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鲁智深魂穿唐玄奘 » 第三十五章 乌巢禅师

第三十五章 乌巢禅师

    回到黄风岭这边,鲁智深和黄风怪在空中对风,互相吹了半天,也没分出个胜负。

    双方丹田中的气都用尽,便落下地来,再行争斗。

    那黄风怪回洞府里拿了三尖钢叉,而鲁智深兵器不在身边,只得从松树上撕下一根长杈子,当做武器。

    黄风怪叉法整齐,鲁智深也是棍术超群,两方转着圈的厮杀,也打得是你来我往,二十多回合难分高下。

    正缠斗间,灵吉菩萨领着悟空、八戒驾云而来。

    悟空、八戒见师父正与黄袍怪缠斗,立刻手持兵器,想去助阵。

    灵吉菩萨却伸手一挡,拦住悟空他们,道:

    “无需二位出手,且看我的手段!”

    说罢掷出手上的飞龙宝杖,只见那宝杖散发出神光,眨眼间化作一条金龙,那龙摇头摆尾像黄风怪杀去!

    黄风怪见到那金龙,大惊失色,连忙弃叉逃跑。

    但金龙棋快一招,张开巨爪,将黄风怪死死按在地上!

    鲁智深见了,捡起地上的三尖叉,便要往那妖怪头上叉去!

    “圣僧且慢动手!”

    灵吉菩萨按落云头,连忙叫住鲁智深。

    鲁智深停下手,问道:

    “你是哪个?”

    悟空落下来说道:

    “师父,这位是灵吉菩萨,乃是奉了如来佛祖法旨,来此降妖的。”

    鲁智深道:

    “既是来此降妖的,为何又拦住洒家?”

    灵吉菩萨笑道:

    “这黄风怪乃是灵山脚下的得道黄毛貂鼠,因偷吃灯油,畏罪潜逃,佛祖令我拿他,还请圣僧留下他命,也好让我向佛祖复命,结了这场功绩。”

    鲁智深却不乐意,回道:

    “洒家和这妖怪斗得你死我活,反叫你捡了便宜,得了功绩?”

    灵吉菩萨听了这话,看了看悟空,悟空连忙说道:

    “师父,是观音菩萨领佛祖法旨,这才请的灵吉菩萨出山相助。”

    鲁智深沉吟半晌,扔掉钢叉,道:

    “既然如此,那便饶了这妖怪的性命。”

    灵吉菩萨生怕鲁智深反悔,连忙收了飞龙宝杖,将那黄风大王也收了,回灵山复命去了。

    八戒跑到智深面前,问道:

    “师父,你没伤到哪吧?”

    鲁智深哈哈笑道:

    “洒家有火莲护身,那妖怪伤不得俺!马匹行李在何处?”

    悟空当即唤来土地、山神,那土地、山神将行李马匹悉数奉上。

    鲁智深看见山神,抱拳谢道:

    “还要多谢山神相助,不然洒家还不能脱困,是生是死还未可知,此番你的功劳最大!”

    山神连忙作揖道:

    “圣僧谬赞!这妖怪是灵吉菩萨拿住的,当是菩萨的功劳,小神只是略尽绵薄之力,不足称道!不足称道!”

    八戒听了智深的话,连忙从土地那拿出虎先锋的尸体,邀功道:

    “师父,这功劳也有俺老猪的一份儿啊,这虎先锋便是死在我的铁耙下!”

    此番鲁智深学会了法术,心里也高兴,笑道:

    “大家都有功,何不摆个庆功宴,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一同庆祝一下?”

    说罢,不等那山神、土地答应,便一手搂住一个,将两位本地神仙推到黄风洞里去。

    鲁智深让八戒将虎先锋的虎皮剥了,架在火上烤虎肉,又让悟空回高老庄买回几坛好酒。

    师徒仨和土地、山神饮酒吃肉,畅谈一夜,不在话下。

    天亮时,鲁智深别了黄风岭土地、山神,领着俩徒弟继续西去。

    西行路上,鲁智深也施展唤风之术,借风力飞到空中,八戒见了,说道:

    “如今师父学会了踏风的法术,也能省些时日,我们一同飞去那灵山取回真经,早得正果。”

    鲁智深也想早日回到大唐,再见唐王和刘伯钦,于是落下说道:

    “是啊,咱们都能腾云驾雾,该当飞去西天,早日取回真经,献给俺皇帝哥哥!”

    悟空却道:

    “师父,我和八戒会的都是腾云之法,而师父你会的是踏风之术,不可相提并论啊!”

    鲁智深不明白,问道:

    “有何不同?”

    悟空解释道:

    “腾云之法乃仙家神通,似我这般,一个跟斗就能行十万八千里,而你的踏风之术只是旁门小道,虽也能飞行,但只能日行千里,况且这踏风之法还得有内息支撑,不能久行啊!再说,菩萨让我们去西天取经,行那十万八千里路,定然是有她的打算,若是我们贸然上了灵山,恐怕被说心急不诚,难取真经啊!”

    鲁智深乘风飞行,确实需要内息支撑,不能长久,他见悟空说的有理,便打消了速去灵山的念头,翻身上马,继续西行。

    又行了月余,师徒仨来到一处高山,只见那山上有灵猴嬉戏,彩凤齐飞,又有青松碧桧,红桃绿柳,看的鲁智深惊叹道:

    “洒家也住过不少山,却无一处似此山景色,真如人间仙境一般!”

    师徒仨行入山中,见有一块玉石,上面刻着“浮屠山”三字。

    悟空看这山上霞光阵阵,心中明白,笑道:

    “师父,想必此山也是有主的。”

    鲁智深坐在马上,问道:

    “你怎么知道此山有主?”

    悟空笑道:

    “若是无主,怎么会称作浮屠山?”

    八戒横着担子,也凑过来问道:

    “哥啊,叫做浮屠山怎么就有主了?”

    悟空解释道:

    “浮屠意为佛陀,若无佛门之人在此,又怎会给这山取名浮屠?”

    八戒心喜,连忙说道:

    “那既然这里有人,正好去他那求一顿饭来,来解我腹中饥渴!”

    鲁智深本不想去,但见这山中景色难寻,也不禁驱马向前,进入那浮屠山中。

    正在这师徒仨人在山中行路之时,突然有一道声音从空中传来:

    “三位长老,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啊?”

    鲁智深抬头一看,只见那树上有一草窝,窝中坐着一个老和尚,正是他在问话。

    见着老和尚端坐在那里,悟空心中惊讶,开口问道:

    “老和尚,你是何人?”

    那老和尚笑道:

    “我乃乌巢禅师,是在这山里修行的和尚。”

    悟空又问:

    “即是和尚,为何不在寺庙里,反而坐在树上?”

    乌巢禅师跳下树来,说道:

    “庙里庙外都能修行,树上树下皆可成佛,心不开悟,神佛难度,心觉悟处,便是浮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