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反贼父亲,从淮南第三叛开始 » 第三十四章:王昶之策,混淆视听

第三十四章:王昶之策,混淆视听

    陆抗才能远胜在场的魏、吴众将,眼见就要被攻破,在陆抗的指挥下,愣是又堵住了口子。

    魏军愣是打不进来。

    当然,这也有蒋班誓死不退的功劳。

    文钦等人则是在两侧防守。

    …

    这一打,就到了黄昏。

    司马昭急的额头冒汗,实在是想不通为何迟迟攻克不了。

    中途,司马昭派人去催促州泰来支援,州泰则是回信说,对岸敌军又进攻了,实在无法分兵。

    天黑,依旧未能攻克,而且,西面的朱异和丁奉还带兵支援了过来。

    司马昭无奈,被迫撤退。

    昨晚朱异和丁奉赶到时,没派上什么大用,几个将领一合计,觉得全都守在营中大材小用了,便让他俩带军回去了。

    随时有个外援策应是最好的。

    …

    见魏军撤了,陆抗方才松口气,立马再让将士们重建营寨。

    陆抗也不敢轻易离开,害怕司马昭再杀回来,便就地坐下歇息。

    撤退后的司马昭心里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

    好在傅祗和王徽再三宽慰,方才让司马昭舒缓不少,平复下情绪后,司马昭开始思索久攻不克的原因。

    司马昭思索一阵,想到了火。

    当即把傅祗、王徽叫到跟前,对他俩说:“我们趁夜里敌军身心俱疲休息之时,放火烧了他们。”

    傅祗、王徽没意见,照做。

    完全按照司马昭的谋划,前去火攻。

    司马昭没想到,陆抗早有准备,陆抗并不知道司马昭要火攻,陆抗预备的敌军夜袭,早早的就让文钦和全怿派人轮番巡视。

    而且还让一个人拿两个火把,营造出很多人巡视的假象。

    陆抗也没睡,亲自跟着将士们巡视。

    这转转,那晃晃。

    外面的傅祗和王徽,离老远就看到一群火光走动,两人对视一眼后,觉得没机会实施计划,无奈退回。

    司马昭见他俩回来,心中勃然大怒,但在得知敌军没有身心俱疲的休息后,也是语塞。

    “此事…不怪你们,就怪敌人太过奸诈。”

    司马昭自然没法再怪罪他俩,更不可能承认自己错了,只能说敌人。

    “那…”傅祗试着询问道:“大将军,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敌军既然有防备,那就休息吧,养精蓄锐,明日再战。”

    第二天,司马昭确实又去攻打了。

    叫州泰来支援,州泰还是来不了,对岸的焦彝就时刻观察着他营中的情况,州泰一出去,焦彝就开始渡河。

    州泰实在是腾不出空,司马昭也确实打不下来。

    诸葛诞昨天连夜让人送来了不少钱财,以作激励士气,陆抗一大早又对吴军允诺好处,士气高亢。

    司马昭没办法,加上西面的朱异和丁奉又来了,还没到午时,就被迫撤退了。

    连续两次防守成功,也大大激励了军士士气。

    相对的,司马昭这边则是因为连续两次攻打不下了,士气受挫,斗志全无,战意低沉。

    就连司马昭本人也郁闷的不行。

    局势一时僵持了下来。

    ……

    与此同时,南阳郡方面,湖阳县。

    诸葛启几人守城不出,在王基和钟毓赶到之前,就实施坚壁清野的计策。

    所以,哪怕是王基二人在两天前就赶到了也无法对湖阳城发动攻击。

    只能就地安营扎寨,饿着肚子等王徽押送粮食过来。

    只不过,王昶还没到。

    而在王基和钟毓刚到那天,诸葛启和文鸯商量后,就让文鸯带九百带甲骑兵出城,在西面游走。

    诸葛让文鸯这么做,主要是可以探查敌情,从而对敌军进行袭扰。

    晚上,文鸯正要休息,忽听远方响起马蹄声。

    心中虽有疑惑,但还是立刻带人循声赶去。

    只见有一人一骑已经在不远处了,文鸯没有犹豫,当即拍马杀出,直逼那人。、

    那人自然跑不过九百骑,最终还是被抓了。

    文鸯威逼后问出他是王昶的人。

    王昶正在押送粮食赶来,派人来就说想让王基派人接应一下,扫清一周围,别被敌人发现了。

    文鸯得知全部消息后,就把那个人杀了。

    文鸯没办法把消息传给湖阳城中的诸葛启几人,因为按照那个小兵的说辞,王昶距离湖阳县已经不远了。

    文鸯打算,自己带人前去劫粮。

    休整一晚,第二天一大早文鸯就朝棘阳方向奔去。

    ……

    另一边,王昶有所准备。

    行军速度很慢,虽然王昶派人出去了,但鉴于先前王基和他都在诸葛启手上吃过亏,哪怕是派人去联络王基,王昶也做了好几手准备。

    派出三十多人骑快马,分散开,从各个方向去联络王基。

    文鸯抓到的那个人只是其中一人罢了。

    不愧是坐镇荆州战区的王昶,老谋深算啊。

    就在文鸯抓住那个人时,王基和钟毓二人就已经见到三个王昶派去联络的人了。

    王昶也不怕被诸葛启截获,只要消息能传到王基那里,王基派兵接应,就算是真有敌军来劫粮,也可和王基前后夹击。

    王昶的目的就是把粮食送到。

    文鸯往西行进时,王基也已经亲自带兵前来接应了。

    下午时,文鸯遇到了王昶。

    王昶立马下令停止前行,就地防守。

    甲士皆在前头,本人于中军指挥作战。

    王昶这一路都很谨慎,一有风吹草动,就停下列阵防守。

    这也是他行军速度不快的原因之一。

    …

    说回战场。

    文鸯杀到近处,一看敌军防守的严丝合缝,立马就意识到敌军是有备而来。

    借身高优势眺望,看到了王昶。

    文鸯和王昶也是老对手了,在棘阳没少打。

    文鸯上来就是大喝:“我乃文俶,谁敢与我为敌?”

    文鸯的名字就自带威力。

    不少人听到都下意识的后退。

    王昶也看见了文鸯,心中也是不由发怵。

    但还是开口高呼鼓舞士气,并对麾下将士许诺好处和升官。

    士气这才回来了一点,但文鸯也不怕。

    他麾下带的人虽然少,但是诸葛启和吴军双方的精锐,而且还都带着甲胄。

    主将又是凶悍的文鸯,战斗力自然是非同一般。

    以少敌多,文鸯丝毫不虚,反而越战越勇。

    前军已经完全挡不住了。

    他们是打心底里害怕文鸯。

    王昶见情况不对,干脆自己上前,亲自上阵。

    就在这时…

    文鸯后方来了一伙人。

    来人正是王基,王基这边步卒居多,速度自然要慢不少。

    但他出发的早,凌晨就出发了,否则这会儿还不一定能到。

    文鸯昨晚待的位置偏南,双方没遇到。

    王基看这边打的热火朝天,庆幸自居来得及时,立马指挥骑兵前去冲杀。

    文鸯在得到这个情况时,敌军骑兵已经冲入阵中了。

    文鸯暗骂一声,此时他已经进退两难了,但看到了王昶崩溃的前军,和已经距离不远的粮草,心中一横:“拼了。”

    “诸君随我杀,毁粮。”

    高喊一声后,文鸯奋力挥动长枪,勒紧缰绳,拆着敌军就冲杀了过去。

    伴随“噗嗤”声,一枪一人。

    文鸯一顿乱杀,无人能挡。

    王昶能维持住阵型不乱,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王昶和文鸯擅长的领域也不同,王昶擅长统兵、治军、内政。

    而文鸯则是战力超绝,武力爆棚。

    王昶通过文鸯的动向,敏锐的察觉到文鸯是冲着粮食来的,立马命人带粮食后撤,本来还想调后军顶上去的王昶立马概念策略。

    让后军保护粮食,前军则是且战且退,不用拼死抵抗。

    副将以为王昶是要撤,就问:“将军,我们要往哪撤?”

    “眼下王豫州已到,文鸯腹背受敌,边打边撤,拖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