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的父皇是道长 » 第十一章 上奏本

第十一章 上奏本

    翌日清晨,翠儿便早早出了景王府。

    虽然娘家胞弟是王蕊吩咐,有任务而来,但王蕊内心还是特别想念弟弟。

    早上翠儿出去后,她就在王府后侧的独院里盼啊,时不时走出房门,望着院门外的长廊。

    屋内桌上摆放了几样包扎好的糕点,一侧的箱案上是几匹丝绸,这些都是江南织造局产的上等丝绸,大婚的时候,宫里赏赐的,这些东西晚间都让弟弟带回去给爹娘。

    虽说王家在京城里属于有钱人,什么都能买到,但王蕊还是将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备好带点回去。

    “小姐,小姐!”

    听到翠儿的声音,王蕊快速起身朝着门口走去,只见一个模样俊秀的白皙少年手持两样包裹站在小院之中。

    除了胞弟王潇手上拎着东西,翠儿也是拎着两样东西,这些必定是爹娘匆忙准备的,一丝亲情的温润让王蕊很是感动。

    但这大婚后也才数日,王蕊明显感觉弟弟看自己的表情生疏了不少,她赶紧道,“潇潇,你来了啊!”

    “王妃!”

    短短两个字,让王蕊愣住了!这才几日啊,一出嫁就换来了如此的疏远。

    “谁让你这么喊的?”随即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这些日子的委屈和此刻姐弟的生疏,她终于憋不住了。

    见状,王潇慌了神,忙上前委屈巴巴地道,“姐姐莫哭,是爹爹特别交代的,到了王府不要失了身份!姐姐现在是王妃,尊卑有别,说话做事定要注意!”

    王蕊连忙朝着天空仰望了一下,眨了眨眼睛,不让泪水流下,随后狠狠地敲了一下他,“进屋去说!”

    她知道,此时任何失态的举动被人瞧见,都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娘家弟弟来,是开心之事,这一哭就让人有想法了。

    王蕊拉着弟弟的手腕,邀他进屋,“爹娘可好?”

    “好!”

    王蕊欣慰点点头,一边吩咐翠儿取些小食过来,一边又问道,“你们可曾听闻杨大人的事情?”

    “听说了,爹爹本也想来呢,但思来想去,现在来不合适!”

    “娘的腿疾好些了吗?这两日春寒,定又疼了吧?”

    “白天还好些,夜里就疼得无法入睡,近两天,走路也有些跛,但今天听说你唤我过来,她似乎好了,前前后后亲自吩咐打点。”王潇说完,也问道,“姐姐在这边好吗?”

    “我挺好的!...”

    一来一去,闲聊了一会,但时间紧迫,孙世芳今日来,景王要备好了青词一同交予给他,所以王蕊也没时间与胞弟再细聊家常,她将翠儿取来的糕点拿起一块递给王潇,随后就将今日叫他过来之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个明白。

    “那现在去找王爷吗?”

    “不,王爷在书房听师傅讲学,你走的时候去招呼一声就好,写好的东西,我会转交给他!”

    王蕊转身从箱案上取了笔墨,又走进内房,拿来了一张写满字的纸。

    这是昨晚朱载圳连夜写的东西,王潇展开一看,都是白话。

    天上的元始天尊啊,你是住在天宫里的神仙,管着仙界,造福万世!

    伟大的君父啊,你是住在皇宫里的神仙,心系着大明的江山和子民!

    这马屁迎合的,实在是让人叫绝,将嘉靖比作了神仙。

    “可会写?”

    “会!我来想想!”王潇一边咀嚼着点心,一边自信地点头。

    翠儿欣喜道,“我就知道我们家少爷行!”

    王蕊亲自给弟弟研磨,随后站在他的身后,看着弟弟边想边落笔。

    王潇写得不满意的就搁到一边,重新来过,足足写了五六页后,才将一张交给了姐姐。

    王蕊欣慰一笑,让翠儿将废掉的纸收起来,晚上等上了烛火,再悄悄烧掉。

    ......

    景王府书房,孙世芳与朱载圳讨论着写奏本之事。

    景王口述,孙世芳执笔,首先表达了臣闻之愕然,实不知也的情况,随后抨击徐阶管教不严,没有及时发现阻止学生的恶劣行为,最后又影射这事或许是裕王那里的事情,景王绝对没有参与,景王为此愤怒担忧,近两日不思茶食,夜不能寐。

    写完,孙世芳的手都有些颤,紧张地问道,“这样可行?”

    “可行!”朱载圳很肯定地回到道。

    孙世芳又嘀咕道,“王爷,我这可是得罪了裕王、徐阁老和高大人了!而且皇上那里晴雨不定,万一触犯龙颜,定我一个污蔑阁臣的罪,我就要去镇抚司的监狱和杨大人作伴了!”

    朱载圳调侃道,“和忠臣为伴不好吗?”

    “听闻杨大人在监狱里被打得血肉模糊啊!杨大人常年在外治兵,年纪也轻,而我一把年纪,哪里受得了那般折磨?”

    朱载圳又调侃道,“态度要鲜明,立场要坚定!保你将来不失入阁之位,衣锦还乡,岂不美哉!”

    “我...”孙世芳闭口,静静地坐在那里,他此时无话可说。

    见状,朱载圳随即又安慰道,“孙师傅不要害怕,现在有人参严嵩,就要有人参徐阶,这样皇上才高兴,当然,为了打消你的担忧,我这还有一份东西,可以讨皇上开心!”

    “是何物啊?”

    “马上就来!”

    时间卡得很准,晁铭此刻正好踩着小碎步赶了过来,从袖口里拿了一张叠好的纸。

    朱载圳快速打开,轻轻默念了起来。

    “玄都玉京持天界而赐祥瑞,玉清元始天尊,紫禁西内系万民而哀苍生,万寿忠孝帝君!”

    看到这华丽的青词,朱载圳如获至宝,“就这个了,孙师傅拿去誊抄一遍吧!和奏本一同呈上去,要快!”

    孙世芳接过一看,才发现是青词,要得宠,就要会写青词,不然严嵩也不会有青词宰相这个“殊荣”!

    就拿此时回乡丁母忧的袁炜来说,靠得一手马屁青词,深得嘉靖的宠爱。

    他曾经写的一份青词让嘉靖大喜,随后命翰林院誊写多份,一时之间就流传于大明两京一十三省。

    有好的青词,可以弥补身上的很多缺点,有人参你,皇帝也不会追究。

    “你奏本最后就附上两句,春分将至,献青词一首!”

    “是!”

    孙世芳没有再耽搁,匆匆离开了景王府。

    而王潇在景王府用了午膳,又和景王招呼了一声,也匆匆离开了,两人并无过多接触,见面也仅仅是例行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