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星源幻世 » 第四十二章 光阴

第四十二章 光阴

    押送我去边荒的路上。

    却没想到是我人生最通透的日子,无花无酒,在悠哉中赏江山风月。

    困苦的生活虽是艰难,可在流放途中,负责羁押的小吏却对我格外照顾。

    我问他何以对我关怀备至。

    他说他深知朝堂阴暗,亦明白小人物的心酸。

    他还调侃说,能写出“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人,再不济也不会随意污人清白。

    我苦笑不已。

    没想到人生中第一次推心置腹的好友,却在低谷处寻得。

    萍水相逢,却一见如故。

    零星几人,胯过千里之遥,行至边塞。

    此时我不过二十五岁。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旅居边城数天后,他于深夜与我畅谈一番后,不辞而别。

    余留书信一封。

    信中先是对自己的不告而别感到歉意,然皇命难违,千里送行,终有一别。

    自此,不知何时再见,但天下谁人不识君!

    此身虽贱,但能陪君经行千里,已是知足。

    望君好自珍重。

    佚名。

    “对了,可否告知你的姓名?”

    “哎,俺的名字不值一提,倒是咱们这风雨迢迢,远赴边关。无须知俺姓名,只要明白俺的心意即可。”

    “也好也好...”

    想想一路走来,至此已是殊途!

    心中虽是怅然若失,百感交集,可还是挺直了身板,毅然迈向前处。

    光阴逝长卷,风雨杳如年。

    一晃眼,已在漠北荒城守塞七年。

    期间,受将军器重,受幕僚之职

    期间,为抵御蛮人侵扰,大小战役不断,身边不断有战友倒下,只见新人笑,未见旧人。

    此身为一孱弱书生,虽有上阵杀敌之心,却无以身力行之力。

    只能堪堪城楼刻下:

    位卑未敢忘忧国,杀贼何须怜此身!

    看着城外满目苍夷,被血染就的大地,我第一次以自己这三尺孤命的身份融入这个世界。

    因战功卓著,将军亲自为我上表奏折,以诏回京。

    不久,那物资与诏书同来,却无一言一字提至我。

    虽早有预料,但也难免伤怀。

    君言不戏,更何况加急密函是否只是片语只言。

    看惯了生离死别,我也没有想回到那勾心斗角的朝堂之上,只是图个念想罢了。

    就这样戎马半生,也挺好。

    此后二十年,将军劝我娶妻,我已此身不系为由婉拒了。

    后来,将军战死,临终将整座新建的忘忧城托孤于我,将军此生未娶,说是青梅竹马嫁于他人,哀莫大于心死,便来参军。

    没成想,这一参便是一辈子。

    再回首,已是山海苍茫,烂柯一梦。

    听邻里说,家中人糟了饥荒,几年前已随流民而散,早年寄去的银两已尽作它付。

    无奈继续回到边疆,且续杀敌。

    尔来已有三十三年,今已鬓白发,葬于故乡冢。

    他说他叫柳长卿,很文艺的名字吧!

    却做了守墓人。

    也是在后来,那经年累月的烽火暂歇,我也得空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

    早岁哪知世事艰,从古朔镇迁往长平郡是在幼年。

    持着拐杖回到小镇时,少时好友出来相接,痛哭流涕。

    感岁月杀人,光阴之下,圣人一般。

    也是从交谈中明白,父亲早已去世,坟前的茔草也已亭亭。

    是在我十四岁那年,也是我入京的第一年。

    当时,他恐怕也已料到自身难保了吧。

    枯朽的身躯再也承受不住,自此一病不起。

    病重中,我终于感同身受,写下了我平生的最后一手绝命诗: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啊~~

    此诗经由多方传颂,最后传至当今陛下耳中。

    先帝已于多年前炼药求仙中崩殂,陛下今是壮年。

    我就如同长满年轮的朽木一般被加急送入了宫中。

    富丽堂皇的宫殿上。

    一位已垂垂老矣的老者摇晃着站在大殿上,如风前烛,雨中灯,摇摆不定。

    经人搀扶,方才勉力站稳。

    浑浊的眼瞳与那龙椅之上的打量目光重叠。

    只一哀声轻叹:

    “唉,恐是父王眼拙了。”

    退朝之后,满座哗然,此中不乏瑟瑟发抖者。

    我被抬到了太医院,恍惚之间,仿有耳语,迷迷糊糊,也已不见。

    从呱呱坠地到白发苍苍,从混沌到清醒,再走向混沌。

    迷离之际,我这一生恍若一副悲惨画卷徐徐伸展......

    走马观花,一幕幕,一卷卷

    良父惨死,慈母憾终,白玲未现,将军洗面,故友悲叹......

    到头来,潦草一生,误入人间恐遭羡!恐遭羡啊!

    从年少惬意到少年风光,涉人间初见,画悲风秋扇。

    算来风光无限,怎料直堕深渊...

    三十多年从军鉴,将军赴黄泉。

    家人遥遥无见;

    百万将士归黄土,旌旗血未干。

    终是误了人间。

    终是误了人间啊!

    耄老归乡,垂暮洗雪,只叹:

    光阴不见!

    。。。。。

    不知从何时开始,世间流传这样一卷《光阴眷》

    一语未竟光阴羡,一曲唱罢厌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