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寡头 » 第十三章:打螺丝和劳动改造

第十三章:打螺丝和劳动改造

    宇宙开始之前,天地一片混沌…(范伟音,黄金大劫案)

    终于盘古开天辟地…

    精气神分别化成了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对应原子中的电子、质子和中子…

    …

    …

    张伟把物理化学和道门绑定也只能这么写了,毕竟社会现实无数次的教育过:不能迷信科学!

    科学家还能花十几亿养那么几头猪呢,谁信啊!

    下贱!

    元素周期表直接照着基地车资料库里面的往外扒!有人问起也不说什么白胡子老头,直接就说知道就是知道。“失忆”过的人就是这么蛮横不讲道理!

    化学教学时候做实验用酸碱还有纯碱搞点气泡,金属造点氢气出来也就够了。

    学的进去人不用做实验初高中化学都能学的进去,学不进去的那就拉倒,没天赋直接换赛道完事!

    试验操作手法步骤咱出试题的时候不考就是了,以后接触到了再学也不费事。

    “小杜,小杜在不在?你要的东西都给你运来了!”

    “唉,我在!”

    主簿杜飞急冲冲的推门而入,丝毫不客气端起张伟的茶杯就灌了下去:“药玉,也就是你说的玻璃做成了!

    就这一次城外至少能多出上千头骆驼!”

    的确是个好消息,上千头骆驼能够极大的缓解城西庄园畜力短缺的问题!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东市和西市的差别了,简单来说东市主要服务余达官贵人而西市档次较低以量取胜!

    而且丝路上来来往往的胡商都在西市落脚,他们强队里面运输主力骆驼数量不在少数。

    几千头骆驼都在西市是什么概念?气味相当不友好!而且管理起来没什么油水不说还麻烦。

    张伟的提议是把所有胡商的牲畜全部集中起来送到城外管理,这样一来城外就有了大量的可以被长安县衙利用的畜力。

    这个时候继续把西市里面米行的舂米业同时也给迁出城!

    用胡商的骆驼给米行舂米磨面!

    长安县衙就多出了胡商支付的照顾骆驼的费用和米行支付的舂米磨面的费用。

    大规模集中生产的优势是价格低,米行和胡商再算过帐之后也乐于接受。

    至于原来城内靠着帮胡商照顾骆驼和帮米行舂米的就业人员也在城外无缝再就业。

    长安城人口规模破百万,每日需要的粮食都是天文数字因此长安县衙不说日进斗金月进斗金完全不夸张!

    但是也有人不同意把自己的骆驼送到城外管理,波斯商人也许是觉得让别人管理自家的骆驼没有安全感,也许是觉得买通了齐王府的关系可以不用搭理长安县衙。

    这一点让长安县衙所有人都不高兴!难得有一样官府获利、米行获利胡商也获利的好政策居然有人不配合?

    县衙是缺你那点骆驼吗?县衙缺的是漂亮的政绩!不能吧所有骆驼迁出去那么县衙:教化胡商、美化西市的政绩上都不完美!

    张伟也不舒服,自己都已经把重力锤都拿出来了准备给杜拴柱攒军功了你们居然不配合?

    是不好惹李元吉,但是波斯商人在张伟看来也就那样,到大唐来售卖的无非也就是药物香料以及玻璃!

    香料药物这样的大宗货物是不好打压不好替代,但是玻璃这东西对于拥有基地车的张伟来说毫无难度!

    尤其是玻璃虽然总体数量不多但是利润极高!反正给孩子们做实验也要用到玻璃仪器早做晚做都是要做的。

    现在好了玻璃制造出来了那么波斯商人也是时候低下他们本就弯的够低的脑袋了!

    “叔,玻璃我们造出来了按之前说好的不往长安售卖,但是波斯人必须把照顾骆驼的钱也加倍。

    我们把玻璃卖去高句丽新罗等国也不用压价,这样我们一点也不亏不是?”

    “何止不亏!咱们的东西比他们的还要透亮,气泡也少!

    卖去高句丽定然要再提提价!

    小杜,叔还有几件事情想要请你帮忙参谋参谋…”

    对杜四海来说肯定是把张伟当亲孙子养的,但是对于整个杜氏来说这个来路不明“失忆”忘了原来身份的孩子不栽培太可惜了。

    但是栽培更加可惜!

    杜氏觉得这个眼珠子一转就是一个好点子的孩子之前绝对是大门大户出来的,如果杜氏这样的孩子丢了杜氏肯定会不留余力的寻找。

    而“丢了”这个小“杜飞”的家族绝对正在四处寻找!

    所以杜氏只能对张伟采取用不死就往死里用的原则了!

    据主簿杜飞说是因为申请在西市推行代金券被朝中大佬觉得他不务正业,是精力过剩的表现!

    “既然杜主簿精力充沛那么不妨帮老夫想想如何解决二十万支箭的缺口!”

    五个月的时间制作二十万支还是在不能抽调其它铁匠的情况下,也就是每月四万支,每天一千三百多支。

    箭头这种小东西用料不多但是制作起来也麻烦,能快速生产的浇铸材质上就无法过关。

    浇铸的箭头容易折断,哪怕有重力锤敲打起来也相当麻烦!

    张伟没有立马答应主簿杜飞,只是说要想想办法。

    都不需要利用基地车这件事情都很容易解决!

    箭头整体呈现为“个”字形,受力主要集中在“个”的“I”上面。

    所以只需要把这部分的材质加强其余部分也就可以使用浇铸来完成了!

    东西早都给杜拴柱准备好了成套的冷拔铁丝设备包括:重力锤,坩埚,轧制钢条的模具,硬质合金的拉丝模。

    步骤也不难,坩埚炼钢,钢水浇铸得到钢棒,钢棒在模具里面经过重力锤锻造之后得到外径统一的钢棒,然后钢棒通过拉丝模拉长为合适制作的直径。

    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就得到了强度硬度都合适的“I”箭头主要受力部分。

    接下来更加简单:把“I”放入模具浇铸就得到了“个”字形的箭头。

    经过简单的打磨就可以得到合适的箭头!

    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掉箭头最耗费时间的给箭头敲打出形状的时间,受力部分(箭头尖部以及和箭杆结合的根)都有刚强度的坩埚钢做材料,一枚强度达标节省了大量锻打动作的箭头就这么搞定了!

    其实还能更加简单,基地车里面冲压子弹弹头的冲压机只要稍微调整下模具就够了。

    但是没有必要!张伟自己准备的这一套办法最大的优点是符合时代背景,只有关键几个步骤需要有经验的人其它步骤都简单的很。

    制作箭枝这样的小东西实在是太适合让“秦制”流水生产复活了!未来自己需要大量的技术工种,自己现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是可以给一些无业人员工作。

    二是也通过这套生产体系来培养管理人才。

    三是让这个时代的人熟悉“打螺丝”的生活节奏!

    。。。。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名不虚传啊!”

    从立项到开工花了半天不到,还没有入夜一座战地面积两亩地左右的棚子就立起来了。

    临时性质的铁匠铺,玩票水准的临时炉子,第一锅钢水,第一根钢棒,拉丝模拉出来的第一根钢筋,一个模具一次性浇铸出二十枚箭头,打磨抛光箭头完成!

    “这第一次试产就造了两千枚箭头?”县尊韦整有些腿软!

    要知道哪怕最快的师傅一枚箭头敲打完成也要至少半柱香的时间!而且无法一直持续这样的强度。

    而现在制作箭头用时最多的步骤居然是打磨抛光?县尊大人湿润了。

    安装好几支箭经过测试强度完全没有问题,据主簿杜飞说箭头在暴力测试中破甲效果居然不错!

    箭杆的制作更加简单,木工圆角刨子把粗细合适的木料无毛的去刨就行了。最后得到的结果都是大差不差的箭杆。

    制作把箭头,箭杆,尾羽组装起来然后刷漆干燥都不需要张伟去担心后续的工作会有人跟进。

    赤橙黄绿青蓝紫这几个小子工作认真又在张伟的训练下习惯于不断的改进方法,城外管理舂米磨面和胡商骆驼他们给出了不少合理的建议!

    箭枝的试产成功了一半,铁料矿石准备的倒是充分一次性生产了两千,但是箭杆严重不足主要原因是主簿杜飞低估了箭头的生产速度。

    “让牢犯们一人一个远角刨去刨箭杆,做的好的加餐。箭杆计件,比如一天至少完成武士支箭杆。

    超出的部分算工钱,比行情价低就成。等他们出狱了也多少有点钱好从新做人。

    生产工具每日准时发放准时领取。”

    张伟只管提意见怎么实行那是县尊和主簿的事情,该申请的申请,该上报的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