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周春华 » 第十七章 脱身

第十七章 脱身

    翌日,越国公府内,听闻隔壁侯府的赵世恪被老太太叫来过府一叙,听过城中流言的俱已猜到其中的缘由,后宅的几位女眷,还不等赵世恪来,便凑热闹般聚到了延福堂。

    老太太坐在里间的主位上,看着满屋的莺莺燕燕,也是一脸的无奈,笑骂道:“平日里也不见你们这样勤快,怎么今日得闲都凑了过来。”

    坐在她一旁的吴婉也是快人快语,娇笑道:“老太太,这不是听说你请隔壁侯府恪大哥过府一叙嘛,这城中流言我们也听闻了,一时间听说他要过来,便想知道个究竟。”

    这吴婉才嫁人不久,还残留了几分少女的性子,整天在后宅之中无所事事,最喜欢这种热闹,又仗着老太太的疼爱,便撺掇着后宅女眷们一起过来了。

    “你这丫头,到底是想凑热闹还是想知道个究竟。”老太太脸上带笑,打趣道。

    “婉儿都想。”吴婉娇笑着答道。

    “唉,你这丫头……”老太太伸手虚空点了点她额头,做出一副拿她没办法的样子。

    “娘,听说此回恪哥儿闹得颇大,不会有什么关碍吧?”说话的是老太太的二儿媳,赵盛询之妻,国公府前任管家媳妇儿王氏,王雪翎。她如今年岁还不到四十,平日保养的也不错,看着就如同才三十出头花信少妇一般。这会儿她穿着一件橘红的立领袄子,里面是一件玉色长裙,正有些吃味的看着眼前奶慈孙孝场面,心道:明明是我先来的。

    老太太人精一般的人物,哪里会察觉不到她言语中怨气,便没好气道:“有什么关碍,岂是我一个后宅老妇人能知道的!”

    王雪翎当场被噎了一句,顿时脸色有些难看。

    一边周姮蛾见自家婆婆落入尴尬之地,连忙出来打圆场,想要岔开话题。

    “那赵世安我也见过,前次他想看族学书阁里的史书,自己借不出来,便将主意打到瑞哥儿身上……”

    随后,她便将赵世安用糖葫芦收买赵享瑞,让其帮忙借书之事说了出来。今日本来她是不大愿意来的,可架不住吴婉在一旁撺掇,加之再一次听闻那个少年的消息,她也不禁有些好奇,便也跟着来了。

    “这么说的话,这厮就是个坏种……”这会儿开口的是现任越国公赵盛谦的继室夫人曹氏,曹绮梅。小门小户出身,除了长得不错之外,也没其他的长处了,因此老太太甚为不喜。

    果然她这话一出,老太太便皱了皱眉,一脸不悦的瞪着她。

    曹绮梅见状,又知自己说错了话,便尴尬地笑了笑,拿起手绢,端起茶碗讪讪的抿了口茶水。

    吴婉见此,毕竟是自己名义上的婆婆,便软声唤道:“老太太,怎么又板着脸,您老啊,就该多笑笑。”

    老太太听她这话,顿时又脸上堆笑,一脸慈眉善目的模样,又指着她道:“你这丫头……”

    延福堂内,气氛眼渐的松快了下来,几位国公府的女眷,也很有眼色的顺势谈起了其他的话题,顿时屋中也是一片笑语嫣然。

    过了一会儿,几人正说着话,外间突然传来嘈杂之声,随后就听到有仆人在外间喊道:“侯爷到了。”

    少顷,便见赵世恪穿着一身碧蓝色锦缎道袍,头戴纱网四方巾走了进来。

    延福堂里间内的几位女眷顿时也再不说话了,俱都起身看向了他。

    赵世恪一进里间,见着一屋的女眷,也是头疼。他先是朝着主位的老太太拱手行礼道:“孙儿见过大奶奶。”家人们谁懂啊,我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却要唤一个只大自己十几岁人为奶奶。

    “恪哥儿快坐,林缨上茶。”老太太连忙招呼着。

    赵世恪却没立马坐下,又朝着曹绮梅、王雪翎见礼,口中唤道:恪儿见过伯母。然后,又等着吴婉、周姮蛾同自己见礼过后,这才在老太太下手第一的案几边坐下。就这繁琐的打招呼见礼,任谁是个辈分小的,估计也不乐意上这国公府来。

    见他坐下,一旁的林缨连忙奉上一杯碧涧,这是赵世恪喜好喝的。

    老太太见赵世恪坐好,也没废话,便直接开口问答:“恪哥儿,想必你也清楚我今日唤你过府,是为了何事。外间都在疯传,你依仗权势,抢夺族人之妻,最后恼羞成怒下,还在杜康坊狠下杀手,我想问你,此事是也不是?”

    赵世恪闻言,脸色羞红,半响才答道:“大奶奶休听外间那些胡言,那赵世安未过门之妻我确实瞧上了,先前也不知她定了亲,等后来知道了,我与赵世安那厮一直都好言相商,希他主动退亲。那厮却不识好歹,又以言语辱我,才有了那日杜康坊之事!”

    老太太知他没说实话,也未揭穿,又言道:“本来此事老身也不该说你什么的,可你堂堂一个世侯,行事如此不密,最后闹的人尽皆知,丢的也是赵家的脸面!”

    顿了顿,她又道:“此事闹得如此地步,想必乌台的御史们业已听闻,依着他们那些人脾性必定会上书弹劾。这意丫头才入宫里,婉丫头的父亲听信说也要调回京中,眼下正是关键时候,你却闹出这等事来,不是在断送他们的前程吗?”

    她嘴里说意丫头,便是她次子的嫡亲大女儿赵意,前不久才选秀入宫,自是想要在后宫妃嫔占上一席,才好成为赵家奥援。那婉丫头的父亲,说的便是吴婉的父亲吴简,他做过今上的老师,眼下圣眷正浓。之前在东南沿海总督清缴海匪的事宜,成绩斐然。有传言称,皇帝有心将他调回京城,让他统管京畿十二京营,行强军练兵之事。

    不过就在这节骨眼的时候,却出了这么一档事儿,影响也太恶劣了些。老太太害怕,害怕那些乌台御史借此事攻诘,从而影响到二人,所以她想要立马消弭此事带了不良影响。

    她这番话一说,赵世恪更为羞愤,坐立难安,他只得起身躬身谢罪道:“大奶奶,孙儿知错了。”

    见赵世恪服软认错,老太太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想要平息此事,那个叫赵世安的,你尽快前去与人和解。那家姑娘你也莫再惦记了,想办法让他们二人尽快完婚,能帮衬的就帮衬一下,只要他们二人成婚,这城中传的流言蜚语便也没什么立场了。此后你也不许再提及此事,更不许记仇,既是同族,便要和和睦睦,传了出去,也算是一段佳话。”

    赵世恪听完老太太的话后,嘴角不由自主的抽了抽,心下更是不忿,不过他也知其中厉害,更不敢反驳老太太之言,只好咬牙答应了下来。答道:“大奶奶良苦用心,孙儿明白,孙儿这就去与那赵世安言和修好。”

    见状,老太太叹道:“我也知你不烦在这听我说教,去吧。”

    赵世恪赶紧起身,拱手行礼道:“大奶奶,那孙儿先行退下了,得闲再来听你教诲。”说完,便径直离开了延福堂。

    见他离去,老太太眼中露出一丝不喜。

    倒是一边的吴婉有些失望,这可跟她想像不太一样,便娇声道:“老太太,为何就这般息事宁人了?那这遭罪可都是恪大哥,与他起冲突那位赵世安您老不处置一番?”

    听闻吴婉的话后,屋内的其她三个女眷都看向了老太太,想听听她的说法。

    “婉丫头,奶奶今日就好好给你说道说道。”老太太看着吴婉,也真是喜欢,脸上又露出慈眉善目的面容,于是便开口解惑道。

    “眼下意丫头与你父亲的事情最为重要,此刻要的就是稳,可万万不能生出别的岔子来。若是处置了那赵世安,旁人见了,必会说我们赵家以势压人,打压同族。眼下不仅不能处置他,还得将他捧的高高地,他不是过了县试吗,族里对于此事要大力褒奖,等这事过去之后,要是他科考中举,传扬出去也不失为一场美谈。就念这份香火情谊,此后赵家若是有事需要他帮衬个一二,难道他还能拒绝?再撒点人脉银子,助他在官场平步青云,让他慢慢成为族中奥援,也不是不可。若是之后他科场失利,再无作为,等到眼下之事无人提及,到时候再寻个他的错处,还能让他逃过赵家的宗族大义不成!”

    听闻此言,场中女眷皆不由地心中一寒,要说狠辣和手段,还得是眼前这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她刚才还在堂上嘱咐着赵世恪不要记仇,要和和睦睦,这会儿到是自个儿道出了实情,若是赵世安此后对宗族无用,她还是会秋后算账的,说不定结局会异常凄惨。

    吴婉在一旁木然地点了点头,她既非蠢人,自然能听懂老太太言下之意。这是她嫁入国公府后,头次听到老太太传授如此血淋淋的手段,心下也有些不太自然。

    老太太也是看出了她窘迫,又道:“婉丫头,别怪奶奶心狠,跟你说上这些,想要管家治家,就必须会这些手段。这赵家国侯两府,族中几千口子,没人立下无规矩,早就乱了套了。若赵家族人个个都同赵世安那般行事,那这赵家离败亡也就不远了。所以,婉丫头,要管家,光有菩萨心肠可不行,还得行雷霆手段!”

    吴婉见此,还是懵懂的点了点头,不过并未言语,像似在消化她刚才的那番话一般。屋内其余人等,闻言也没开口,除了王雪翎做过管家媳妇儿,心有戚戚焉外,其余两人自是体会不到。

    老太太看着吴婉的那张娇颜,有种似曾相识之感。

    曾几何时,自己也如她一般,出身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从小便饱读诗书,家中父兄视如珍宝,少女天真,活泼烂漫,是个不识愁滋味的千金小姐。

    不过嫁人以后,这一切都变了,大家族后宅可是堪比官场的存在,各种阴私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感受得多了,便不由得慢慢改变,变成了眼下这副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形象,个中滋味也只有自己知道。

    婉丫头见到你,就像见到当年的自己,与其让你慢慢接受,不如我言传身教,亲自为你揭开这大家族遮掩,让你瞧一瞧血淋淋的一幕。

    老太太再看吴婉那张似曾相识的娇颜,一时间有些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