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水浒:魂穿镇关西 » 第四十六章 兵器世家

第四十六章 兵器世家

    言罢,刘太公转身便要离去。

    郑屠起身,叫住了他。

    “敢问太公,今夜贵庄有何事?”

    “壮士,莫要多问,这非是你们管的事。”刘太公再次叹息。

    “太公缘何不甚欢喜?莫不是怪责我等吃食过多?抑或是打搅与你,若是如此,我等明日算钱与你便是。”郑屠故意出言相激。

    “壮士说笑了。”刘太公正色道:“老夫时常斋僧布施,哪会差这些钱?只是...唉,不与三位说,实是怕连累了你们。”

    “砰”

    鲁智深放下酒壶,也站起身道:“太公怎地如此不痛快,有何难事尽管说便是,洒家三兄...”

    话未说完,王进对着鲁智深胸口便是一拳。

    “咳咳”

    他刚喝下去的酒,几乎呕出来。

    看了一眼王进,鲁智深摸了一下头,憨笑着。

    他也意识到,方才差点说漏了嘴。

    “为何打师父?”刘太公见状,一脸疑惑。

    火工道人打高僧,这还是他头一次见。

    王进一时无言。

    郑屠只好接话:“太公容禀,长老知道智深师父贪酒,怕其酒后胡言,因此遣我两人随行。方才见师父对太公出言无礼,只能出拳阻止。”

    情急之下,郑屠只能说了个勉强理由。

    好在刘太公也不计较,摆手道:“无妨,师父性情中人,老夫倒是钦佩。”

    瞪了鲁智深一眼,示意其闭嘴,郑屠方才再次问道:“太公,庄中难事,可是与那镔铁有关?”

    “嗯?壮士也识得那镔铁?”刘太公眼神颇为诧异。

    “有幸见过,镔铁乃极其罕见之物,莫非有贼人盯上了?”

    见他欲言又止,郑屠只能自己说出心中所想。

    谁知,那刘太公却使劲摇头。

    “非也,镔铁乃身外之物,如何能让老夫烦恼?”

    听到回答,郑屠有些意外。

    “既然不是因为镔铁,那太公为何烦恼?”他继续问道。

    “实在是家丑!”刘太公连连叹息:“不瞒师父与两位壮士,今夜小女招夫,特此烦恼。”

    招夫?

    等等。

    又是招夫又是刘太公?

    这剧情怎么有点熟悉?

    可此间是河东路隆德府,并非那青州,应该不是那事件吧?

    “男大须婚,女大须嫁,这是人伦大事,五常之礼,理应欢喜才是,太公何故烦恼?”

    郑屠笑着出言问道。

    “唉,壮士不知,此桩婚事,非你情我愿,无父母之命,无媒妁之言,乃是强娶。”刘太公一脸愁闷。

    “既如此,太公推了便是,何苦自扰?”郑屠还不确定,只能继续相询。

    听言,刘太公重重叹息,复又坐回椅子上。

    “既然三位有此兴趣,那老夫便唠叨一二。”

    “太公请说。”郑屠心中隐有期待。

    “老夫膝下无子,仅有一女,年方一十九岁,此间有座山,名唤桃花山...”

    “真的是桃花村的桃花山?”郑屠心中大为意外,不禁脱口而出。

    须知,《水浒传》里,鲁智深大闹桃花村,是在青州,即花荣的清风寨所在。

    此间却是隆德府涉县,两者距离七八百里。

    郑屠怎么也想不通,为何会在此间遇到这事件。

    被郑屠猝然发话打断,刘太公眼中茫然。

    “壮士,此处正是桃花村,怎么了?”

    “这里可是隆德府涉县?”

    “正是。”刘太公斩钉截铁回道。

    “哥哥,你怎么了?”

    王进见到郑屠行为反常,关切问道。

    两人同是道工,如此称呼却不奇怪。

    刘太公也不在意。

    摆摆手,郑屠示意无妨。

    怎么回事?

    时空错乱了?

    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地,怎会出现同一地名,甚至在发生着同一事件?

    仔细一想,青州远在山东,原著里说鲁智深自五台山离开后,寻路去东京,迷失了方向,方才到了那里。

    可郑屠知道,鲁智深即使再犯浑,断不会连方向都不认得。

    东京在五台山正南,青州在其正东,鲁智深是憨直,但不是笨。

    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到那青州去。

    难道说这一切,原本就发生在隆德府涉县,只是那老施弄错了?

    想到这,郑屠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但目前,这并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如何改变这次事件?

    “太公,您继续说。”郑屠道。

    顿了下,刘太公继续道:“桃花山上,有两个大王,扎了营寨,聚集五七百人,打家劫舍,残害无辜。两人武艺高超,此间官军捕盗,却是奈何不得。”

    “前些日子,那二大王周通来庄上带人来到庄上要钱,老汉寻思,钱去消灾,一时也不甚在意,给了他们一千贯。”

    “谁知,那二大王见了老汉女儿,两眼发直,反倒撇下二十两银子,一匹红棉为定礼,选着今夜好日子,晚间却要来入赘老汉庄上。庄客哪是这群贼人对手,奈何他不得,老汉因此烦恼。”

    说完,刘太公连连摇头,眉间一片愁云惨淡。

    果真是那小霸王周通,郑屠心中冷笑,随后道:

    “原来如此,在下却有个办法,免了这次灾祸。”

    闻言,刘太公倏然站起,拱手道:“好汉有办法救小女?”

    他立即改了称呼。

    “当然。”郑屠自信一笑。

    “若好汉救得了小女,小老儿愿以一半家财相赠。”

    挥挥手,郑屠笑道:“我等僧人道工,对钱财不甚兴趣,只不过,在下见刚才庄上运一镔铁,却是作何用?”

    没错,郑屠感兴趣的,是那镔铁。

    “那镔铁是老汉前些时日,在一西域商人那里,花了万金所得,若好汉看上了,免了小女之祸后,情愿相赠。”

    王进听了,眼睛直泛光,但他还是不言不语,只是喝酒。

    鲁智深听完却道:“那灰黑破铁,洒家要来作甚,钱我们也不要你的,自会救你女儿便是。”

    的确,郑屠寻思,要了那镔铁,总无法带在身上,也是没用。

    转而又问道:“太公为何花重金买下那镔铁?”

    “好汉不知,小老儿祖上乃是大秦匠作监,师承徐夫人。手艺代代相传,到小老儿这一代,已经是六十三代了。”

    匠作监,乃是朝廷打造兵刃的主官。

    能在秦始皇时期,当上匠作监,本领必是不凡。

    “什么?”

    听完刘太公所言,王进再也控制不住激动情绪。

    “太公祖上竟师承徐夫人?”

    PS:研究水浒的学者,提出了鲁智深自五台山南下,取道青州的疑问。

    他不太可能迷路往东去青州,毕竟方向完全不一样,而且一走还是上千里远。

    难道他不会看日出日落?

    当然,老施花了几十年写下这部巨著,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可能是笔者还未读透。

    查遍了全国地图,发现了今河北邯郸市涉县,也有一处桃花山,在涉县往东约20公里处,符合鲁智深南下东京的路线,因此将青州的桃花山,改成涉县桃花山,敬告诸位看官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