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的父皇是道长 » 第十九章 街上出手

第十九章 街上出手

    “差爷!您就高抬贵手...放过,放过我们吧!”老汉带着哭腔道。

    皂吏晃了晃手中的名籍册子,冷哼道,“这要的人都是顺天府登记在册的,可是你装可怜就能过去的?”

    另一名皂吏握紧水火棍上前了两步,阴阴道,“识相的滚一边去!否则就不是敲你几棍这么简单了!”

    少年不像老汉那般委曲求全,明显不甘示弱,带着少年郎的血腥怒吼道,“谁要抓我二姐,我就打死谁!”

    这现场还有围观之人,不要面子吗?皂吏显然被惹恼了,现在不来点硬的不行了。

    没有片刻迟疑,一人握着水火棍就冲上前,朝着少年的头劈去。

    少年待棍快近身之时,向右侧一个闪躲,宛如脱兔,顺利避开这一下。一下不中,另一个皂吏也奔上前,少年随即用手中木棍挡住劈下的另一根水火棍,手又快速从自己握的木棍中间滑到了棍头,抽出后闪到皂吏后方,一棍抽在他的小腿处,那皂吏瞬间就跪了下来。

    先前一个皂吏见状,又赶上来之时,少年快速回头,身体侧倾几乎挨地,一个扫地腿,只听见一声重重的低沉的闷响,皂吏被重重地撂到了地上。

    这打的可是朝廷的人,但朱载圳看在眼里却心中叫好,这些皂吏怕是平时舒坦慵散惯了,竟如此不堪一击,不过这个少年郎身手倒是不错。

    “哎呦!”摔倒的皂吏摸着屁股站起来后又扶起另一个胖一些的同伴,“反了!反了!等着,将你们都锁了下大牢!”

    眼看闯了大祸,老汉吓得浑身哆嗦,事情已经发展到他无法预料后果的地步。

    没等两个皂吏去喊人,这边的喧哗声已经吸引来了南城兵马司巡街的官差。

    来的官差一共四人,为首一人喊道,“让开让开,是什么人在这里喧哗闹事!”

    围观的人瞬间就分散到两边,让开了一条路。

    官官相护,虽然这些皂吏只是不入流的吏,但好歹是京师里吃皇粮的,见到又有官差来了,瞬间就来了气焰。

    特别是看到为首之人是有品的御史,更加来劲。

    “怎么回事?”

    “御史大人,我们奉命,召这李老头家小女进宫,奈何这家刁民抗命不尊,还持械殴打我们!天子脚下,这是明目张胆的造反!”

    李老汉连忙夺过了儿子手中的木棍扔到了地上,“文贵,快跪下!”随即朝着少年的腿部狠狠踢了一脚。

    但少年倔强得很,纹丝不动,眼睛微红,就那样带着愤怒杵在那里。

    还天子脚下的刁民?大明怕是烂到了天子脚跟了,这种丧天良的事情居然就在眼前,明亡于嘉靖,可真是一点不假,朱载圳看在眼里,内心各种思虑,一是对朝廷的不满,二是对眼前的少年郎多了一丝欣赏。

    路见不平,这种事情必须要救,而且救人于水火,他们必将感恩,这少年的身手不错,拉拢一下也是好的,万一以后也能有帮助之处。

    为首之人为南城巡城御史,见到如此场景,根本不用再多问了,很不客气道,“好啊,好啊,长生谭真君成道之辰在即,圣上没几日就要到城外斋宫斋祭,如此盛会,各大衙门最近特别注意京师的情况,你们不但不体圣忧,还敢打朝廷的人,这三个人,都给我锁了!”

    “抓我!抓我!”李老汉上前一步跪倒在地,拉着御史的官服下摆哭诉道,“抓我吧!别伤了孩子,抓我去坐牢!人都是我打的,抓我去!我认罪了!”

    御史一脸嫌弃的模样,一脚将老汉踢开,“滚一边去!什么东西!”

    这般蛮恨,围观群众实在看不过去了,这也太可恶了,淅淅索索的议论声四起,“不能这样啊!”“就是啊,这还有王法吗?”

    听到不团结的议论,御史朝着人群瞠目怒斥道,“你们看好了,是他们抗令还打人!本官也是依法办事!谁有意见啊?我看谁不满!可以和他们一同前往衙门里问话!”

    人群间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拿人!”

    “慢!”

    一个声音从人群里传来,众人皆回过头去,只见一个英俊的书生样公子上前了两步。

    一身素色道袍,头戴黑纱儒巾,腰间束着锦带。御史上下打量了一番后,竟然没有因为有人多管闲事而恼羞,而是缓缓问道,“你是谁?”

    “大人借一步说话可否!”朱载圳做了一个请的样子。

    御史居然还挺给面子,与他走到了一边,朱载圳立刻握住了御史的手。

    御史刚觉奇怪,想要问话,顿感一个凉凉的很硬的东西顺着少年的手移到了自己的手中。

    “这人家看着可怜,惹得众怒也不好,今日不如散了,放他们一马!”

    巡城御史握紧右手抽了回来,爽朗笑了一笑,“好好!那今日之事就先算了!不知道公子是...”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谁!你今天帮了我,日后有机会,我会报答于你!”

    巡城御史很是得意,缓缓道,“在下南城巡城御史,陈通!”

    “陈通,陈大人,好好,这个名字我记下了!你看人越聚越多,影响不好!赶紧散了吧!”

    “好!”御史朝着人群喝道,“都散了都散了!”

    随后对着手下和两名皂吏道,“走走走!今日这事先这样吧!”

    就这么算了?皂吏虽不归他们管,但人家好歹是京官,只能不解加愤怒地跟着他们离开。其中一人摸着摔疼的屁股,还回头恶狠狠地看了李老汉一家一眼,“我还会回来的,等着”的表情跃然于脸上。

    “大人,那个人是谁?”

    “总感觉在哪里见过,但不认识!”

    “不认识?就这么给面子,放过他们?”

    御史陈通眯了眯眼睛,带着一股老师教导学生的口气,“你看他的装束,还有那腰间锦带上的佩玉,我一眼就瞧着是块贵重的宝玉,这人肯定不是普通人,咱们京师有钱有权的人那么多,他又塞了二两银子,那我何不给他个面子呢!所以你们都要学着点,有点眼力见!”

    说完,他又对着最后面的两个皂吏道,“管的一时,管不得一世,今天给面子放他们一马,明日你们该怎么办事还怎么办事!听明白了吗?”

    “是!大人!我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