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孕育隋唐 » 序

    西晋太康元年,公元二八零年,晋武帝司马炎依从羊祜生前平吴之计,仅四个月便降服孙皓,再造统一。此举结束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并起的混乱局面。从此百姓不受刀兵之苦,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然来之不易的和平却仅仅维持了十余年。西晋元康元年,公元二百九十一年爆发的“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当时的经济发展,极大的损耗了西晋的国力,百姓生灵涂炭,苦不堪言。与此同时,北方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部落由于长期受到剥削与压迫,对西晋政权的不满日益增加,从零零星星的反抗到起兵割据建立政权。在北方,自公元三百零四年刘渊建立前赵至公元四百三十九年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止,经历了长达一百三十五年的“十六国”时期,包括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期间和平之时屈指可数。前秦苻坚虽短暂统一北方,但淝水之战投鞭断流的豪言壮语沦为笑谈,未能统一中国,其自身也在这次惨败后被杀。在南方,自公元三百一十七年始至公元四百七十九年刘宋亡,无论是东晋司马氏政权的桓温三次北伐,还是刘裕、刘义隆的北伐皆是无功而返。

    在中国的北方,入主中原的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从“十六国”的历史中认识到,只有推行改革,深入汉化,民族融合,政权方能长久。北魏王朝的汉化改革在拓跋宏当政时,达到最高峰。其迁都洛阳,改汉姓,且自认为黄帝后裔,改革之心真真,汉化之意切切,积极推动民族融合,以门第高低取代民族差异。然其改革忽视了边疆军人的利益。迁都前,六镇(为抵御柔然,拱卫首都平城设置的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之屯兵地)往往是贵族升迁的上马石,虽为苦寒之地,当时的鲜卑贵族却欣慕为之。迁都后,由于远离政治中心,且柔然逐渐势微,留在六镇的鲜卑将士逐渐被抛弃,政治地位一落千丈,也为后来的六镇起义埋下了伏笔。

    公元五百二十三年,破六韩拔陵揭竿而起,率先竖起了反抗的大旗,掀开了六镇起义的大幕。随后,山东之地的杜洛周,葛荣,鲜于修礼,刑杲相继而随。关西之地的西戎也趁乱割据称帝。中国再度陷入混乱,犹如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一般。自古乱世出英雄。如同东汉末年涌现了曹操、刘备及孙权,这时活跃的是尔朱荣、贺拔岳、宇文泰、高欢、萧衍、陈霸先、杨坚,尤以宇文泰和高欢这对并世枭雄的对弈最为精彩。上述雄杰都在结束乱世,再造统一的这场大戏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中尔朱荣平定了六镇起义,结束了六镇起义带来的动乱;贺拔岳破西戎平关西,宇文泰在贺拔岳死后重新统一了即将分崩离析的关陇之地,其子宇文觉建立北周,宇文邕攻灭北齐,统一北方;高欢平定河东,将河东之地统一在一个号令之下,其子高洋建立北齐,虽北齐最后覆亡,但其先进的政治、法律制度大部分为隋朝继承。萧衍建立南梁,结束了南齐末年由于萧宝卷昏庸导致的南方动荡。发展儒学,其子萧统所著《文选》为大诗人李白所推崇;陈霸先建立陈朝,在极为艰难的外部环境下结束了南梁末年诸藩王并立的局面,带来了稳定的环境。且经营岭南两广之地,拓展了中华文明。

    公元五百八十一年,杨坚建立隋朝。在继承了北周统一北方的政治遗产、北齐先进的政治、法律制度基础上,于公元五百八十九年,兴五十万大军南下,以摧枯拉朽,风卷残云之势统一中国。

    小说题目为孕育隋唐,起这个名字的原因是这一百年的动乱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是一场浩劫正是孕育隋唐这一华夏巅峰所经历的苦难。全文共一百二十章,每个章节的题目均为前后句九个字,象征着九九归一;从公元四百九十年元宏亲政,推行汉化开始写起,至公元五百八十年杨坚统一中国为止,共一百年,是为“百年好合”。

    大致脉络为:在北方,北魏皇帝元宏的汉化改革中的隐患未能被继任者解决导致“六镇起义”;在镇压“六镇起义”的过程中,尔朱荣率先崛起,占据晋阳易守难攻之地,称雄整个北方,成为北魏政权实际的掌权者。然其暴虐成性,在河阴大肆屠戮北魏皇室,使整个洛阳陷入政治恐怖之中,其本人也被北魏皇帝元子悠击杀。尔朱荣死后,其宗族中的尔朱兆、尔朱世隆、尔朱仲远,尔朱天关继承了他的政治遗产。在尔朱荣麾下效力的贺拔岳、宇文泰、高欢击败尔朱家族,瓜分了北魏。其中贺拔岳拥关西之地,高欢据山东之域。高欢成功地以离间计杀贺拔岳,企图统一北方时,宇文泰振臂一呼,继承了贺拔岳关西大行台的地位并苦心孤诣地维持着关西的稳定。高欢与宇文泰先后立傀儡皇帝,分别为东魏和西魏。为统一北方,东魏与西魏先后爆发五次重大战役:小关、沙苑、河桥、邙山和玉璧。邙山大战中,高欢错过了多次消灭一生宿敌的机会。玉璧之战,高欢损兵折将未能攻克玉璧城,自己也在吟唱《敕勒歌》之后郁郁而终。玉璧之战后,东西魏发现始终无法消灭彼此,如同赤壁之战后曹操再也无力短时间统一中国一样,同样地天下三分。只是不同于赤壁之战后北方统一、南方分裂,此时是北方分裂,南方统一。玉璧之战后,高欢之子高洋建立北齐,挫败了宇文泰趁高欢死时攻灭北齐的企图。宇文泰死后,其子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扶持下建立北周。最终北周武帝宇文邕击败北齐后主高玮统一北方。

    在南方,萧衍在南齐皇帝萧宝卷昏庸,大肆屠戮,众多领兵大将叛乱且自己的哥哥被杀的背景下走上了起义之路,最终建立南梁。多次挫败北魏南征的企图,并在北方发生六镇起义、两魏相攻的内乱过程中派遣裴邃、陈庆之北伐,尤以陈庆之北伐最为耀眼,占领洛阳,立傀儡皇帝,但终因后继无援而作罢。侯景为高欢结义兄弟,在高欢死后,觉察到高洋欲对自己不利,决定投奔萧衍,萧衍接纳了他。但是,之后北齐和南梁讲和的过程中抛弃了侯景,侯景无奈反叛。侯景之乱直接导致了萧衍的死亡。萧衍死后,南梁陷入内乱,北齐,北周争先蚕食南梁的领土,其领土由淮河退至长江,首都建康直接暴露在敌人铁骑之下。陈霸先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平侯景之乱,败南侵之敌,治两广,建立南陈。陈霸先与其继任者利用北方分裂的有利时机,不失时宜地向北开疆拓土,其中“太建北伐”最为闪耀,将国境线从长江向北扩展至淮河。

    杨坚,这个出自将门,从小被尼姑智仙养大的顶级高富帅,在与北齐的战争中得到淬炼,并在北周皇帝宇文邕死后以国丈的身份统摄朝政。从此之后,其雄心壮志终于有了施展的机会。女婿宇文赟死后,接受外孙的禅让,登基称帝,立国号为隋。平定突厥解决北患之后,大举发动统一之战,俘虏了陈后主,自此结束了西晋末年天下大乱的局面,再造统一。经过这一番磨炼,中华民族犹如凤凰涅槃一般终于孕育出了隋唐,华夏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