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是这么修的? » 第十九章 亩产多少?

第十九章 亩产多少?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距离收割大赛结束已经过去了三天,季舟的学堂终于正式开了起来,畦田所有的孩童都被他收入麾下,成为了让他背三字经就不敢背千字文的儒教爪牙。

    张睿反倒是无所事事了三天,因为赢了银子,楚大强五人集体请他去酒楼吃饭,可惜他已经辟谷,所以只有楚大强他们吃了个爽。

    就在张睿以为今天又要在无所事事中度过时,沐遥那边终于传来了好消息,育种——成功了!

    对于粮食的选优育优,灵植宗向来有着丰富的经验,张睿推门走进后院,就看到满满一亩地的水稻正因结种过多而艰难的弯着腰。

    因为这座宅子曾是某任县令瓦片屋藏娇的地方,为了防止老王翻墙,宅子修的较为偏僻,沐遥索性就将后院的屋子和院墙都拆了,扩出了整整一亩的田来。

    “你这一亩地,怕是能产一千斤了吧?”

    张睿无奈,他和季舟之所以让邓同借机整了个大活,就是怕有人像沐遥这样不声不响的掏出来个惊世骇俗的东西。

    正所谓温水煮青蛙,如果说之前的收割机是温水,那沐遥的这些良种大概就是沸腾着的岩浆。

    “没有,才八百斤,放到外面的话大概只有七百斤。”沐遥拨弄着额前的秀发,释放灵力领着三根水稻走到了张睿面前。

    这是她们灵植宗的秘法,能够操纵没有灵智的植物行动,撤去灵力之后植物便会恢复原状,无需担心植物会因此变异。

    “师兄你看,现在能满足你需求的水稻我培育出了两种。”沐遥展示道,“这一种水稻的根系十分发达,能够将土壤附近的营养锁住,保证土壤的品质不会因耕种过多而快速下降。但这种水稻的稻谷产量很少,每亩大概只能产三四百斤,主要作为保持土地肥力的副品种使用。”

    根系庞大而繁杂的那根水稻配合地将它的根部高高抬起,把自己根上红豆大小的瘤状物展示给了张睿,以此证明沐遥所言非虚。

    “这一种则是加强了它的结种能力,目前亩产八百斤,基本已经到达了它原本物种的极限。如果想更进一步增加产量,就需要找其他物种进行杂交了。”

    这一根水稻用力地将自己沉重的头部向上抬起,却始终无法做到。

    张睿微微点头,他能看出,这根水稻的根和茎都已经到达了受力的极限平衡,如果产量更高一点,恐怕就会因一阵微风而彻底垮下去,但现在这样还刚刚好。

    紧接着,张睿看向了沐遥还没开始介绍的最后一根水稻,与前两者不同,这根水稻并非是单独一根,而是在根上长出了整整一簇,大概有二十多根,顶端各个尖得如同豪猪的刺一样。

    “这种水稻是我从竹笋上得来灵感改良出来的,它几乎没有繁殖能力,每个稻杆上只会结出三五颗稻米。但这种水稻的稻杆是天然的木箭,只需稍微打磨就可以投入使用,如果乱世开始,我们就可以用它来训练弓兵。”

    “顺便一提,它的生长周期是三天。”

    三种水稻展示完成,沐遥撤销了供给的灵力,刚刚还活蹦乱跳的水稻们就直接倒在了地上。

    “三天……足够了,不过玄国还没有彻底乱起来,我们还不需要太急。”张睿摸着下巴,缓缓说道,“现在祁县令还没有彻底信任我们,这第三种水稻就先别拿出去了,免得刺激到他的神经。”

    随后,张睿看向了眼前的整整一亩水稻,沉吟片刻,将季舟摇了过来。

    推广新品这种事,还是要小队喉舌来负责才好。

    ……

    ……

    “楚老哥,我又来了!”

    第二天一早,推着一板车沐遥刚刚催生出来的禾苗,张睿再次来到熟悉的老树下,看到穿着一身短衫的楚大强正在地边翻弄着已经打好的稻谷。

    有了邓同出品的收割机的加入,畦田县周边的稻子都已经被收割一小半了,剩下的在七天之内大概也会完成。

    张睿挤眉弄眼的凑了过去:“诶?这是嫂子新给你打的衣服啊,看着真精神。”

    “呵呵。”面对张睿的调侃,一米九的大汉竟有些扭捏的抓了抓脖子,“她以前是赵府的绣娘,衣服做的可美了,赵府小姐出嫁时穿的衣裳就是她缝的。”

    “哦,我懂,年年什么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嘛。”张睿想起了他不知道从哪看过的一首诗,他一般只读道藏,其他书都是当小人书和连环画看的。

    楚大强砸了咂嘴:“没错,给别人做嫁衣,我娶她过门时的嫁衣也是外人做的。不愧是大户人家的公子,这么贴切的话都能顺手捡来。”

    “嘿嘿,哪里哪里。”

    两个半文盲在田头互相恭维了半天,等到口干舌燥之后,张睿这才想起他今天的目的。

    “对了,楚老哥,我看你今年的夏种还没种下去,这是我妹妹家今年发出来的种子,因为发多了,我就想着给你要来了一车。”

    在楚大强这边,张睿口中的沐遥已经沦为了不知名大户人家里的受宠大小姐,所以多出什么来都丝毫不奇怪。

    “诶,这怎么好意思。”楚大强看了眼张睿板车上的秧苗,根根挺立,叶片鲜绿,根部也已经露白,一看就是好秧子。

    因为收割机收割太快的关系,他家的秧子现在还没彻底长成,土地就已经空下来了。这几天他已经将田翻了大半,家里的秧子却一直没长成,所以这才天天无所事事的找其他四个兄弟喝酒。

    “怎么不好意思,给个痛快话,要就放这,过两天把车给我推回去,不要我这就推走。”张睿佯怒,和楚大强这种人说话就不能拐弯抹角,不然能把自己气死。

    “要,要!公子莫气,莫气。”楚大强连声说道,种粮是农民的命根,那好秧子就是命根子二度发育,楚大强怎么可能不要。

    至于自家发的那点子秧苗,多出来的就给董尚田送去,反正他家开武馆,家里的地半耕半荒的废了好久,今年就让他把荒地用上。

    见楚大强翻稻种的动作都变得欢快了些,张睿满意的点点头,走到了楚大强已经翻好的水田中。

    翻耕!

    这倒是他和季舟都忽略了的一个小细节,而唯一对此有所了解的沐遥这两天还一直在育种,所以根本没有人提起这件事。

    既然有能快速收割的收割机,那拿出一台加快翻耕的耕地机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吧……对了,还有播种机。

    张睿抬头望天,谈笑间又给邓同增加了两项工作。

    别怪我啊,师弟,这都是为了解放人力,加快我们的下一步计划罢了。