,整天时不时露出一个纯真的笑容,怪让人心动的。

    在这里兢兢业业地工作,最后说要是请家主为自己拉个媒什么的,倒也不用花钱。

    但是丁易觉得这个时代终究是乱世,丁易觉得还是赎了这小姑娘然后带她走比较好。荆州迟早是要乱的,虽然说这里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和平时期。

    但是还是觉得不安全啊!

    这几天,丁易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串数字发生了一些变化!

    18806251520202205200000。...

    这一串数字第一个点好变成了句号,这一变化,让人觉得甚是困惑。

    丁易研究了很久,但是还是没有发现些什么东西,就有些愁了。

    这天,自己收的的那个徒弟来了。

    “拜见师父”小徒弟非常恭顺地拜了个礼。

    这个月来,倒也没有教这个小徒弟什么,这个小徒弟本来就是识字的,只不过没有什么书看,显得知识较为缺乏而已。

    丁易为了省钱,也不是用书简和笔墨教授,是在沙地里教授这个小徒弟一些知识地。

    他倒是学得勤快,很多知识都学会了。

    其他的更加深入的知识,来自后世的那些知识,丁易是不打算教的。

    丁易也就教了这个小徒弟算学和《论语》,不过这个《论语》真的讲起来,讲多少年都不为过的。

    所以丁易也不打算教这个小徒弟什么,一直教他《论语》即可,时而教他下一下象棋,时不时还和他聊一些国家大势,增长他的见识。也就这样了,倒不会说没有尽到为师的义务。

    以后他要是有他自己的机缘,那就是造化。

    要是淹没在历史长河仲,那也没有办法了。

    这个小徒弟倒也比较听丁易的话,丁易叫他做的事情,他也能做到。

    这其中倒是省了丁易不少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