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反贼父亲,从淮南第三叛开始 » 第二十三章:施绩解围,岐黄

第二十三章:施绩解围,岐黄

    施绩在听到魏军在这么喊时,当时就泄气了。

    人刚到,就先被发现了,这还偷袭个啥啊。

    谋划即刻胎死腹中了。

    但施绩也没办法,就算是偷袭行不通,他也得硬着头皮去打。

    不打,棘阳城中还有吴军和友军呢。

    ···

    施绩带的人和王昶大军比起来虽然少,但也是起到了作用。

    王昶得到这一消息后,心中不由‘咯噔’一下,王昶抬头看着前方,城还未打下来。

    后面又来了敌人。

    当然了,王昶并不是这几天都在攻城,连续攻城魏军将士可受不了,一般都是凌晨天未亮时开打,午时就撤。

    王昶又抬头看了眼太阳,咬着牙从牙缝挤出几个字:“保存实力,从长计议,先撤军。”

    “喏。”

    王昶带主力先往北撤走,副将留下压阵,避免士兵在撤退时乱跑,造成哗变。

    守城的诸葛启和文鸯明显察觉到压力小了。

    也没敌人再继续攻城了,反而都在往后退。

    诸葛启并没全程厮杀,所以看的比较清楚,诸葛启清楚的看到魏军中军撤走了。

    诸葛启心中立马有了猜测,便喊文鸯:“或许是施绩来了,一会城门附近敌人一撤,你就带人杀出去。”

    文鸯点点头,无条件信任诸葛启。

    文鸯不再在城墙上,带着几个人就去城门口等着了。

    诸葛启则是盯着城外的情况,在城门附近没有敌人后,诸葛启下令开城门。

    文鸯接到信息,拍马杀出。

    身后骑兵、步卒纷纷跟上,朝着城外正要退走的魏军就杀了过去。

    文鸯厉声大喝:“贼兵休走,留下受死!!”

    文鸯声音很大,靠后的那几个魏军将士听到文鸯的厉声大喝,吓得提速狂奔。

    立马就超过了前头的人。

    跑的一个比一个快。

    文鸯眼见跑远了,就没再追。

    这时,施绩也带大军追了过来。

    施绩看着文鸯。

    “可是文俶?”

    施绩和文鸯并没见过,施绩能认出文鸯,也是听别人说过文鸯的样貌特征。

    “对,我是文俶。”文鸯点头道,而后反问:“将军可是施绩将军?”

    施绩也点头承认了。

    各自报了身份后就没啥好说的了,都是自己人,文鸯立马上前迎接施绩。

    魏军刚撤走,城外不安全,二人也没多说什么,带着大军就先进了城。

    施绩把人安顿好,就在文鸯的引领下,见到了诸葛启。

    全端去清点损伤了,正好没在。

    二人见面后,文鸯互相介绍。

    施绩施礼:“哦,原来是君侯之子。”

    诸葛启回礼:“施将军的大名我早已知晓,今日得见,荣幸至极。”

    没什么好说的,见面就先是一顿商业互吹。

    这都是基本操作。

    诸葛启起初对此很反感,但现在…也吹的飞起。

    施绩爽朗一笑,心情大好。

    自从开战过后,施绩还没笑过呢。

    商业互吹过后,开始聊正事。

    施绩问诸葛启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诸葛启思虑一阵,说:“眼下可趁着敌军撤退士气正低之时,可对其反攻,不求全歼,但求削敌。”

    “嗯…可行性如何?”

    “敌军久攻不下,加上撤退,士气必然大跌,如果没有施将军你的话,可行性自然不高,但有你在,成功率自然大幅提高,就看将军你…敢不敢博一把。”

    施绩没急着回答,而是在思考能不能这样做。

    想了半天,施绩实在是琢磨不透王昶会怎么做,也不知道去反攻王昶的结果如何。

    诸葛启适时开口:“此战不求全歼,打不过撤就行了,进可攻退有棘阳,何惧之有?”

    施绩想了想,也是,有可退之地,就是打不过,也不至于被反打。

    “好,我同意了,既然要趁敌军士气低迷,那我建议现在就出击。”

    诸葛启没意见。

    施绩也不含糊,当即就带兵出城,朝魏军跑的方向杀了过去。

    诸葛启身体一晃,身体有些不舒服,李途眼疾手快赶紧扶住了诸葛启。

    文鸯忙问:“公子没事吧?”

    诸葛启摇摇头:“无碍,应该就是最近连续奔袭,加上这几天没时间休息,身体有点累,歇歇就好了。”

    也不是诸葛启一人这样,不少吴军也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那可是比诸葛启的还严重。

    “公子万不可强撑。”文鸯劝言道:“我记得我曾和公子说过,我们攻占棘阳那天,有一人找到我,要我处理好尸体,否则会有大疫发生,我照做了,前些天麾下将士也说那个人是一神医,不如公子你去找他看看吧。”

    李途也在旁边附和道:“对对对,公子您还是去看看吧,我也听人说过他。”

    诸葛启若有所思,他在听到文鸯那番话时,诸葛启就意识到这个人绝非寻常人。

    能有这种见识,绝对是精通岐黄之术的人。

    “劳烦文将军关心,我这就去看。”

    文鸯还贴心的告诉诸葛启那个人住的地方,诸葛启很快就找了过去。

    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院子,诸葛启敲响门,不一会就见一个中年男人走了出来,面容略显老相,但头发、胡须却是乌黑发亮。

    “你是?”

    “我是来看病的。”

    “那便进来吧。”

    那人走路也是中气十足,大步流星,比年轻小伙子还利索。

    跟着他来到一间充满药味的屋子里。

    “我观你面色苍白,突显疲累之色,应该是刚停战吧?”

    诸葛启一愣。

    他又说:“这几天来找我看病的人,皆是城中军士。”

    “先生救助我等,就不怕我们被打走之后,魏军将领惩治你吗?”

    “我和王昶有过几次见面,他不是那种滥杀之人。”

    “那司马家呢?”

    “我一介白身,一普通人,保命尚且不足,他若为此杀我一平民百姓,那我只能说,司马无度,难长治久安。”

    “在下诸葛启,不知先生尊讳?”

    “张渊。”

    “张…?”在南阳境内,姓张,还懂医术,这几个条件一结合,诸葛启瞬间就想到了张仲景。

    “不知先生和张长沙有何关系?”

    “哦,那是我祖父。”

    “原来先生是张长沙的孙子,失敬失敬。”说着,诸葛启就又对他施了一礼,诸葛启心中有些窃喜,捡到宝了。

    而后又说:“我虽从未来过南阳郡,但对张长沙之名也是敬仰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