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反贼父亲,从淮南第三叛开始 » 第十五章:前后夹击,王基撤军

第十五章:前后夹击,王基撤军

    “别喊了。”

    诸葛启速度不减,回首没好气的说道:“你有这力气,不如等着一会上阵杀敌。”

    “杀敌我有的是力气,只是公子你就别涉险了。”

    “我又不是手无缚鸡之力?此战事关生死,我岂能坐于后方?”

    李途说不过诸葛启,没办法,索性也不再劝了。

    李途也想好了,大不了他跟着诸葛启附近就是了。

    有危险就能及时赶到,也不耽误杀敌。

    很快,诸葛启带人杀到。

    魏军后背,正对着诸葛启。

    诸葛启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偷袭的绝佳机会。

    当即就杀了上去。

    李途为了保护诸葛启,冲杀在最前头。

    李途也确实很勇,趁着敌军还未做出防备对策,杀入敌阵,就是一枪一个。

    犹如砍瓜切菜般轻松。

    诸葛启就有点生疏了,跟跟在李途身后捡人头。

    诸葛启在这个世界活了将近二十年年,对杀人、死人这些事已经淡漠了。

    因为实在是太常见。

    君不见,高平陵之变,血染洛阳?

    …

    没一会,诸葛启就开始喘气了。

    诸葛启的突然杀出,杀了个王基措手不及,等到王基得到后军被偷袭的消息时,立马就想到了安城里的贼兵。

    王基瞪了眼那个带兵来支援的守将:“到底是把人引来了,还不快去带人抵挡?”

    那将不敢反驳,立马带人救援后方。

    再说吴军方面,文鸯也明显感受到压力变小了,有将士来报,说敌军在调兵往后方去。

    文鸯立马想到是诸葛启来了,心中大喜。

    当即大喝:“诸葛君侯之子带援军赶到,将士们,魏军已被包夹,此战我军必胜!”

    喊出这话文鸯的本意是鼓舞士气。

    效果很明显,不说战斗力瞬间爆棚吧。

    最起码士气有所回升,不像刚刚那般颓废了,甚至还有人都想跑了。

    随着文鸯这番话喊出来,士气明显有了回升。

    全端也趁机再度以钱财、美女、高官作为奖励鼓舞士气,军心霎时就被唤了回来。

    虽然士气有了,但战斗力…肯定是大不如前了,毕竟已经一天没休息了,就是文鸯也已经做不到一枪一个了。

    现在,还能继续打,全靠一口气撑着。

    眼下,友军到了,又有了希望,也文鸯也觉得力气恢复了,还能再战。

    …

    时间又过去了半个时辰。

    王基位于魏军中间,后军来报,挡不住。

    前军来报,原本显出颓败之态的吴军突然暴走,短时间内没法击溃。

    其实,魏军这边情况也不容乐观,也已经显出疲惫之态了。

    吴军是战斗了一天不假,但王基带的魏军也是如此。

    本来靠着援军,虽然人数少,但吴军不知道啊。

    尚能借此机会威慑住了敌军,压着吴军打,现在诸葛启支援到来,局势又变得焦灼起来了。

    不,魏军甚至还有些弱势。

    因为前军挡不住文鸯,后军挡不住诸葛启和李途。

    王基这会心中也很着急。

    面对王六的询问,王基面色如常,依旧冷静自若。

    主要是王基不能表露出焦急之色。

    “先撤。”

    “往哪撤?”

    “集中兵力,往后…”

    “啊…”一声惨叫倏然响起。

    王基翻身上马,循声看去,只见一小兵被一股推力推动,迅速后退,砸中了不少魏军。

    一瞬间,缺口出现。

    文鸯趁势杀来。

    势不可挡,魏军见此情形,早已经心惊胆颤。

    那些直面文鸯的魏军,更是毫无斗志,想跑的人不在少数。

    原来,刚刚那人就是被文鸯打退的。

    文鸯这一操作,直接打乱了王基的原本打算。

    王基本打算集中所有兵力,向后突围,争取把后面那股贼兵杀死。

    因为他们人少。

    但文鸯弄了这么一出,直接就没办法实施计划了。

    王基眼见已经挡不住文鸯了,急忙下令:“莫要恋战,全军撤退。”

    说话间,王基已经勒紧缰绳,骑着马转向往西侧跑了出去。

    王六见状,也是翻身上马,但他没有走,而是还在喊话让撤退。

    一些距离王六不远的魏军听到要撤退,立马就不抵抗了,转身就跑。

    而他们一跑,前面还在与吴军厮杀的人可就惨了。

    王六见状,心中焦急万分,但他也没办法,只能选择舍弃一些人,给大军争取撤退的时间。

    随着王基撤走,魏军主力也走了七七八八,那些没走的,无非是走不掉罢了。

    他们要不是被诸葛启和李途死死缠着,脱不了身。

    要不就是被文鸯盯着,一转身就会丧命。

    他们走不了,只能选择继续作战。

    等着他们的结局自然是死亡。

    不到半个时辰,那些残留下的魏军就被解决干净了。

    文鸯也已经提前派人去找诸葛启询问了身份。

    在得知各自的身份后,两军老大诸葛启、李途,以及吴军的全端、文鸯这才带着各自的人会了面。

    全端是主将,一见面就先对诸葛启吹捧了一顿。

    诸葛启也吹捧全端和文鸯一阵。

    见面啥也不说,先来一顿山歌互吹再说。

    商业互吹过后,诸葛启方才询问正事。

    “全将军,文将军。”

    诸葛启向二人施了一礼后,说道:“眼下我已带兵出安城,我们合兵一处,是继续屯驻安城,还是继续北上?”

    “继续北上?”

    诸葛启解释了一下李远先攻上蔡,再战昆阳,而后继续北上的英勇事迹。

    李远这番操作,也确实称得上是英勇。

    文鸯也是不由点头称赞道:“这位将军,如此勇猛,当真是不可多见啊。”

    虽然李远连克两城,有趁着敌军出其不意的打下来的成分,但换做他人估计都不一定有这份勇气。

    “如今二位将军已至,不知道二位对我们下一步去何处,有何见解?”

    文鸯和全端对视一眼,他俩对豫州时局并不清楚,全端开口:“不知公子有何打算?”

    全端的想法就是只要诸葛启说的有道理,那就听诸葛启的。

    他实在是不清楚这边的情况。

    胡乱指挥,要是再和昨天那样中了计可就惨了。

    经历了昨天的事,全端确实知道怕了。

    诸葛也不客气,当即就说出了他的谋算。

    “安城此地距离扬州太近,我打算西进。”

    “为何往西,而不是去和李远会合?”全端发出疑问。

    诸葛启反问:“你们吴国是否打算由江陵北上兵逼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